一顆咖啡豆 沖出青年創業夢
2015-09-06 12:03:00
【陳懷安、劉凡凡、潘薇、宗琴】
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廈門正成為臺灣青年登陸創業的熱土。許多懷揣著就業、創業夢想的臺灣青年來到廈門,與大陸青年朋友一起尋夢,選擇從一杯咖啡邁出圓夢第一步。
李松庭是華僑大學工學院今年應屆畢業生,有著咖啡夢想的他,大一就與同學合開咖啡店。今年,他加入了一家由台商發起、兩岸聯手創立的咖啡品牌,每天與兩岸同樣剛畢業的夥伴一起充實咖啡知識、參加咖啡品牌經營培訓,投入自己的咖啡事業裡,1991年出生的他每天充滿幹勁。
李松庭和小夥伴們經營的咖啡品牌叫Dr.OG COFFEE(博士咖啡),在廈門軟體園二期開幕,而這裡也作為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為兩岸的青年打造一個創業平台。為什麼是咖啡作為創業基地的 核心?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Dr.OG咖啡品牌聯合創始人黃文啟向記者給出答案:「低門檻+百搭」。
讓臺灣青年在廈
落地生根
「Dr.OG咖啡的咖啡館只是一個基本功能,在這個咖啡團隊的背後,更重要的是兩岸青年交流與創業孵化。」黃文啟向記者介紹說,年輕人擔不起風險,門檻越 低代表風險越小。「而咖啡這種無論餐飲、藝術、文化等什麼都能搭的業態有更多發揮空間。百搭本身就代表有百種創意可能」。
該創業基地的執行長、台商陳岱明告訴記者,「免加盟金、幾萬元即可創業」的低門檻創業成本,力在吸引草根創業者,加上專業的咖啡團隊指導,能幫助兩岸青年實現「拎包創業」。
陳岱明介紹,和其他的青年創業孵化器不同的是,這個創業基地還將打造一個生活空間。融合眾創空間、青年公寓,「把創業和生活區融合在一起,讓更多臺灣青年在此落地生根」。
「兩岸高校每年的畢業生都是一個龐大的人群,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裡,兩岸的青年創業上可以說各有優勢,如何將兩岸各自的優勢整合,是我們現在最 需要努力的。」黃文啟本身在臺灣是從事太陽能電池研發,近年常在兩岸高校演講、輔導就業,對兩岸大學生有一定的瞭解。半年前,他來到廈門大學考察,發現廈 門不僅具有兩岸地緣優勢,且喝咖啡的文化與氛圍都非常好。
有平台留住更多台商二代
「90%的臺灣年輕人有開咖啡館的夢想。」廈門台協副會長陳秀瑜告訴記者,廈門被稱為咖啡之城,有著經營咖啡館的良好土壤,加上自貿試驗區政策利好,臺灣青年圓咖啡夢恰逢其時。
如何把兩岸青年彙聚在一起?在基地中,台商協會和在臺灣的陸商協會將扮演重要角色。「青年人在玩什麼,只有青年人最清楚。」陳秀瑜告訴記者,「以青年來引青年」是他們的秘密武器。
陳秀瑜告訴記者,雖然不少台商已經登陸多年,然而,對很多台商二代來說,大陸的環境總歸有些不適應。加上在父輩企業裡面臨「不懂技術難管理」的難題,很多台商二代難以繼承父業,不免有想回臺灣的念頭。對此,台協也一直很關注。
「通過這樣的創業基地,除了能讓台商二代的年輕人在企業經營與管理等具體技能上獲得迅速成長,還能增進兩岸青年之間的友誼。」陳秀瑜笑稱,「要把台二代的心從臺灣海峽再拉回大陸。 一個人當然留不住,但如果他們的朋友、夥伴都在這裡了,就更容易有群體效應。」她說。
品咖啡 賣生活美學
香味撲鼻的德國熱狗,冰爽可口的義大利霜淇淋,週末,一場關於歐洲市集風情之旅在大正人文館舉行,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體驗。與此同時,在大正人文館裡自營的阿特吧(ArtBar)咖啡館也同步預演,咖啡、飲料在短短幾小時內售賣一空。
作為此次活動的籌辦者,阿特吧咖啡的年輕老闆莊為傑表示,此次活動是一種全新業態的嘗試,事實上他同時肩負著整個大正人文館的營運。「在咖啡館裡不僅僅是品嘗咖啡,還有美食、手工藝品、藝術展覽相伴。」作為海歸派的高雄台商三代,莊為傑立志要在廈門做不一樣的咖啡館。
用咖啡帶動多種元素融合
在廈門,咖啡館遍布各大商圈,有的商家為吸引目光,甚至花重金打造一個有新意的咖啡空間,而作為大正人文館的核心—阿特吧咖啡館卻選擇用另外的方式吸引人 氣。莊為傑表示,「我們當初打造咖啡館時,是以國際的視角去計畫的,將多種元素融合進去整合資源,將硬體與軟體相結合,現正在計畫引入茶道、香道、音樂教 學等等」。
阿特吧坐落在白鷺洲邊上的數碼街,莊為傑表示,將人文、美學賦予其中,是當初打造這家咖啡館的初衷。
「咖啡只是一種載體。電腦城轉型為人文館,將成為藝術、展覽、沙龍以及包括茶道、咖啡等生活美學文化的視窗。」莊為傑告訴記者,阿特吧咖啡又可以看成大正人文館的視窗,背後是整個人文館的運作。
歐風市集吸引超高人氣
在這次歐洲市集之旅中,莊為傑邀請眾多在廈門具有歐洲各國風味美食的商家集結,舉辦了攝影鏡頭下的歐洲掠影展覽,還有夏威夷樂曲現場演奏,吸引了不少下班 的白領、周圍社區的居民前來體驗。這與莊為傑雖然出生高雄但長期在海外留學、工作的經歷分不開。莊為傑說:「現在只是我推行這種業態的初步嘗試,目前來 看,這樣的方式還是很有吸引力,不僅僅現場參與的人很多,還有不少商家來諮詢店鋪入駐大正人文館的事宜」。
莊為傑表示,日後,阿特吧還將不定期推出系列活動,商家除了可以選擇入駐,也可以選擇一起參與活動的舉辦,「其實,參與活動的商家正好借此感覺下這裡的人氣,或者商品好不好賣,無論是他們還是阿特吧都可以調整和進步。」莊為傑說。
藝術夢 咖啡館裡辦個展
一場以「女性」為主題的創意畫展,在杏林灣的Re+coffee館溫馨展出,這是廈門二代台商詹淑芳的首次個人畫展,也是她為將來進駐廈門台協打造的「臺灣館」進行熱身。
現場共展出作品10幅,詹淑芳介紹,此次展覽主要講述一個女人從談戀愛時對未來充滿期待又擔憂的矛盾心理,到後來懷孕階段整個身體開始變化時的恐懼與不安,自我剖析的心理變化過程耐人尋味。
詹淑芳向記者介紹到,自己是台二代,父輩在集美經營富全鋼鐵近20年。10年前,自己來到廈門為父親的事業幫忙。但詹淑芳的最大愛好是繪畫創作,自2007年起,她就開始嘗試創作,始終沒有放棄,未來準備把自己的愛好做成創意產業。
在展覽期間,除了能欣賞到獨特畫風的畫作外,還能聽到同樣是台商二代郭朝瑋為畫展配套製作的音樂。一直在臺灣從事劇場配樂的郭朝瑋,很希望能把臺灣的文化模式帶到大陸來,與大陸的文化結合發展。
詹淑芳表示,自己原本打算在集美開一家工作室,但在機緣巧合下受到台協的邀請,即將去海滄的臺灣館進行展覽。詹淑芳表示,在臺灣館開幕時,她的畫作將會正式展出,此次展覽只是先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與朋友分享,試試反響如何,未來她還準備在臺灣館開設工作室。
咖啡裡遇見阿里山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許多人對阿里山產生無盡的嚮往,就是從這首膾炙人口的歌謠開始。事實上,阿里山不僅有美如水的姑娘,還有風味獨到的咖啡。現在不用遠到臺灣,只要到廈門中山路就可以遇見阿里山姑娘煮的阿里山咖啡。
「去臺灣不方便的大陸遊客,來我這裡就能感受阿里山咖啡的滋味。」日前,接受記者的專訪,「阿里山火車咖啡」店主賴美伶說。是什麼勇氣和動力,讓她來到廈門開咖啡館?店門口「一杯咖啡讓我遇見阿里山」的文字,道盡了她的心意。
馬英九都讚賞的咖啡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