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葉みお.jpg

十年磨一劍即將掛牌的展宇科技

2016-04-01 16:26

【撰文/莊正賢】

 

分享
 

統計興櫃市場雖然仍有280家左右的公司,但絕大部分都是老面孔,因為目前券商送件興櫃,都只是為了配合政府的法令,所以條件不錯的公司,幾乎半年的時間一到,就開始送件準備掛牌,而半年到了還遲遲沒動作的公司,往往就是落入冷宮,成為萬年興櫃股,甚至黯然退出興櫃,但是即將掛牌的展宇(1776),卻是極少數在興櫃待了10年,卻演出逆轉勝的黑馬,究竟它有什麼特殊的地方,我特別前去公司所在的新竹,專訪公司的經營團隊,跟讀者分享十年磨一劍的時光。

專注本業40年布局完整

其實展宇可算是台股最專注的公司之一,從創立的第1天開始40年來就是專心提供合成樹脂,劉漢瀛董事長雖然不是公司草創的股東,卻是排名最資深的員工之一,當年他從中央化工畢業後,就投身展宇的行列,在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候,可以廣泛應用在食、衣、住、行的合成樹脂需求3級跳,所以公司這40年來除了第1年還在摸索外,每年都獲利,的確是個穩健的好公司。

但為什麼在興櫃蹲了十年呢?劉董告訴我們就是在等亞洲的布局完整,公司最初進入中國以上海為據點,分別成立上海匯宇與上海新宇,在華東地區大顯身手,在兩岸都有不錯的成績下就掛了興櫃。但因為配合傢俱業上游之塗料廠的終端客戶的需求,在2004年設立展宇越南,中間公司極力拓展東協市場,所以擔擱了第1次掛牌的時機,等到越南調整完後,公司又在2010年成立三水聯美在佛山設廠完成華南的布局,隔年兩個舊上海廠產能不敷使用,加上地點都處在精華區,已經不適合擴產,於是公司另外在大上海地區設立展宇材料科技,整併之前兩家公司的產能,成功降低生產成本,就在這些布建一一完成後,公司也開始積極啟動掛牌的計畫。

技術優越領先同業

如果就公司主力產品PU樹脂與TPU塑粒,由於並不是一般消費者會接觸到的終端產品,所以投資人可能比較陌生,但其實終端產品多如牛毛。劉董第一份工作就投入這領域,剛進公司的他雖然什麼事情都做,但對技術十分有興趣的他,卻一直觀察這產業有關的報告,發現美國底特律大學對高分子相關的論文獨具一格,他立刻前往進修,並順利取得碩士學歷回國,擔任公司廠長與技術主管的位置,也一直維持展宇在同業技術領先的地位。他很自信的跟我們說,1988年德商BASF在台灣尋找合作對象,業界都積極爭取,當時羅列的清單規模都不知道比展宇大多少倍,但最後BASF竟然跌破眼鏡選擇與公司合資設廠,就是看重公司的研發實力,最後雖然因為策略不同而分手,但也厚植公司的研發實力到國際級的水準。

參觀工廠的當天,董事長也安排我們前往最新TPU塑粒的生產廠,由於TPU具有耐低溫、耐磨、易加工等優點,更重要是不用添加劑,對人體傷害的危害較小,所以非常有機會取代過去市場上傳統PVC的材料,除了過去基本鞋材與紡織的客戶外,公司也開發新的應用領域更高階的產品,讓毛利率可望再度向上提升。

而兩條耗費重金的全自動生產線幾乎看不到旁邊有任何正在作業的員工,技術人員都在電腦室前監控,卻可以年生產4000噸的高產能,但仍然供不應求,公司預計要擴產到7000噸,也是未來重要的成長力道。

反倒是兩樓的品管室與實驗室,人員川流不息在作各種環境的有效測試,偌大的測試設備投資,對一個大家認為資本支出相對偏低的傳產業,創造出最有力的競爭利基。

鞋材最大應用 掌握輕量化與環保化趨勢

而公司的產品多作為下游各項塗布、上膠、貼合、模塑及塑料加工使用,如果以終端應用(參考附圖)來看最大宗就是鞋類產品,我們觀察一雙鞋包括LOGO、飾條、布面、皮面、鞋墊、鞋底、氣囊或是鞋膠,幾乎都要用到公司的產品,而公司長期與下游客戶合作,打入國內一線的製鞋廠,其中幾乎有6成都是世界知名的運動鞋大廠,相信讀者都知道近年來運動風起,國內與運動鞋相關的公司包括豐泰(9910)、利勤(4426)股價都在去年紛紛大漲,公司也可望跟上這波運動風潮,成為名符其實的受益者。

何況目前新型運動鞋還有2項趨勢,第1是輕量化,第2是環保化,而公司提供完整輕量鞋鞋面加工的方案,引領風潮。而環保產品更是公司的強項,由於國際19個跨國鞋類品牌廠組成的「有害物質零排放聯盟」,已經承諾將於2020年完全禁止供應鍊及產品使用有害物質,也就是2020年後含有害物質的產品就不能在使用在服飾及鞋類中,而公司目前環保產品包括水性PU樹脂、無溶劑樹脂及TPU塗料營收比重已經拉升到42.4%,大幅領先國內其他同業,可謂搶得先機,目前也獲得國內運動相關合成皮最大廠的採用,大家可以想想目前環保的產品占全部的比重不到5%,但在2020年之前要全面替換,而展宇的產品不但領先而且最為齊全,成長力道可期。

深耕越南放眼國際

第2大的應用則是在家具市場,廣泛用於塗料、發泡體與彈性體,塗料包括裝修漆、家具漆、地板漆都大量使用,不但具有保護的作用更增加美觀的效果,而東南亞一向是木作家具的最大生產工廠,所以公司特別去越南同奈布局,而且在南北越都設有通路,在國內的競爭對手中只有永捷也赴越南設廠,但由於公司產品線更為齊全,主攻的硬化劑更是在當地有50%以上的高市占率,大家都知道東南亞未來更有機會取代中國成為國際工廠,除了高的人口紅利與低廉成本外,TPP生效的影響更是巨大,隨著台商鞋類加工廠也紛紛由中國轉進東南亞,公司越南廠的縱效更為浮現,光看這10年越南的銷售比重從11.9%攀升到19.1%,同時中國也從37.9下滑到29.2%,一來一往充分顯示越南將是公司發展的明日之星。所以不只是既有的家具市場,鞋材與服飾都能透過越南廠的設立,提供給客戶最直接的服務,更是國內其他業者無法跨越的障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