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69047_683352715068986_827053958600865883_n  

【文/Wallis Chen】

下午五點鐘,緯創資通的訓練教室中擠滿了上百位員工,專心聆聽著由「多益900達人」所傳授的多益測驗考前衝刺心法。這群由緯創內部社團「多益900俱樂部」所號召的英語講師們,究竟使出哪些渾身解數來拯救同仁的英語力呢?

30多歲的胡俊海,目前在緯創資通(以下簡稱緯創)擔任功能工程師,他與許多上班族一樣,英語始終是心中的痛!特別是在今年,主管明確告訴他,要在短時間內將多益成績從450分提升到600分,職涯發展才有更上層樓的可能,讓他不得不下定決心把英文搞好!

緯創一直都相當重視員工英語文能力管理,只要未達職務英語文能力標準,就算是專業能力再強、經驗再豐富,沒有足夠的英語力,就不能升遷。胡俊海也認同此政 策,他說自己目前的工作常需要與國外客戶溝通,但由於英語文能力不足,一遇到客戶講話速度很快時,就會聽不懂。「只要一聽不懂,就容易誤解客戶的意思,甚 至下錯決定。」他就曾因為聽不懂客戶究竟是要他提供報價單範例,還是正式的產品報價單,因而給了錯誤資料;既浪費時間,也降低對方對自己的信任感。

「多益900俱樂部」開課 名額秒殺
為了協助與胡俊海有一樣困擾的同仁,今年初,緯創資通行政暨人力資源訓練暨發展中心管理師童敬堯創辦了「多益900俱樂部」社團,號召多益成績達到900分以上的多益達人們加入,協助緯創同仁提昇英語力。

童敬堯表示,在某一次與各部門主管報告員工英語力時,赫然發現原來緯創有60多位員工的多益成績在900分以上,他靈機一動,發信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擔任內部講師,其中有20多位同事快速回覆,願意接下這個既無支薪也沒有補休的講師工作,此社團於焉成立。

「內部講師最大的好處在於能夠縮短距離感。」童敬堯表示,因為大家都是同事,溝通上比較不會有隔閡,學習者也較有意願發問。「多益900達人就像是散播英語學習的種子,不僅可以影響自己部門的同仁,也會激發其他部門同事的學習動機。」

「多益900俱樂部」創社後的第一個大型課程「多益考前衝刺班」在緯創員工間反應熱烈,開課訊息才剛公布,上課名額馬上「秒殺」,原本開放的32個名額,不到5分鐘就額滿,童敬堯迫不得已,只好趕緊將名額開放到100位,課程的搶手度出乎童敬堯與英語達人們意料之外。

英語好 與國外客戶溝通更有效率
在緯創擔任研發工程師的黃旭正是「多益900俱樂部」的一員,多益成績955分。「我剛進來緯創時一直搞不懂,為何要如此重視員工英語力,且e-mail 都要用英文撰寫,這樣不是很沒效率嗎?後來,我才理解到『員工英語力』對跨國企業有多重要!」黃旭正表示,在跨國企業工作,e-mail不是只給對方窗口 看,而是要讓所有專案參與者都能瞭解,而專案成員中必定有外國人。

黃旭正表示,緯創的每項專案每週皆會固定與客戶進行conference call(電話會議),全程以英語進行,若英語好,就能用清楚、流暢的英文跟客戶解釋,讓客戶瞭解到哪些需求在技術上是可行或是不可行,不會因為語焉不詳而產生誤解。

在軟體部門擔任高級工程師一職的柯力群也是「多益900俱樂部」的講師之一,多益成績945分,主要工作是做為外部客戶與內部研發團隊的聯繫窗口;目前手 上的專案主要是來自日本、歐洲等地的客戶,因此,英文在他工作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英語好,讓我在與客戶溝通時很有效率,很快就能掌握對方的意思,不用 再三確認。」

費心設計教材 提昇同仁英語實力
黃旭正與柯力群對於能夠加入「多益900俱樂部」擔任多益考前衝刺班講師都感到很開心,儘管必須利用下班時間或假日準備教材和簡報,但看到同事們在上課時 認真做筆記的神情與學習精神,都會讓他們忘記辛苦。黃旭正說:「既然答應要做,就要把事情做好,我們都希望能讓同仁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多益達人們的教學法主要是以《多益測驗官方全真試題指南》為教材。柯力群會讓大家先做題目,了解測驗題型的職場情境設計與方向,再傳授解題技巧;黃旭正則 是利用該書籍當中的聽力試題,帶著大家多聽幾次,並利用填空的方式來協助同仁學會聽到關鍵字,希望透過扎實的聽力訓練,真正提昇同仁的英語實力。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1601odgthgr5ztbgsmos.jpg.thumb  

【經濟日報╱黃冠穎】

飯店業面對日趨白熱化的競爭,除了硬體設施,如何透過服務來營造差異化,也是重要關鍵。

台灣飯店業以歐美服務風格為主流,直到有「東京御三家」之稱的大倉久和在兩年前進駐台北,才首度出現全然不同的服務方式。

大倉久和公關副總監陳尤貞指出,日式服務在許多細節的重視,顛覆台灣員工的想像,例如在住房樓層遇到客人,工作人員要站直鞠躬,靜待客人經過;日式餐廳服務員也要留心動線,不能經過窗戶,避免影響客人觀賞風景;逢年過節也不大張旗鼓地慶祝,要維持低調沉穩的風格。

晶華、西華、寒舍等飯店則以餐飲作為強項,每年聘請米奇林客座主廚就是一連串的「練兵」過程。除了數個月前要派外場人員、師傅先去對方餐廳研習,等客座主 廚到了台灣,食材、餐具、服務流程等細節對台灣團隊又是考驗,飯店業藉此提升服務水準,晶華甚至將客座主廚的菜單集結成立「食藝廊」,猶如飯店業的藏經 閣。

【2014/08/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mj673Pt  

 

【經濟日報╱陳致畬】

大陸知名房地產商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做事方式簡單、直接而有效率,就是所有不必要的中間環節都被取消。在他看來,在商場上打滾,沒有什麼固定的規則,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賺錢」。

潘石屹為了賺錢,可以打破所有的規矩。

在產品設計方面,當別人都還在做尚未裝潢的房子時,他最先想到做精緻裝修;當別人都在按照規定做面積多大、窗台多高的普通住宅的時候,他已經做了活動組合空間、落地大玻璃的小型辦公室(SOHO)。

不與對手競爭

解放日報指出,潘石屹也是大陸最早一批啟用房地產代理公司,並透過大打廣告進行市場宣傳的企業家,更容易被看作是中國大陸新時期下,成長起來的「超級成功」(Super Success)的典範。

潘石屹不但能跳出既有的規矩,且能跳出競爭圈子。而「不與競爭對手競爭」是潘石屹在出道之初,就訂立的發展原則。

在產品方面,潘石屹一直強調自己蓋的房子,不同於市場上純粹的辦公大樓或是普通公寓,當更多的人把市場定位在大眾住宅,或者小眾高檔房屋的時候,潘石屹卻始終堅持,給那些處於發展階段的中產階層蓋房子

善用媒體宣傳

在大陸房地產行業中,他不是最有錢的,規模也不是最大的,但潘石屹無疑是最會吸引眾人眼光的老闆,這是大陸官方媒體中央電視台,對他的高度評價。

潘石屹成功的原因之一,應該歸功於對媒體的巧妙利用,潘石屹通過媒體的宣傳成了名氣。

可是,當別人都企圖擠進北京幾家報紙,爭奪房地產版面之際,他卻決心跳出房地產話題,滲透到財經、文化、藝術、人物、社會新聞等方面。

潘石屹不僅埋頭於房地產,他興趣廣泛,在工作之餘還喜歡攝影、讀書、寫作、參禪、研究易經。難怪有人開玩笑說,潘石屹是房地產商裡拍照片最多的,是攝影師裡最會參禪打座的,也是參禪人群裡蓋房子最多的。

公司從上到下,潘石屹就僅強調一句話:「我只要結果」。

他總是說:「一個人要想做點事,就應該能夠抗拒周圍噪音的干擾,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情,別人的干預會把你的直覺和創造力破壞掉。如果什麼事情你都在乎,你就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潘石屹其實一直在苦心經營著自己具有爭議性的形象。既然已經成了一位知名的爭議性人物,潘石屹便充分利用這個特殊形象,為商業成功這明確性目的服務。

深圳商報報導,一直努力掙錢的潘石屹,心目中最理想的公司是個「三無公司」:無債務、無土地儲備、無固定資產。

靈活處理問題

潘石屹曾說,孔子講過「治大國如烹小鮮」,就是說治理一個國家,就跟做一條小魚一樣簡單。北京許多房地產開發商,動不動就談公司管理,但他們一個個都忙得焦頭爛額,見人就抱怨他們一天工作多少個小時,我看他們實際上都是「烹小鮮如治大國」。

潘石屹希望把公司做成「液態的」,甚至是「氣態的」。

所謂液態公司是相對於市場環境而言的,只有公司成了液態的,才能在市場變成「方形」的時候,立即適應進去,同時也變成「方形」。

而在市場變為「圓形」的時候,同樣變成圓形充滿進去,避免公司在市場變化時,不能及時適應而慘遭淘汰。原因最簡單,公司只能去適應市場,不能讓市場去適應公司。

他認為,房地產商最適合做這種「氣態的」公司。他們可以找世界上最好的設計師,找中國大陸最踏實、最廉價的建設者,買到市場上最適合的原材料,然後加工成最適合某一人群的房子,再找最好的推廣公司和銷售代理公司賣出去,賺取最大的利潤。

這些經驗,使得潘石屹在這些年已逐漸形成,透過宣傳產品、靈活處理問題,包括危機、樹立個人形象等,豎立起自己的獨特經營管理方式。

【2014/08/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bd2f8b384f58  

【經濟日報╱周怡秀】

組織異動調整,新上任的主管為了表現跟不同的行事風格,刻意改變開會風格,因為舊主管下決策屬於主觀式的,新主管於是任何事都要下面的人一起決定下決策,凡事都投票表決,雖然多了民主,但這樣多數決不一定適合所有的決策,反而造成許多業務的耽誤。

【心得分享】

新官上任三把火,許多人為了展現跟之前不同的風格,什麼都要變,為改變而改變不僅造成公司資源的內耗,也會讓員工心力耗損在無用的地方,改變不是壞事,但需要多方考量是否變對方向,這也是組織異動最重要的目的。

(作者服務外商公司,本專欄每周四刊登)

【2014/08/2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2  

【經濟日報╱林安妮】

俗話說,人在公門好修行。政府的一舉一動,深深影響民眾生活,若是公務員在工作中能體察民意,利己利他,也是功德無量。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黃富源就常以「紐約的雪」勉勵同仁要有同理心。

黃富源從小生長在基層公務人員家庭,靠著父母親不算多的薪水,拉拔四個小孩長大成人。黃富源形容,母親是個堅強的人,但是有一回為了領取孩子的教育補助費,竟是含淚回家。原來是母親缺證件,遭到人事人員冷嘲熱諷。

這段人生中的小故事,讓他體會到,每位公務員服務他人時,都應給予體貼與溫暖的尊重。

他提到有一則網路故事,叫做「紐約的雪」。

紐約冬季常有大風雪,但是紐約的公立學校很少因為大雪停課,此舉讓不少家長打電話到學校抱怨,但經老師說明後卻都滿懷歉疚。

學校老師說,紐約有貧窮的孩子,不到學校上課,就沒有暖氣與免費的午餐。家長反問,不能只讓貧窮學生到校就好嗎?

老師回答,行善最高原則,是在委婉行事中保持受施者的尊嚴,如果只讓貧窮的孩子到校吹暖氣、吃午餐,是一種傷害。

【2014/08/2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