豊田佳澄1.jpg

銀行主管爆料:Apple Pay刷越多 銀行賺越少 2017-03-29 19:08經濟日報 記者韓化宇╱即時報導

蘋果行動支付工具Apple Pay上線,首波開通的銀行今(29)日敲鑼打鼓展開宣傳活動。不過,一名負責數位金融的資深銀行主管坦言,銀行推廣Apple Pay,其實並沒有做大電子支付的「餅」;甚至越多人用Apple Pay,銀行手續費利潤「反而更低」。

假使利潤不增反減,為何銀行如此熱衷推廣Apple Pay?該主管解釋,銀行打得如意算盤是,藉由推出Apple Pay這種「很潮」的服務,把沒有搭上Apple Pay列車的銀行卡友給吸引過來。

舉例來說,小明想體驗Apple Pay,他持有A銀行信用卡,但A銀行並沒有跟Apple Pay合作,於是他去申辦有和Apple Pay合作的B銀行信用卡,B銀行就成功把小明從A銀行挖過來。這也是為何,今天首波開通服務的七家銀行,會如此大張旗鼓賣力宣傳。

不過,銀行主管指出,這個如意算盤會碰到兩個問題。首先,假設Apple Pay熱潮持續下去,刷卡金額不斷攀升,各銀行勢必跟進推出Apple Pay,當全部銀行都推出服務後,搶先開通的銀行除非不斷祭出刷卡優惠,否則競爭力會慢慢消失,一切回到原點。

再者、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Apple Pay每筆交易,會向銀行收取千分之1.5手續費。也就是說,用傳統信用卡與Apple Pay同時刷100萬,後者銀行能收到的手續費反而較低,因此Apple Pay刷越多,手續費利潤反更低。

還有一個迷思,是Apple Pay「並沒有做大電子支付市場的餅」,因為能接受Apple Pay的商家「就是原本就能接受信用卡刷卡的店」,差別僅在支付工具從信用卡變成手機,不像大陸支付寶或微信支付,連攤販、小吃店都能使用。

換言之,Apple Pay的開通,並不會使更多商家接受電子支付,只是在同樣的市場大餅裡「互相搶地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