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新聞分享 (14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966766_689013114454722_899862789_n  

【經濟日報╱溫子欣】

朋友送了一包網路熱賣的手工蛋捲給我,起初我覺得,蛋捲不都一樣?這手工蛋捲,看起來比較粗、餅皮比較厚,會有什麼差別嗎?一口咬下之後發現,蛋捲的香氣、口感完全不同,這蛋捲不僅更脆口,咬起來紮實,而且有明顯的烤製香氣,顛覆了我對蛋捲的印象。

這才發現,原來我從來沒有吃過真正的蛋捲;過去,我完全被大量生產的機械製作蛋捲給洗腦了,以為蛋捲就是主流品牌的那種口感與味道。

我不禁感到身在網購時代的幸福,在過去的商業模式裡,即使是高品質的老店,所能吸引的不過是周遭鄉鎮的顧客,如果不是在風景名勝區,更難有饕客千里迢迢來享受美食或是採買。更重要的是,這些堅持品質的優質店家,讓消費者能夠真正品嘗到食物的原貌,而不是在大量生產、緊縮成本的前提下,所提供的「妥協品質的產品」。但這些小店受距離以及行銷上的限制,僅能達到有限的銷量。

大品牌與大工廠可以快速生產,這些品牌商品消耗大量的成本在商品廣告與行銷上;也就是說,同樣的價錢,你只能吃到次等品質的食品,而我們所付出的貨款,消耗在我們根本無法實際享受到的「廣告費」之中,消耗在廣告單印製、派報、廣告攝製、購買播放時段上。當你花了錢購買了暢銷飲料,你其實也繳了一筆「世界盃足球賽天價廣告費」。

廣告讓你認為這些商品就應該只是主流品牌所提供的這些品質,直到你接觸到真正講究的手工製品。

網路、便利商店與宅配系統攜手改變了行銷與消費模式,網購成為重要的新消費管道,而團購成為許多人的社交模式與生活樂趣,進而形成一種新的消費文化。

在新的網路消費文化之下,工廠自動化生產的產品不再形成獨霸與壟斷的局面,小商店只要能夠堅持品質,透過網路上的口碑行銷效果,也可以熱銷與長銷。

廣告行銷的費用已經被壓縮,雖然大企業還是可以花大錢購買昂貴的時段與媒體播送廣告,但是小店只要有高品質,一樣可以從大工廠夾擊中,殺出一條生路,或者應該說是,開發出屬於自己的藍海。

這是一個可喜的情況,雖然主流品牌與商品會繼續存在,但是消費者的選擇將會更加豐富與多元。堅持品質,毋須過度包裝的紮實品質商品與提供商品的店家,將可以得到更多的訂單與報酬,並創造商家與消費者雙贏的局面。

(作者是大學教師)



全文網址: 行銷線上/小商家與消費者的雙贏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543902.shtml#ixzz2vqBk3SAj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Pc7JRp  

【經濟日報╱邢憲生】

無意中聽到兩位同事的對話:「我相信好主管就是要有雅量與決心,下放手中的權力給屬下,在用人不疑的情形下充分的授權。讓員工能在獨當一面中,學到主導任務及相關人員的做事技巧、在培養管理能力的同時,也能貢獻所長,主管也樂的輕鬆」。

「是啊,不像我們的老闆,老是什麼事都要管、什麼決定都要他來做,不容有任何人越雷池一步,完全不信任我們的能力。

難道充分授權真的能讓主管輕鬆愉快?想到之前碰到的一樁職場暴力事件,我陷入沉思。

多年前的一次會議中,因為一件無意的人身攻擊,讓公司中向來不合的業務及製造單位衝突浮上檯面,雙方直接就在總經理面前指責對方,都說自己的組織因為對方在工作上的不配合與疏失而蒙受損失。

與會的人都期望在場的總經理能主持公道,不料他沉默了一陣子後只是表示,大家都是高學歷的成年人,有事雙方私底下商量一下就好了,不要在這裡像小孩子一般地吵架,浪費大家的時間。

結果在主管的不置可否下,雖然雙方都隱忍下來,但之後卻各自拉黨結派,在任務上扯對方的後腿。一個星期五的晚上,由於灌了幾杯啤酒加上旁人的鼓吹,兩派的主角決定用「不文明」的肉搏方式,在公司籃球場上一決高下。

雖然最後兩人被人拉開,但兩位學經歷俱優的主管以這種方式處理問題,也令人大開眼界。此外,由於公司長期內耗,沒過多久就因財務問題申請破產重整了。

或許有人認為這是內部衝突的問題,主管只是避不處理,跟授權有什麼關係?其實這就是領導上的誤解。放任部屬為所欲為、不加限制或干涉並不是「充分授權」,許多主管在碰到難纏的人或困難的事時,只顧逃避、拖延,是在放棄自己的權力與責任。

那什麼才是正確的授權方式呢?首先,主管必須先釐清何事能被授權?像牽扯到公司的行為規範、價值觀、方向願景,或是超越個人的權限及薪酬過多的事情,就不宜授權,要自己親自處理。

其次,主管要根據員工對自己想授權任務的處理能力及意願的現況評估。只有能力夠、意願高的部屬(比率少於10%)才能被充分授權,其餘的員工只能被部分或是不能被授權。由於員工的狀態會隨時改變,因此動態調整授權的程度就變成必要。

最後,即使授權出去,主管也應適當的監督。畢竟員工有可能方向走偏,有可能會有意或無意地濫用權力,若沒有監督就是喪失提早導正錯誤的機會,此時主管的授權就淪落成棄權了。

主管適當的授權固然可以培養部屬、建立互信、提升自己的領導能力,讓主管的價值因員工價值的提升而水漲船高。

然而從「不授權」到「充分授權」主管其實並沒有最佳的選擇。不過,主管若能因現在的選擇而讓未來的工作更加自在輕鬆的話,那麼這項選擇就應該是最合適的了。



全文網址: 管理陀飛輪/授權不當 可能濫權棄權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541460.shtml#ixzz2vkfvvxcp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zJXVX3C  

【經濟日報╱吳育宏】

某次我們一群人的聚會向餐廳預訂了包廂,並且和訂位人員在電話中確認了價錢。

想不到在結帳時,帳單上出現不少項目是訂位時未被告知、入席後也沒有詳細說明的。仔細一看,結帳金額整整比訂位時的預算多出了好幾千元。

在值班主管自認合理但是極其「粗糙」的解釋之後,我們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無奈地接受。

但是在離開之後,大家對這家餐廳原本不錯的評價已經跌落谷底,信任感蕩然無存。

我不清楚值班經理在顧客離開之後是怎麼想的,會不會為自己高明的「銷售技巧」沾沾自喜?但是我很清楚的是,這家餐廳的損失肯定多過我們眼前吃的虧(多付幾千元)。甚至稱之「難以估計」也不為過。

為何這麼形容呢?首先,顧客抱怨並不會只出現在問卷調查或是客服電話之中。許多情況下,在店家面前選擇沉默的不滿意顧客,讓店家連看到自己缺失的機會都沒有,當然也估算不出損失。

若是店家沒有觀察和理解人性的基本能力,再多顧客導向、以客為尊的口號,再怎麼完整的服務機制、標準作業流程也發揮不了真正功效。

其次,在「口碑」遠比「廣告」來得有影響力的今日,吃了眼前虧的顧客對商家帶來的「負面行銷」和「病毒式傳播」,威力之大的確是難以估計。

從許多新聞事件對不誠實商家造成的衝擊可見一斑。

不只是餐飲業,在市場資訊更透明、客戶專業程度提高的趨勢下,各種產業的業務人員已經無法再透過資訊不對稱、緊迫盯人的銷售技巧這些「看短不看長」的方式生存。有價值的客戶關係是建立在長期、互惠的基礎上,而不是衝動性或強迫性的購買行為。

賣方不僅要做到誠實與負責,更應該在交易當下主動為客戶獲得的價值把關。因為短期、不合理的利潤,另一方面代表的是賣方長期、更巨大的損失。

短線操作獲得的「廉價」利益,完全彌補不了無形的品牌價值下跌。

想通這個道理,業務人員就會對自己的角色轉變有正確認知。過去他們是「產品代言人」,也就是以「賣方導向」的思維為公司發聲;如今他們應該成為「客戶代理人」,用「買方導向」的思維為客戶的利益把關。



全文網址: 業務最前線/從產品代言人 到客戶代理人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539029.shtml#ixzz2veQdKC6W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80593_648206718565141_108628105_n  

【經濟日報╱潘俊琳】

低薪化,已經從經濟面衝擊到整個社會,很多年輕人寧願不工作,也不願意領那感覺像是侮辱的薪水,年輕人的憤怒讓人同情也能理解。

但是,有沒有一種工作是「就算不拿錢也想要做的事」?如果有的話,那可能就是最適合你的工作,也是該勇往直前的努力方向。

談到蘋果公司創辦人,幾乎所有的人都只想到賈伯斯,忘了還有一位共同創辦人叫做沃茲尼克,沃茲尼克不像賈伯斯那麼有生意頭腦,並且能說善道,但他對電子產品的專精與熱情,是蘋果電腦最初成功的關鍵之一。

沃茲尼克還在當學生的時候,就醉心操作文字處理器,即使沒有半分酬勞,他也願意幫同學免費打報告而徹夜不眠,因此他瞭解如何改造文字處理器,才能夠讓打報告更加順手,這種就算沒有錢拿都願意做的熱情,是蘋果電腦創辦不久,就以AppleⅡ一鳴驚人的原因。

追求高薪並沒有錯,想要一開始就在職場上占到好位置,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對工作斤斤計較薪水,那表示你的工作熱情可能並不在此。

就短期來看,領高薪是一件愉快的事,但人的職涯可能長達40年,一開始領比較好的薪水,就長遠來看,實在不如將自己的熱情與工作結合。如此不但發展的爆發力較強,持續力也不成問題,加上因為工作上產生的愉悅,能讓生命更美好。

這樣的論調或許會被評為不知民間疾苦,但幾乎所有的創業者每天都工作十幾個小時,可說除了睡覺就是工作,此外直接就在辦公室打地鋪睡覺者也所在多有。

還有更多的上班族即使不是創業者,也是一天十幾個小時完全投入工作。

除非有強烈的熱情,否則很難有這樣的持續力,而有了這樣的拚勁,還怕將來會不成功嗎?

曾經有個網站創辦人,初期創業不但投入所有資金,也忙得辦公室即住家,沒錢徵人就以夢想說服有相同想法的人,一起入夥無酬打拚,現在公司的年營業額已達數億,當初就算沒拿薪水也跟著打拚的員工,個個也都已經身價不凡。



全文網址: 職場新鮮事/找回工作熱情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536634.shtml#ixzz2vYlOtnQO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5733odclltvstecf9e8s.jpg.thumb  

【聯合報╱記者劉愛生/中壢報導】

全文網址: 職場新鮮人 必學4個基本功 | 職場觀測 | 生活消費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LIFE/LIF6/8534985.shtml#ixzz2vSB6ohVn 
Power By udn.com 

「樂觀、積極、抗壓、耐操」是房地產代銷人鍾武紘奉勸職場新鮮人要練的「基本功」,還要學習專業知識和建立人脈,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後,生活保持自律、維持初進職場的4大基本要件,才能在職場闖出一片天。

春節過後,是職場新鮮人求職、換職旺季,巨城國際公司經理鍾武紘奉勸剛入職場的新鮮人要以「4個要件」打好人生基礎。

鍾武紘是科大財務金融系畢業,陸續進入禮品業、當國會助理,3年前決定轉戰不動產業,深刻體認房地產業的甘苦。

鍾武紘表示,從事房地產,就必需要有犧牲假日的準備,房仲是服務業,周六、日與國定假日最忙,甚至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從比價接案開始,再到規畫行銷、開發客戶、設定目標、吸引看屋、下單到結案等,壓力之大讓人時常失眠,甚至日夜操勞到爆肝。

建立好人脈也很重要,做好商圈經營與耕耘,做出業績和逐漸累積商譽、形象、客戶指名度、經營Know how等,打下了穩定基礎後再不斷吸收專業知識,同時要求自我,設定目標,持續開拓業績。

各行各業都一樣,必須努力才能成功,鍾武紘認為,其他服務業同樣適用房地產業的「4個要件」,不過「房地產這行也很容易腐蝕人心」,他看過一些新進員工,剛開始很耐操,所有跑腿粗重的工作都做,包括釘廣告看板、白天做市調、到樣品屋與工地盯現場等,一旦高額獎金進帳,「花天酒地全來,天天吃喝玩樂,辛苦賺的錢全部揮霍一空,成為典型的月光族,日夜辛勞白忙了」。

鍾武紘勸新鮮人,賺錢後也要懂得儲蓄與投資,利用時間多做功課,還要具備分析市場的靈敏度,找出自己的個性優勢和方法,為人生鋪陳未來。



全文網址: 職場新鮮人 必學4個基本功 | 職場觀測 | 生活消費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LIFE/LIF6/8534985.shtml#ixzz2vSB2VRPb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26137_655014774557290_228251996_o  

【經濟日報╱曾信榮】

情人節午後,和學妹及好友相約到學校對面百貨公司樓上的一家連鎖餐聽小聚。

入座後,侍者前來倒水、遞菜單,詢問喝午茶或用餐。知是後者,他要我們決定餐點內容再叫他便匆匆離開。

排餐、焗烤、燉飯、義大利麵、湯品、甜點等,好友為我們報讀了菜單上各式主、副餐的說明及其價位,經過一番討論,招呼另一名侍者,告訴他最終的選擇。豈料他回說,「今天是特殊節日,只供應『排餐』!」

二話不說,我們更改原先想法,依規定點餐,並詢問可否幫忙去骨以便進食。他問過廚師,表達「去骨」後的半雞、肉塊不能成型,無法協助。我們退而求其次,煩勞上餐前先將雞肉、豬腳切成小塊,意料不到我們得到的回覆依然是「對不起,廚師說,那樣做有困難」。

學妹向他表示,盲人使用刀叉無法像常人般順手,或者,可否允許我們點用其他餐食。為了學妹與我的「兩塊肉」,他第三度轉進廚房,雖得知廚師願意為我們將肉切塊,但進餐的好心情已大受影響。

餐後返家,約莫晚上8點30分左右,與太太前往某教學醫院探視因傷住院的團員母親。我向服務台人員說了病人名字,請求查詢房號。他硬要我們依規定寫出其姓名。

我告訴對方,我們夫妻看不到,無法填寫。他說,你不寫,我怎麼幫忙找尋?一位旁人見狀,拿起紙筆,抄下我所說的名字準備交與服務人員,他卻說,「不用了,我在查了…」。

查出房號,我請問他怎麼走,他坐著不動如山,只回了往前走、會見到電梯等話語,在旁的同事看不過,起身帶我們上樓。

當時服務台前有四位值班人員,空空蕩蕩的大廳只有我們夫婦請求協助,實在難以想像,該名員工如此態度,如何服務白天絡繹不絕、諸多老弱病殘的千百種疑難問題?

情人節遇著上述經歷,讓我思及展翼志工無私的奉獻。在合唱團或天使車隊中,不必盲友開口,許多事早已服務到位,如此人情淡薄的事件發生率微乎其微。

某次與團裡備受好評的志工鄭琨蓓共騎協力車,準備出發時,我察覺他會特別回頭喊「一」,看著盲友呼出「二」後,轉頭喊「三」,再慢慢向前騎。

問他何以這麼做?他說,「我們車隊有二十餘部協力車,我發現,當好幾位前座志工相繼高聲喊『一』的時候,後座盲友無法確定聽到的是否是協騎志工的聲音,常感不知所措。這種狀況,當行使在一般道路、眾鐵馬靠攏、等候綠燈亮起時,看得更為清楚。」志工們這樣細心、貼心的態度在展翼活動中屢見不鮮。

相信不管是企業或醫院,對其員工都有著嚴謹的訓練和既定的服務程序,一旦無法內化到服務人員心中,便難以體會客戶的不同需求。行事、對答慣性地照本宣科,甚至自以為是,作出的服務只是應卯,毫無打動人心的可能。

試著走出自己的框架、走向不同的族群,這是「服務業」向上提升的最大關鍵。展翼志工得天獨厚,具備積極服務人群的生命態度,若能將之向外推廣,必將是我盲胞,乃至台灣社會整體的福氣!



全文網址: 顧客滿意100分/真誠服務 從尊重開始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530878.shtml#ixzz2vKyoiBmW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81057_651816414877126_1983830103_o  

【經濟日報╱潘俊琳】

儘管很多人抱怨工作難找,但很多行業卻因為流動率高,隨時都處在找不到人的狀況,尤其是服務業。

服務業很多低技術性的工作,好比端盤子、洗碗、送茶水,或站在櫃臺販售商品,任何人只要稍加訓練都能上場,這樣的工作只要願意做,沒有做不好的,關鍵在於願不願意。

一位餐飲連鎖系統的企業主說,大多數的服務員都是迫於無奈,才選擇從事待遇低、社會地位差,但勞動性高的服務業。

因此要讓員工願意認真並長期在此工作,重點不在教會他們職能,而是要思考如何留住他們的心。

只要能夠留住員工的心,他們就會自動自發地學習,並且以最好的態度服務顧客。

要如何留住員工的心?這位企業主認為,讓員工對公司有家的歸屬感,員工就願意付出真心。因為家的歸屬感,最能夠挑起人們的真心,而歸屬感同時也是一種安全感,當員工感受到自己在這個職場有歸屬感,並且能夠安心在這個地方工作,自然就能夠降低流動率。

其實不只是服務業,所有的上班族都需要一種安全的歸屬感,這種歸屬感包括下對上,以及同儕之間的情誼。就像家庭一樣,成員地位有高有低,有時還會意見不同,但是每個人都願意對家庭做出最大貢獻。

由於景氣低迷已久,很多企業開始把員工當成成本而非資產,就像是製造線上的商品,稍有瑕疵不是立刻打到二線,就是當成報廢品處理掉。

這樣的職場環境,就算被隨手拋的人不是自己,看在眼裡的人都會感到寒心,並聯想到自己是不是也會有這麼一天?畢竟沒有人可以隨時都處在最佳的備戰狀態,並保證絕不出錯。

當職場瀰漫這樣的氛圍,員工人人戰戰兢兢,誰還敢提出什麼建議或建言?有能力的人,遇到好的機會通常也絕不戀棧。

當員工流動率高的時候,企業的成本就跟著變高,因為訓練新人的時間和效益都是成本,而拿這些成本來善待員工,豈不省事省心。



全文網址: 職場新鮮事/創造員工歸屬感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520728.shtml#ixzz2uth9JtKx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4752y6cryfr2zm9w62pl.jpg.thumb  

【經濟日報╱周怡秀】

有一間排隊的日本料理店,因為店內席位不多,所以客人常訂不到座位。不過,服務人員會再提醒客人,若有意前往的那天有人退訂的話,他是排第幾位候補,同時也告訴他哪幾天還可以接受訂位,讓客人備受尊重,並感受到貼心的提醒服務。

【心得分享】

許多知名的店家,因為生意好了,服務就大打折扣。反正服務好或不好,客人都願意排隊,那何必笑臉迎人呢?這間日本料理店,雖名氣響亮,仍希望全面照顧到前來用餐的客戶,並主動提供其他用餐日期選擇。

說來簡單的服務,有幾間實體店面可以做到呢?舉一反三的服務,幫客戶想到沒想到的,才是服務業的精髓。

(作者服務於外商公司,本專欄每周四刊登)



全文網址: 上班卒仔╱貼心服務得人心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513222.shtml#ixzz2uX3fSRSd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RaTUUw  

【經濟日報╱潘俊琳】

時代和環境不停地快速變化,常令人感嘆計畫趕不上變化,當遇到職場的變動時,與其惶恐未來,不如審視一下自己的「人生目標」,只要職場變化不離自我目標的大方向,那就勇敢面對吧!

設定人生目標,是生命歷程的一大課題,隨著年齡和閱歷的變化,人生的目標也會跟著變化,或許有人立志創業,但有了家庭之後,不得不把重心回歸家庭,這種情況以女性居多。

但如果有了家庭之後,職涯目標仍然不變,那如何微調或要做出多少犧牲,目標會指引你方向,有助於你衡量。

在職場上如果有明確的目標,就會隨著目標調整自我,以期達到最終目的,但如果沒有目標,那就只能讓工作來選擇你,過著「感覺不是自己想要,卻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麼」的生活。

一位上市公司老闆說,他人生總是保持十個正在前進的目標,每完成一個就劃掉,然後再增添一個新的目標進去。這讓他每天都很充實,知道自己為何而忙,回顧已經完成的目標,總會讓他覺得人生沒有白活,一直在自己設定好的軌道上前進。

每個事業有成的人,幾乎都會設下自己的目標,就像公司也要分長程、中程和短期目標一樣,只有月目標、季目標都達成,才可能完成年度目標。

人生也是同樣的道理,設下明確的目標,才知道短期內要完成什麼事,接下來還要做什麼,才能如期、如願完成目標。

最重要的是,在目標的指引下,你會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要白花時間,將精力和時間聚焦在目標上。

「不要做什麼事」和「必須做什麼事」同樣重要,人生總是會碰到一些機遇和機會,讓生命從此改變。不知道自己目標的人,可能會因此抓不到機會,碰到機遇也無法識別。

但知道自己要什麼也就是有目標的人,比較能夠抓到機會,遇到非關目標的機遇,知道自己應該放手,就算錯失也不覺得可惜。這樣的人生,比較不會有遺憾。

人生應該要設定目標,已是老僧常談,但可能因為太常聽到就習以為常、麻木以對,如果不想過著「被選擇」的人生,就該正視這個問題。



全文網址: 職場新鮮事/為人生設定目標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505602.shtml#ixzz2uEhEPdO4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piJA2D  

【聯合報╱品牌行銷專家 郭特利】

近年整體生活水準提升,大家的需求不知不覺由衣食溫飽,提升到更高的心靈層次;產業的發展與行銷也逐漸的由廣宣產品的功能,升級心理層面,更著重情境與故事的行銷策略。

大家可以發現,茶具廠商轉而強調茶的文化,甚至茶道;床墊廠商成了睡眠科技業者,賣的是睡眠品質,甚至是睡眠的藝術與健康;傳統的餐飲業,開始推廣飲食文化,甚至以餐桌上的文化創意產業自我定位,希望走向新藍海。

日前在朋友邀約下,到台北陽明山上的「陽明春天」高級素菜餐廳午餐,在總經理陳建宏的解說下,看到有別傳統餐廳的定位策略,他以「餐桌上的文創產業」自我期許,超越一般健康飲食,達到食藝、茶藝、綠藝、文藝與創藝的「心五藝」,打造不同的新藍海餐廳。

食藝強調善用原生食材與餐桌文化創意;茶藝則藉由禪風園區,結合當地陶藝茶具呈現;綠藝透過園區生態與陽明山的原生植物,創造環境與人結合的情感;文藝則透過藝文活動,與本地藝術家傳播藝術;創藝則利用園區內舉辦的生活講堂,各領域專家在此分享創意。

一直以來,市場行銷策略競爭都是激烈的,產業間也早就對各種競爭策略習以為常;舉凡產品策略、訂價策略、通路策略,與廣告促銷策略等,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但有時我們不免一開始就陷入操作層面的競爭,忽略行銷前的定位策略;事實上,定位差異往往對未來行銷策略有重大的影響。

舉例來說,定位在一般的素食餐廳,與強調近乎藝術呈現的餐桌文創餐廳,二者會有著本質上巨大差別;當然也就可能產生完全截然不同的行銷操作策略。

有成功人士認為,阿里山神木今日的宏偉,早在4000年前種子落地時就已決定,來說明經營格局與眼光高度的重要性;今日經營高度的定位,也是成就未來夢想的基礎。定位策略的高低,決定了品牌未來可能的發展,與成功所需的行銷策略。



全文網址: 餐桌的文創產業 行銷定位與品牌發展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499750.shtml#ixzz2u0wL008p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w44qid  

【經濟日報╱杜瑜滿】

知名心理學家吳靜吉在《青年的四個大夢》中提及,人生的夢想歸納起來有四個,包括尋求人生價值、結交良師益友、找尋終身志業及追尋親密關係等。

綜觀這四個串連人生的大事,都與職場的發展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而產業、職場或有變動,不能忘的是初心。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詹文男表示,職涯的選擇從自我了解開始。只要認識到這個問題,上班族才可以擺脫束縛前進的思路「節結」。

人生經歷 都有意義

「人生的任何經歷都不能算浪費,先看人生價值目標,再看職涯目標,才不會在環境的變動中隨波逐流。」長期擔任企業顧問、觀察產業的更迭興衰,詹文男以自身經驗提供上班族參考,也在《作自已職場的諸葛亮》一書中,點出轉職的思考邏輯。

詹文男指出,近年經濟大環境變動快速,牽動的不止是產業轉型,職場上的任何階層也同樣面臨轉型與發展的各種考驗。他說,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都有其複雜性,需要360度檢視、SWOT(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測試,甚至用上著名的「競爭五力分析法」,才有機會在混沌變局中突圍而出。

詹文男回想自己年輕時候,在工作生涯上也經歷許多轉折。由於高中開始就對心理學有興趣,有意將心理系當作大學聯考的第一志願。這時,父親以未來出路考量,建議他選擇當年熱門的電機系。

父親的考量沒有錯,但詹文男喜歡與人交流更甚於鑽研技術,於是除了電機系的課之外,他特地去選修中文系及商學院的課,並悠遊於社團活動、義工服務等領域。

一直到報考研究所時,詹文男再三檢視自己將來的目標,決心先好好認識自我,在經由性向測驗及諮詢之後,他毅然選擇攻讀企管研究所。這個了解自我之後的轉變,在旁人看來有些不可思議,他卻充分樂在學習,也順利就業。

現在,他很清楚自己的職志是顧問工作,在資策會不同部門歷練,甚至接受外派的過程中,都在加深此一專業特質,讓他成為許多企業主、專業經理人,以及年輕人的良師益友。

詹文男強調自我評估的重要,SWOT評量不是只做一次,應該年年重新檢驗,有助了解自己的強項、明白自己的弱點,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在環境中的定位,以及未來想要什麼?不足之處該如何補?

終身學習 堅持不懈

有人認為職涯不能規畫、人生無法預測,其實不然。詹文男說,雖然每個人的狀況不同,人生各階段的重要需求也有異,但不要放棄早早設定好的目標,轉個彎不是繞遠路,可能會學到更多。

「訂好目標才能走下去,前進目標也不會只有一條路」,他舉例說,由台北出發到高雄可以開車、搭客運、坐高鐵,有時稍有迂迴反而有機會看到與平日不同的風景,成為人生圖像中很重要的素材。因此,轉職者應該善用過去踩下的每一步前進,才會走得更穩。

「經由自我評估找到職業方向只是第一步,轉職時要有完整的思考邏輯,包括釐清人生價值、找到轉職的動機與需求,當然還有新公司未來的現況與前景,更重要的是專業力,才能展現『轉職戰力』」

沒有專業力一切免談!詹文男說明,專業力包括領域知識、專業技巧及管理能力,算是縱橫職場的基本配備。此外,在專業領域能夠預測未來、掌握機會則可以稱之為「前瞻力」,能為職場加分。當然,也不要忘了「概念化能力」,即是指快速理解、掌握組織及因應內外環境並提出對策的能力。

另外就是不管身處那一個位階都需要具備的「人際力」,以及「動口不如動手」的「執行力」。

實力盤點 不忘初心

詹文男強調,過去的一切無法改變,那些挫折與失敗也並非毫無意義,職場的挫折有時是環境使然。上班族要拉高自己的層次,有時為了長期目標可犧牲短期利益,而順勢應時的當下也要記得最初的夢想是什麼,這樣就不會偏離自己的人生目標。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也建議上班族,當轉職念頭出現時,切勿立即行動,可以先透過自我分析找出問題癥結點。千萬不要為了虛幻的「感覺」轉職,而是有計畫地「盤點」個人能力,包括硬實力及軟技巧。

林由敏表示,想在某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成為強者,不斷投資自己、加強專業能力甚至第二專長等硬實力,不妨從工作核心需求中,尋找可以加值的部分去強化,如此即使大環境不佳,依然是搶手人才;軟技巧則是自我的修練,也可以說是一種「態度」,包括靈活彈性的能力,對同事客戶具同理心、理解力等,都能成為職場很受歡迎的人。

業務能力是另外一個不能忽視的重點,林由敏說,不論今天站在哪個職位,上班族要學會以老闆的眼光看四周,最好能把自己與產品同時推出去,替公司帶來的產值、營收超乎薪水的績效,則能立於不敗之地。



全文網址: 職涯經營╱了解自我 厚植職場戰力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499983.shtml#ixzz2tx88AHid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5OcKOj  

每個演員或歌手在成名的過程中,多是累積許多的能量,等到機會舞台來了,一躍而起成為粉絲心中的偶像。

當藝人因為某首歌或某部劇成名時,粉絲往往都會去挖掘偶像之前的作品。

也許以往的作品生澀或不成熟,但只要是有心經營事業的藝人,對於自己的每一部作品多是認真用心去完成,這樣的努力,會有二度被看見的機會。

【心得分享】

無論是否位居要職或執行重要的專案,每個人對自己的工作都應該要認真經營,用心去做,在許多時候可能沒有聚光燈在你身上,但一旦機會來了,之前所有的努力終將有發光發亮的一天。

若只想等重要的工作才好好做,別說想要在同輩中出類拔萃,因為之前沒有累積能量,連把分內工作做好,都會是個問題,也終究不會有讓人看見你過往表現,得到二次鍾情的機會了。

(作者服務於外商公司,本專欄每周四刊登)



全文網址: 上班卒仔/二見鍾情的職涯見證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497424.shtml#ixzz2trUH7WoH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6utSQd  

【經濟日報╱鍾文雄】

很多企業家總會在各種場合表達人才是企業永續發展的根本,部分企業家會重視員工發展與利潤共享以留任員工,有些則把員工當作成本費用,希望一個人當作二到三個人使用。

然而,當工作負荷與精神壓力超過負擔極限時,員工只好掛冠求去、另謀發展;如果離職的員工是公司的關鍵人才時,企業所受到的損害是超乎想像的。

在美國的一項人力資源調查報告中,就提到員工的離職成本通常是該離職員工年薪的0.75到1.5倍之間,如果是海外調派的員工更高達年薪的2.5倍之多。

因此,如何留任人才、控制好離職率,是每個企業不可忽略的管理議題。

適當的離職率可以促進企業人才的流動,汰弱留強,但如果員工離職率超過30%以上時,便應該檢視一下企業主管的領導風格與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不要讓關鍵人才都離開公司,企業要控制好離職率。

首先,將關鍵人才列為離職監控對象:針對企業經營有重要關鍵的職位、人員列為離職監控的重要對象,如績效考核優等以上的績優人才、主管級員工、關鍵職務(如研發、行銷、公關或有業務貢獻的員工)。

如果上述員工的離職率有異常時,公司就必須深入了解原因並採取對應措施。

接下來,要分析並重視離職成本:企業主管在面對員工離職時,通常會忽略員工離職帶給企業的高度成本,殊不知員工一人的離職,在企業內成本會是由許多人來買單的。

一般而言,員工離職成本通常包含召募成本(包含刊登廣告費用與甄選考試面談成本)、教育訓練成本、缺勤成本(新人進入企業調適期,出勤率通常較不穩定)、離職作業成本、業務銜接成本,以及新進員工剛到職時,短期內不能勝任工作、除錯、重做等工作不熟悉成本。

最後,在改變主管領導風格、建構學習發展與肯定員工的環境上,亦須著力。

根據國內外的多項研究,員工離職通常是想離開他的直屬主管,因此企業如能透過管理才能的評鑑工具,讓主管能夠覺察自己在管理才能上的不足,透過自我發展與學習環境的支持,強化其領導能力,逐步成為部屬樂意跟隨的主管,也能降低離職率。

此外,建構讓員工有充實感及成就感的環境,滿足員工對自我發展的強烈需求,及對賦能的渴望,也是留才良方。

能讓員工最有感的主要事項,包括讓員工肩負某項有意義、有授權的工作、鼓勵員工參與決策,讓他自由決定用什麼方法,達到年度工作目標與成果等。建構企業學習環境,才能讓員工擁有自我發展、培養專業能力的機會。

此外,員工的優良表現能夠獲得主管及公司的賞識,也能建立成就感。其實主管只要能夠少批評、多關懷、常慶祝員工的優良表現,員工就會樂於投入工作。

(作者是台灣松誼企管執行副總經理、勞委會職訓局台灣訓練品質系統TTQS評核委員)



全文網址: 管理錦囊╱員工離職 企業付出高成本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494922.shtml#ixzz2tlYyfKTj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59  

【經濟日報╱戴勝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街頭常見熱騰騰的烤地瓜攤販,烤地瓜香氣四溢,撥開之後,色澤誘人,令人不禁垂涎。

【心得分享】

你可曾想過,地瓜在未烤之前,有香甜色美嗎?當然不會,未烤的地瓜,不僅不好看也不好吃,而且還毫不起眼。

地瓜在加熱之後,才能顯出它的價值。

人也是一樣,「冷酷的人,無情的人,不苟言笑的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一問三不知的人」都是生地瓜,而非烤熟有香氣的地瓜。



全文網址: 董事長愛說笑/烤地瓜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492198.shtml#ixzz2tffolc6E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_9605  

【經濟日報╱潘俊琳】

老師在檯上賣力授課,喘口氣後問學生「有沒有人有問題」?這時台下往往是一片靜默。在主管用盡力氣說明業務方針後,抬頭問同事「有沒有人有疑問」?通常也是一片安靜,甚至有人還會特意把頭壓低,以免被點名。

這一脈相承的靜默DNA,讓台灣職場習慣上行下效,老闆說了算,員工就算有疑問也不敢提出,因為怕遭來一頓好罵,對主管的做法有不同見解,同樣不敢吭聲,就怕考績握在人家手上,年底來個秋後算帳。

這樣的心態,在台灣的代工年代,不至於出現大問題。但到了知識經濟講求創新的現今,靜默DNA就像開刀也切不乾淨的腫瘤,因為它已經流通於血管之中。

一位全球企業總裁感嘆,在國際企業任職多年,深感台灣的工作者勤奮有餘,但行銷自我的「商品力」卻大大不足,原因就在「不敢開口說話」。

不敢開口說話,大多是因為怕萬一說錯,還不如不說的心態,在外商公司不敢說話,通常也非外語能力不佳,而是深植於體內的靜默DNA作祟,或是「好學生症候群」出了社會還沒治好。

這種開會不說話,開完會抱怨一堆,然後繼續照著老闆說了算的習慣,讓國內創新口號喊了N年,仍然停留在有識者聲嘶力竭的階段。

就算到了全球企業任職,開會仍像「聽」會,老外不太興「溫良功儉讓」這一套,不敢表達自我意見的後果,就是讓國外老闆從未聽過你的聲音,就算你內功深厚,沒有適時亮個幾招,在組織裡就像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不會說話或不敢說話,是可以經由練習改變的,設法將自己的意見清楚地表達,不卑不亢、不慍不火,不怕一來一往的溝通,將自己的「商品力」呈現,是現代職人必須要開始調整的心態。

如果還抱持「日久見人心」,叫你做點事還得「三顧茅廬」,這樣的人在這個競爭白熱化的時代,只能永遠自嘆「懷才不遇」!



全文網址: 職場新鮮事/展現自我商品力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489974.shtml#ixzz2tZcA2zJf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6_kakei_miwako_sample02  

【經濟日報╱許建隆】

廣告最在乎的就是效果,究竟有多少人看過這一則廣告?哪些人看到?他們的反應是什麼?在傳統媒體的年代,這只能靠大規模的市場調查、焦點團體訪談推敲出答案。

為什麼是推敲?因為抽樣調查的樣本數小,通常只有母體的千分之一,以這樣的調查結果呈現廣告效果,只具有理論上的參考價值,所以,是推敲。

廣告效果,主要從認知、情感、行為等三種層面加以衡量。認知代表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情感關乎品牌形象的喜好,這兩者都不容易從市場調查中一窺全貌,真正掌握品牌的認知度和情感度;畢竟,量化調查的訊息難以呈現出質化描述的感受。

因此,廣告主只能從銷售數字的高低,判斷廣告效益的好壞。廣告的效益是累積的,在不斷地傳播堆疊與延展後,品牌認知度與喜好度漸漸能轉化成購買行為;但傳統廣告的費用昂貴,難以不斷投放,讓認知和情感誘發出消費行為。

新媒體的諸多特性,正好可以符合不斷投放、掌握點閱數量的需求;甚至透過朋友圈的力量,提前一步參與購買決策。

新媒體主要指透過網路延伸的社群網站或應用軟體,把自己的人際關係轉變成互動網絡;在一個一個的社群裡,互相交換資訊、表明喜好,把正在享用的美食與玩樂行程同步發表到社群裡,讓朋友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去過哪裡。

這些資訊在不知不覺中寫入閱讀者的腦海,儲存在記憶區。

由於這是親朋好友的親身經歷,不是媒體中的廣告,因此接收產品與品牌訊息時通常沒什麼抗性,甚至還會對該品牌心生好感,未來如果路過那家店或者剛好需要採買同類型的商品,該品牌中選的機率相當高。

這個過程就是口碑效應,透過人際傳播的口耳相傳,發酵出巨大的效益,直銷可謂運用口碑效應的高手;放在網路世界裡,這樣的心得分享往往能滲透到更大的範圍,進而產生莫大的影響力,提前左右消費者的決策過程。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許多傳統糕餅店踏進網購市場,沒錢做廣告,只能加入團購網站以讓利、折扣吸引網友購買,期望慢慢打開知名度。

沒想到,因為太好吃,引發網友人手一篇推薦文,不只網友的親朋好友看到推薦,幾日內還可能引來排山倒海的口碑效應,創造出令老闆淚流滿面的銷售佳績。

網路的興盛,改變大家的消費習慣,傳統媒體的廣告或報導影響力式微;購買前上網查一下某品牌的口碑,或是搜尋附近某家餐廳是否好吃的資訊,成為消費決策的關鍵。

影響所及,文筆好、幽默高的部落客成為網友追逐、關注的對象,紛紛成為部落客的粉絲;換句話說,昔日存在於社群的口碑互動,擴大成不是朋友也沒關係的模式。

既然部落客說的話、吃過的餐廳、用過的產品這麼有影響力,於是網路行銷也颳起一陣服務創新風。透過紅牌部落客分享產品的使用心得,讓網友認識產品、湧出信心,進而吸引更多人上網推薦此產品,有效打開市場。

這些部落客的崛起主要是從自己熟悉的領域開始寫起,例如美食、愛情、數位產品、旅遊、家庭生活等,透過部落格與社群網站的串連,慢慢累積大量的粉絲,影響力愈來愈大,漸漸被廣告界注意,納入傳播體系成為產品的宣傳媒介。

(作者是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



全文網址: 服務創新╱口碑效應 轉變消費習慣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479382.shtml#ixzz2t6d4jNGR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OSMyav  

【經濟日報╱何秀玲】

「我們要做的是將台灣特產進化為品牌糕點!」鳳梨酥品牌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眼中閃著堅定的光芒。

發跡於南投八卦山的微熱山丘,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展現台灣特色的「奉茶精神」。

每位進入店面的客人,都可以拿到一塊完整鳳梨酥和一杯台灣烏龍茶,光是如此,微熱山丘一年就要送掉200萬個鳳梨酥,台灣的人情味,在一顆鳳梨酥上顯露無遺。服務顧客雖是要花費數千萬元成本,微熱山丘卻換來上億元的鳳梨酥產值。

從事電子業多年的許銘仁回憶,當初跨行鳳梨酥產業,是為了幫務農的弟弟進行農業轉型,原本弟弟打算做銅鑼燒的生意,後來找來品牌顧問後,認為應善用台灣八卦山鳳梨協助農民轉型,於是決定做鳳梨酥,朝向品牌之路前進,從2009年一直走到現在,微熱山丘已是家喻戶曉,甚至揚名國際的台灣品牌。

檢視品牌光譜

許銘仁接觸品牌顧問後,才知道有所謂有形至無形的「品牌光譜」,這個光譜從左邊開始檢視。

以微熱山丘為例,首先是「我們擁有的基礎與資產」,再來是「我們都做些什麼」,提供美味的鳳梨酥以及良好的服務、「我們該怎麼做」,是製作糕點的專業,提供實在的食材、「我們是誰」,是品牌定調的個性、最後才是「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提出成立品牌的原因和目的。

他說,競爭核心不應局限硬體與功能,因為那是很脆弱的,經營品牌應該跳脫紅海找到利基,走一條自己的路;因此繼新加坡、上海開出海外分店,微熱山丘去(2013)年底選擇甜點大國日本東京的南青山落腳。

從八卦山到南青山,許銘仁認為,將品牌放在最嚴苛的環境,不斷地進步,地方特產才有機會成為精品糕點。

「台灣地方特產」通常得到當地才能購買,若能成為「品牌糕點」,就會凸顯出「高度」,銷售的價格與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都會大幅提升。「兩者的差距是很大的」。

接受嚴苛考驗

為了在東京取得一席之地,微熱山丘聘請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門市主體,選用日本美濃檜木,首度採用日本傳統木製門窗結構技術放於建築物主體上,隈研吾稱為「地獄組裝」技法,讓去年12月20日開幕的東京門市,成為南青山引人注目的地標之一。

許銘仁認為,經營一個B2C(企業銷售給個人)的品牌,必須滿足大部分客戶的需求,要讓品牌糕點國際化,就應該引領客人去喜歡你,不光只是滿足消費者而已。

微熱山丘特地為日本市場打造「日本限定」鳳梨酥,因日人不愛吃酸,所以特意挑選酸度較低的台灣夏天鳳梨醬;棉紙包裝皆是日本設計製造,甚至為鳳梨酥特別打造模具,讓糕點四邊可呈現最筆直的線條。

台灣鳳梨酥一顆售價35元,日本版一顆換算成新台幣約90元,價格雖比台灣高昂,微熱山丘品牌顧問謝禎舜觀察,日本客人普遍都能接受這樣的價錢,「這也代表他們認可這個糕點品牌」。

發揮奉獻精神

無論是台灣或海外門市,微熱山丘的奉茶文化與試吃始終如一;面對東京眾多百年糕點品牌,微熱山丘將特色定調為「台灣人情味」,希望將台灣的奉茶精神發揚光大;許銘仁笑著說,當人受到善待,胃會特別敏感,購買或許也會特別大方吧。

新加坡門市選擇在營業百年的萊佛士酒店三樓落腳,許銘仁說,對海外消費者來說,微熱山丘是全新品牌,不如「站在萊佛士酒店肩上」,讓願意認識微熱山丘的客人主動拜訪。

台灣鳳梨酥市場接近飽和,許銘仁指出,中國大陸是未來很重要的市場,去年10月上海外灘源開店,一樣提供奉茶和免費試吃服務對待上海客人;他不諱言,曾有許多人勸他不要這麼做,他卻認為經營過程若有疑慮再修正即可,不過營業至今並無大問題。

在八卦山的微熱山丘,每日都有一萬多名遊客湧入,許銘仁說,若只買鳳梨酥就離開,行程過於單調;去年3月底,微熱山丘請日本建築師搭建面積400坪、3公尺高的白色大帳棚成立「村民市集」,無償讓村民在此販售農產品,交由南投縣八卦山農業促進協會管理,希望幫當地農民帶來商機。

許銘仁表示,創立微熱山丘的初衷,是希望和台灣農業結合、協助農夫轉型;要成為國際品牌糕點,就要走到海外,對台灣品牌才有長遠幫助。

東京門市是全新嘗試,需要兩到三年經營才會知道成功與否,但是他知道多了勇氣,前方的路會走得更踏實。



全文網址: 外銷台灣人情味 微熱山丘到日本奉茶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474401.shtml#ixzz2svlPfiXN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4  

我是某家金融機構的基層主管,前幾天參加一個內部訓練,對「做事和做人」有一個討論,有人認為做人難於做事,有人認為做事重於做人,有人認為應先學做人…,議論紛紛,莫衷一是,請問一個像我這樣的基層主管,該持什麼看法?

 

1、很多基層主管都有先學做事、再學做人的錯誤觀念,總認為做人很難也很重要,基層主管先把事做好,等升上中階主管後再來學做人還來得及。

2、做事或做人,嚴格說來,兩者都重要,沒有先後的問題,也沒有難易之分;只要有心都學得會,做得好,現在的老闆都要求主管既要會做事也要會做人。

3、我認為你除了會做事和做人外,還要會做自己;把時間和精力配置於這三方面的比率為60%、20%、20%,等升為中階主管則改為40%、40%、20%;最後升上高階主管則調整為20%、 40%、40%。



全文網址: 績效充電站/做事 做人 做自己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468628.shtml#ixzz2sdImIYPE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ypv1n4t    

【經濟日報╱吳育宏】

如果業務員對「談判」沒有正確的認知,它很容易就成為一場「零和」的遊戲。彷彿上了談判桌,便註定有一方成為贏家、另一方要成為輸家。存在這種心態的業務員,通常很難創造長遠、有價值的顧客關係。

舉例來說,「無止盡地降低價格」真的是所有客戶要的嗎?當利潤被侵蝕到供應商難以生存、客戶失去穩定的供貨來源,最終受害的還是客戶;又或者,「盡可能地抬高價格」真的是業務員該追求的嗎?當價格超出合理水準,吃了眼前虧的客戶不想再有後續合作,真正吃虧的是供應商才對。

因此,業務員本身要有正確的心態和格局,談判追求的不是單純對買方或賣方有利的數字,它是在找尋對雙方都合理的方程式。業務員既是公司的「守門員」,也扮演客戶「代言人」的角色。

再者,雖然要求降價是買方的天性,維持利潤是賣方的職責,不過「價格」不一定永遠是交易的主角。好比一條大魚,有人要的是肥美的「魚身」,可以用來做生魚片;有人卻可能要的是「魚頭」,可以用來燒烤或煮湯。若是可以將雙方的需求進一步釐清,業務談判就不必被視為劍拔弩張的拉扯,它比較像是整合需求之後達到雙贏的過程。

價格以外的談判條件像是:包裝與運輸方式、服務項目的多寡、服務合約的長短等,都可以拿來當做「改變談判局勢」的籌碼。在買賣雙方之間找尋最佳平衡點,正是業務員在談判賽局裡最重要的工作。

可惜的是,許多業務人員因為缺乏資源整合的能力,或是沒有辦法分析客戶的隱性和感性需求,只能看見交易行為的表象。簡化一切條件的結果,就是回到「價格拉鋸」的單調結論。一條魚最後只能分給一個人,無怪乎談判對他們來說,是如此耗費精神的戰爭。

談判和所有銷售行為一樣,業務員的心態決定大半成敗。如果你把談判視為一種「對抗」,表面上和客戶再怎麼行禮如儀,也難有皆大歡喜的結局。相反的,若是我們能先深度思考:交易帶給雙方利益和價值的最大交集是什麼?談判不過就是走向雙贏結局的一個過程而已。

想通這個道理,其實每一次談判結束時,都可以出現兩位贏家。

(作者是管理顧問及銷售講師)



全文網址: 業務最前線/雙贏談判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466299.shtml#ixzz2sXZSzcVO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RklhFUCQAAWIot  

【經濟日報╱林萃芬】

歡樂的年假過後,沒想到才剛開工,就遇到公司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跳槽風暴。

首先是一位公司重點栽培的優秀同仁提出辭呈,馬上給主管投下一顆震撼彈,因為這位同仁學歷高、專業夠,既不計較薪資多少,也從不抱怨工作辛苦,是公司高層眼中不可多得的人才,雖然主管努力慰留,但同仁仍舊辭意堅定。於是,這個「留住人才」的艱難任務立刻轉到人力資源部門。

還在苦思如何留住人才的對策,另一位向來表現不錯的同仁也決定跳槽到別家公司,更讓人頭疼的是,之前從沒聽過這位同仁發表什麼不滿的言論,誰知他跳槽前卻怨聲載道,不斷跟其他人訴說「公司哪裡做不好、哪裡有問題」。甚至詢問同仁:「這樣你們還待得下去啊?」

高層主管非常擔心這些情緒性言論會影響整體工作士氣,引發人心思動的不良影響,又給人資部門強大的壓力,要將「向心力」和「留任率」列為人資部門今年的工作重點。

正忙得焦頭爛額之際,居然有一位業務部門的同仁沒有辦妥離職手續就不來上班,還理直氣壯打電話到人資部門催促:「希望這一、兩天就可以領到薪水,另一份工作已經在等我了。」

不管人資部門怎麼解釋說明:「離職要交接清楚、辦妥手續」,這位同仁就是聽不進去,認為「自己的薪水為什麼要被扣留?」

一連串的離職轟炸,人資部門已經快要陣亡,想請問諮商心理師: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事先預知同仁要離職?才能及早採取因應之道,留住優秀人才。

想要準確預測同仁會選擇留在公司繼續打拚,還是跳槽到別家公司開創新局,最重要的參考指標是「滿意度」,包括:員工的性格特質跟公司的企業文化契不契合?員工的能力和公司需要的能力符不符合?如果合得來,就能攜手合作,否則就會分道揚鑣。

根據研究,會影響員工滿意度的因素還有:工作是否順利、工作時有沒有「自主性」和「回饋性」,公司提供的「待遇福利」與「成長機會」讓員工滿意也很重要。

相反的,「技術低度使用」及「角色衝突」則會大大降低工作滿意度。因此,公司若能提供一個有趣、有成就感的工作內容,自然比較容易留住員工。

人資部門的責任就是了解員工的心理狀態與工作需求,下面這些問句可以有效進入員工的內心世界:

˙目前工作中哪些部分是真正喜歡的?例如:與客戶面對面,公開演講等。

˙目前工作中哪些部分是不喜歡的?例如:撰寫報告、整理檔案等。

˙哪些活動或計畫是一直想做,卻沒有時間做的?例如:開發新客戶、開始新計畫等。

˙哪些工作是一直想要進行,卻因為缺乏經費、欠缺人力而沒有做的?例如:做市場調查、產品研究等。

讓員工有機會做一直想做的事,才會產生強烈的工作動機,不僅工作起來有成就感,也會感謝公司給自己機會。

反之,如果工作很無聊,沒有成就感,員工很快產生厭倦感,自然流動率高。

所以,讓工作保持有趣、富挑戰,刺激又能帶來成就感,就能讓員工保持高度熱忱,交出漂亮又滿意的工作成果。

(作者是專業諮商心理師、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資深講師,本專欄隔周三刊登)

 

【2014/02/05 經濟日報】http://udn.com/



全文網址: 純萃芬想╱提升員工滿意度 化解離職潮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463902.shtml#ixzz2sRar4joF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