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015773-3108702965  

 

以簡約、自我、純真略帶性感的路線,打造出獨樹一格的品牌風格。時尚界的「怪咖」American Apparel,讓全球少女看到便為之瘋狂。正如American Apparel創辦人查尼認為,只要加入一點點的創新在每一個營運環節裡,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取勝利,這道理在流行時尚產業更是如此。

不用大明星代言,偏偏只找胭脂未施的素人當模特兒,以非常素人的風格展現品牌服飾特色;只賣T 恤、彩色褲襪、內衣等,平淡的線條,沒有太多墜飾,素雅又簡單舒適。

由多夫.查尼(Dov Charney)創立的美國服飾(American Apparel),一眼就「簡單得令人印象深刻」,它的簡單與平易近人,在時尚界有如獨樹一格的「怪咖」,傳達一股很美式的青春氣習,卻又不失個性,很容 易展現身體自然的美感,強調「衣服」不應比「穿的人」更重要。

American Apparel 堅持美國製造

大學時期就接觸服飾批發的查尼,起初從美國採購Hanes T恤到故鄉加拿大販售,憑藉著對美國文化的熱愛,相信簡單、不花俏的設計才代表真正的美國文化精神,再加上察覺到市場上少有品質好的印花設計T 恤,於是決定在1989年建立American Apparel品牌,2003年在洛杉磯開設第一家店面,以mix&match混合多變的獨特風格席捲全球市場,至今擁有280家以上的據點,分 布於全世界19個國家,銷售額達2.5億美元,旗下員工達1萬多人。

不同於許多品牌在發展中國家設置工廠,American Apparel堅持在美國垂直整合(vertically integrated)生產,總部位於美國洛杉磯,從製造到品牌設計一應俱全,是美國現今最大的服裝工廠,每天生產超過5 萬種服飾與商品。

以生產T恤及休閒服著名的American Apparel,黑白色與簡單印花T恤基本款,占整個服飾批發大宗。其他產品包括有:男裝、女裝、內衣及各式配件等,其簡單大方、時尚的風格,成為美國服 飾於全球市場獨樹一格的特點。不僅如此,為求企業永續發展,美國服飾致力於降低對環境的傷害,採用有機認證的原料,避免在產製過程中對環境、人類健康造成 負面影響。

而American Apparel能以當地特色為出發點,進而走向世界版圖,成為國際知名服飾品牌,其關鍵因素歸納如下:

1. 垂直整合從工廠到賣場

相較於其它國際品牌,American Apparel是少數以美國本土風格為號召的服飾品牌,無論從車縫、染色、設計、行銷到配送,其生產、批發與零售,皆集中在總部洛杉磯統一作業管理,成為 美國現今最大的服飾工廠,也是成長最快速的製造商,每天生產超過21萬件T恤,其產品種類樣式都以基本款為主。American Apparel此革命性的垂直整合營運模式,相信不僅有助於企業發展,對於社區、當地經濟、環境,甚至顧客皆有所助益,例如:在環境方面可減少其碳足跡, 避免商品運送所產生的無謂浪費。

再者,公司雖大量生產自身商品,但強調非血汗工廠(sweatshop free),這與第三世界國家的血汗工廠不相關聯,正因創辦人查尼反對快速生產的血汗工廠經營方式,為了維護工人的福利,因此American Apparel的薪資是美國最低工資的1倍,其他生產國家的50倍,除了工資符合其工作效力之外,更提供員工與家人補助津貼、保險以及相關免費健康醫療檢 查等福利。

2. 自我、多變廣告宣傳吸睛全球

American Apparel的設計風格始終以簡約、時尚為主,其混合搭配(mix&match)的多變性更席捲全球市場,陸續拓展服飾版圖,其好萊塢式風格的 廣告台詞:做自己,保有自己的風格(Be yourself. Stay your own style.),鼓勵消費者追求自己真正喜好的樣子,讓人感受到自我、青春的氛圍,並且渴望在American Apparel以自己的方式,隨意搭配想要的衣服及配件,創造出青春、自我的獨一無二風格。

此外,不同於其他品牌多聘用時尚明星或專業模特兒拍攝廣告,American Apparel的廣告宣傳手法則是另闢蹊徑,代言的都是業餘模特兒,且多半來自世界各地,像是透過線上推薦、口耳相傳或零售店所找到的合適模特兒,也有自 己的員工或顧客,不管來源為何,一律採用素人為拍攝對象,攝影方式則採用70、80年代《PLAYBOY》雜誌的風格,給人一種性感又略帶純潔的氣息,相 對縮短大眾與模特兒的距離感,就像是身邊朋友、同事一般的親切感受。

在管道選擇方面,American Apparel反其道而行,不選擇大眾媒體為主要媒介,而是在具有特色風格的小眾免費雜誌刊登廣告,或在當地知名、影響力夠的網站放送廣告。此獨特的廣告 宣傳手法,使大眾第一眼看到就像是回到70年代般;無論從拍攝角度、呈現方式,強調自然呈現的大膽風格,皆十足引起話題。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57360_714792068558779_6740025737789864377_o  

【文/陳芳毓】‧ 2014/09/03

 國中會考作文,讓不少國中生和家長頭痛不已。然而,台中大雅國中卻有二個班級,總計68人竟有57位作文滿級分!他們如何辦到?國文老師周恬宇說,要寫好作文,先要讓學生找到生活中的感動。

 真人真事改編電影《街頭日記》(Freedom Writers)中,美國菜鳥高中教師艾琳‧古薇爾(Erin Gruwell)接下一個被學校放棄的「放牛班」。班上學生毫無紀律,無計可施的她,決定帶學生寫日記,讓他們寫下心裡的憤怒、悲傷與無助。四年不間斷的 書寫探索與療癒後,學生終於從街頭回歸教室,順利畢業。當年的日記也集結成書出版,鼓舞了更多與體制周旋的師生。

 「沒有人再有權力對你說『你不能做』;沒有人再有權力對你說『事情不會改變』。」這是古薇爾鼓勵學生的名言。十多年後,「寫日記改變人生」的故事,隔著太平洋在台灣真實上演。

 今年參加第一屆12年國教會考的27萬國中生,僅4000多人作文滿級分(六級分),比例1.6%。但台中市大雅國中有兩個班級,總共68個學生中,竟有57人滿級分,比例高達84%,是全國平均的50倍。連台北市明星學校也難望其項背。

 

要寫好文 先找到生活感動

 

為什麼一個正對嘈雜菜市場口的54年老學校,能伸出文藝的新枝枒?原來,這裡也有一位每天帶學生寫日記的熱血國文老師──周恬宇。

 8月初,20多位畢業生返校,嘻嘻哈哈圍著周恬宇一起受訪。68個學生分別來自音樂班與體育班,讀書考試原本就非他們的強項。一年級第一次月考,多數人作文只拿三、四級分,有人只寫了兩個段落,有人寫完了卻文不對題,根據大考中心規定,都只算零分。

 談起第一次寫作文,每個人感想都是「很煩」「很累」。但三年後,這群孩子卻脫胎換骨。第一次寫作文就花了2個小時的陳品嘉,會考五個學科都拿B,卻在40分鐘內寫完600 字,拿下作文六級分。

 究竟有什麼「滿分教學祕笈」?答案出人意表:「讓學生肯定自己生活經驗的價值,」周恬宇笑著說,在稿紙上寫作已經是最後一哩路,真正要突破的寫作瓶頸,在於「看到題目能否立刻從生活經驗取材,並寫出來。」

 她分析,多數學生為何寫不好,首先是學生年紀小,多數時間又被課業補習塞滿,缺乏課外生活經驗。第二是壓力大,一心想寫出「完美作文」,又自認生活經驗卻都微不足道。

 即使會考題目很生活化,例如「來不及」「那一次,我自己做決定」,依然寫不出來。第三,網路世代慣用短文及影像溝通,學生即使有完美經驗,仍寫不長、寫不好,容易離題。

 所以,寫作前最重要的打底工作,就是幫學生找出生活中的感動,肯定這些經驗價值。但對時間被考試補習塞滿的學生而言,卻也最難突破。於是,寫日記就成為簡單的入門磚。

 

讀小說看電影 還要寫日記

 國一第一天上國文課時,周恬宇就讓班上每位孩子,都拿到一本特別挑選的聯絡簿:情感豐富的人就寫一篇100字的日記,不知該寫什麼的同學,就用螢光筆畫出 當天短文的主旨,寫讀後心得目的是讓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練習以文字表達想法。第二步,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除了正常上課外,周恬宇還有三樣法寶:影片、 閱讀與課外興趣。「我的課工作量很多,很硬!」個性直爽的她說。

 因為這一代的學生從小習慣影像思考,周恬宇便投其所好,每一週放映一部與課本主題相關影片,打開視野。

 喜歡溜冰的學生徐媺智,對日本滑冰選手淺田真央在奧運比賽失利,隔天表現卻扳回一城的影片,印象深刻。正逢班上樂團連兩年奪冠失利,士氣低迷。小小年紀的 她竟在第三度比賽前,鎮定地鼓勵帶隊老師,「或許不一定會成功,但還是要像淺田真央一樣,奮力一跳!」那一年,冠軍終於落袋。

 另一支上聯合國演講、爭取婦女教育權的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的影片,也讓孩子們大開眼界。那一次,周恬宇要求學生搭配閱讀近400頁長篇小說《燦爛千陽》(A Thousand Splendid Suns),進一步了解回教國家婦女的處境。

 「第一次讀這麼厚的小說,傻眼!」因為得在一週內讀完,當時正參加校外比賽的張文芊只好在沉重行李外,再帶上這本「磚塊」。她計劃每天睡覺前讀2個小時,最後卻欲罷不能,「我看到世界的另一面。」

 看完影片後,還要搭配「學習單」,周恬宇會列出幾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寫下100字左右的回答,訓練論述邏輯。例如,看完馬拉拉演講影片,要回答「為什麼要辛苦爭取教育權?」將國際時事扣回生活經驗。多數學生不愛讀書,這個問題更能引發反省。

 偶爾,周恬宇也讓音樂和體育班兩群不同專長的孩子一起上課,互相認識;鼓勵孩子跟爸媽親友爬山、種花,或幫忙做家事,「朋友群打開,世界也會打開,寫作的素材更廣。」

 

不死背佳句 用生活寫故事

 周恬宇相信,作文無法速成,需要日積月累訓練。但有些補習班填鴨式地要學生背範文、抄佳句,導致學生背辭典、使用艱澀到近乎造假的句子,這些怪現象讓她直搖頭。「這很恐怖,學生的腦袋就死掉了!」她說,模仿固然能培養文學性,但一定要寫自己的故事,才不會扼殺學習興趣。

 比如讀《詩經》〈青青子衿〉時,她發現學生聽多了流行歌曲,以為愛情就是「說我愛你」「眼睛對望」。為了深刻探索內心,她讓學生仿作詩人夏宇情詩〈秋天的哀愁〉:「不愛了的那人,坐在對面看我,像空的寶特瓶,不易回收,消滅困難。」

 

孩子們青澀的情詩創作,也跟美國版《街頭日記》一樣,最後集結成一本小冊。這天,大伙兒返校圍在一起翻閱,念著自己的詩句:「不愛了的那人,坐在對面看我,像快死的鳥兒,救了麻煩,不救心難」「像過期的感冒藥,吃了傷胃,扔了浪費」。天馬行空的想像譬喻,儼然小小詩人。

 歷經兩年短文基礎,升國三後,周恬宇要求學生每週寫一篇長文。儘管哀鴻遍野,樂觀的她卻像個啦啦隊長,不斷灌輸正向思考,「只要不斷練習,人人都能拿六級分!」聽起來像不可能的任務,但周恬宇意志堅定。

 「儘管有些人對文字駕馭度比較好,但每個人都有能力說自己的故事,」她認為,只要訓練孩子能在時限內寫完自己的故事,其實作文比國文、數學更容易拿高分。

 

寫作SOP 有成就感學更快

 68個學生程度不一,怎麼教?就像企業以標準作業流程訓練新進同仁,周恬宇也設下寫作四段標準作業流程(SOP):第一段解題;第二段寫生活經驗;第三段引申論述;第四段再呼應首段做結論。上手後,程度好的學生自然會打破框架,程度一般的學生也能安全上壘。

 對照先前的練習其實不難發現,周恬宇循序漸進練起學生的能力,寫日記是為了練第二段,看影片、寫學習單則是為了寫第三段。分段練習的另一個好處,是建立成 就感。寫好一篇作文很難,寫好一個段落就容易許多。她會設定階段目標,告訴學生:「這次老師改第一段,其他段寫不好沒關係。」

 那段時間,教室後方布告欄貼滿了一條條稿紙上割下的段落佳作,彷彿廟裡的籤詩。學生非常珍惜這份榮譽,畢業後還把自己的紙條當珍寶一樣帶回家。周恬宇認為,分段練習是戰勝考試制度的必要之惡,「成功的經驗會擴散,後面練起來就會愈來愈快。」

 成就感帶來的快樂學習,使學生從抗拒寫、被迫寫、到喜歡寫,最後寫出自信。拿到老師批改的作文後,非但不會隱藏,反而互相傳閱、建議,當彼此的小老師。之所以強調寫作的意義勝過技巧,來自周恬宇的求學經歷。被學生暱稱「小恬恬公主」的她,曾經最討厭的職業竟是老師。

 「我不想跟以前的老師一樣,」她高中時曾嗆老師:「可以不要叫我念課文和註釋嗎?我可以自己看!」因此惹得老師勃然大怒。考上東華大學中文系後,她不改嗆辣本色,上論語課時,仍公開反駁。但教授吳冠宏非但不發怒,還交給她更多資料,期許她把反駁的理由想得更周延。

 引導式教學感動了叛逆的周恬宇,竟決定當老師,立志用正確的價值觀與教學法影響更多學生。即使每天要花三個小時挑錯字、改文法,她仍希望透過寫作讓學生找到方向,少走冤枉路。

 

寫作如人生 努力就有收穫

 

帶使命的作文課,果然喚醒了學生沉睡的自信。三年下來,他們筆快了、理解力高了、心理素質也強韌了。體育班導師洪正峰翻著作文考卷回想,這68個人從原本的三級分,漸漸進步到四級、五級分,到了三年級下學期,多數人都拿到六級分。

 考試前,孩子們更是鬥志高昂,當洪正峰帶頭呼口號:「要幾級分?」「六級分!」大家大聲回應,便笑瞇瞇踏進考場。拿成績單那天,出色的表現驚艷全校,甚至 全國。洪正峰一則高興、一則語重心長告訴學生,「你們都很清楚,這樣的成績不是投機取巧,是練習、練習、練習來的!」他認為,學生最大的收穫不是滿級分, 而是學到「努力就有收穫」的寶貴經驗。

 其實摒除升學考試,寫作與說故事,本來就是一輩子都需要的能力,進職場後寫報告、做簡報都用得到。「10幾歲的孩子要先學會肯定自己,勇敢表達,有一天時機成熟,就能站在世界舞台上,講自己的故事!」周恬宇認為這樣的過程,不只拿高分,更幫助未來人生。

 

不會寫,就從「說」開始練習

 學生寫作最多的抱怨便是「不會寫」。「我手寫我口,說話就是思考方式的呈現。」這時周恬宇會要對方先說出來,再寫下來,最後再修改修辭。以「發現學校的後花園」一題為例,第一步先問:「什麼是後花園?可以是具體休閒空間,也可以是放鬆心靈的角落。」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TiAhqhCQAEJQwk  

【文/陳筱晶】‧ 2014/09/04

中秋節腳步近,全民烤肉必備、香氣四溢的杏鮑菇也準備上桌了。隱身在台中市新社區的青松農場,連續3年拿下全台杏鮑菇市占第一名。

根據台灣菇類發展協會及業者推估,目前全台灣的杏鮑菇市場規模,一年約在12億至14億元之譜,每日需求量約50公噸。而成功打響「天下第一菇」品牌的青松農場,平日出貨量就達18公噸。

青松農場由兩位老闆合資經營,一位是負責前端生產的王幼青,一位是負責行銷通路的陳耀松。63歲的王幼青研究菇類已近40年。他原本是國小自然科老師,29歲那年辭掉鐵飯碗,專心種香菇;他曾一度做到全亞洲產量最大。

但因為香菇管理不易、不適合大量栽培,加上921地震後,他跟當時也在種香菇的陳耀松各自的菇廠都垮了,兩人決定合夥,改種當時新興的杏鮑菇。

擁有技術
自己做菌種,維持高良率

青松農場的杏鮑菇連續3年穩居市場龍頭,其中3大關鍵就在於:菌種品質、供貨穩定、行銷自主。全台種杏鮑菇的業者約在50家上下,卻只有3家業者有能力自己做菌種。

經常走訪新社菇農的農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呂昀陞指出,近來杏鮑菇業者栽種的不良率偏高,主要因為菌種商對菌種品質的控管不理想,有些菌種帶有汙染的雜菌,連帶影響到太空包的品質。

而青松農場不但有技術,能自己做菌種,更一手包辦太空包製作、生長栽培,具壓低成本的優勢。 陳耀松表示,目前青松農場菌絲走菌期的不良率維持在1%以下。

菌種品質不只影響太空包的品質,也會影響單位產量。「良率不到8成,絕對不會賺錢,」呂昀陞說,菌種一旦發生問題,可能讓菇農賠上百萬元,像青松農場就曾因為菌種保存的方式不對,好幾回一次就賠上千萬元。

製程更新
產量勝同業,提升毛利率

菌種所牽涉技術、栽培管理的製程更新,都會影響到良率。呂昀陞解釋,杏鮑菇的菌種超過5代培養後,變異比例會增加。農試所輔導青松農場學習的技術,主要就在於判斷菌種的活力夠不夠,並且設法將菌種「凍齡」。

其中,判斷菌種活力的關鍵技術,是一套完整流程。而所謂「凍齡」,就是指菌種保存技術,包括攝氏4度及-80度兩種。

多年來對菌種技術的注重、持續與產官界交流,使得青松農場不但能維持菌種品質,單位產量也相較一般業者更高。目前一包太空包的產量能達到300公克,勝過業界平均產量230公克;在生產成本差異不大的情況下,產量若衝高,就能提升毛利率,這是他們維持競爭優勢的關鍵。

面對挑戰
拉高產能,力抗中國低價品

即使做到台灣第一,仍然有來自中國、韓國的威脅。

例如,目前中國的太空包杏鮑菇一包產量可達400公克,因為他們使用的栽培介質取得成本比台灣較低,穩定度也較高;目前中國漳州杏鮑菇正常品一公斤出貨價只要人民幣5、6元,而青松農場全年平均單價一公斤約在80元至90元之間。

因此王幼青、陳耀松表示,目標要將單位產量提高到350公克,甚至400公克,以應對將來中國進口的競爭。此刻,青松農場面對的市場逆境,或許也是台灣農企業無法迴避的共同課題。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4kKy3ct  

【文/高靜玉】 2014/09/03

每次見到他,都是被一群人包圍著,臉上掛著靦腆的笑容,看不出他就是寫下一年內連創三項《米其林指南》紀錄、香港添好運點心專門店創始人,人稱「培哥」的麥桂培。

「坦白跟你說,今天的點心只有七十分,這個一看就知道不行……。」在剛結束的添好運台北店正式授權記者會上,麥桂培對我說。這位在同業眼裡標準高、自我要 求又嚴格的點心師傅,對廚房在當天上午的表現做了這樣的結論。他判定七十分的水準,請其他港點師傅來評分,應該已經很完美了。

曾接待過麥桂培的楊姓飯店公關說:「培哥為了讓點心師傅學做港點,要求上午八點到廚房報到,他一步步做給他們看。尤其鎮店之寶──馬拉糕,其麵團還會根據 廚房的溫度與溼度來調整。」他對點心口感的要求,是將五感打開,以經驗做判斷,不是從制式的程序來檢討。「工作不能妥協,今天團隊一起工作,遇到困難一起 解決,才會進步做到最好,迅速累積經驗。」麥桂培說。

從小酒樓打滾、凌晨備料

第一次見到麥桂培,是去年六月底他應雲朗集團之邀,在台北君品酒店客座,三場共四五○座位、三天額滿。之後雲朗集團在旗下台北與高雄共三家餐廳販售麥桂培親授的港點,迄今仍有十道點心熱賣,增加約一成業績。

麥桂培在二○○八年七月進入香港四季酒店擔任龍景軒點心房主管,十一月龍景軒就拿下《二○○九年米其林港澳指南》香港地區的唯一三星,也是第一家米其林三 星中餐廳。隔年三月他離開酒店成立「添好運」,年底拿下米其林一星,潮州蒸粉果、香滑馬拉糕、酥皮焗叉燒包還被點名「絕不可錯過」,不僅創下米其林史上摘 星速度最快,也是史上最便宜的米其林星級餐廳。一年內創下三項米其林的史上第一,麥桂培打響名號,讓添好運成了美味港點代名詞。

麥桂培的父親與舅舅皆是廚師,他十五歲就去酒樓工作,那個年代香港酒樓上午六點營業,點心師傅凌晨二、三點就得上工備料。「我當徒弟的時候,打雜、煎炸、 做腸粉、看蒸籠,什麼工都做過,還曾經做蝦餃,手浸在鹼水裡,連續三個月,整個手臂都脫皮。現在酒樓到近午才營業,師傅自然跟著輕鬆,不用摸黑上班。」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qw0c4k  

【文/周品均】‧ 2014/09/03

阿里巴巴即將在美國上市,九月,阿里巴巴團隊將踏上為期兩周、一百場的上市前roadshow之路,此時,一位阿里巴巴高層主管卻悄悄來到台灣,她是阿里巴巴資深總監、國際B2C事業部副總周嵐。

身穿一襲深藍色連身裙,戴著香奈兒的耳環與項鍊,周嵐舉手投足間流露出十足自信,很難想像,十五年前的周嵐,不過是一名飯店大廳服務人員,因為上了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的英文課,周嵐成了阿里巴巴的第四十八名員工,還成為馬雲的首任祕書。

一場網路實驗
她不怕「馬雲是騙子」

一九九五年,周嵐參加英語俱樂部,當時馬雲是她的英語老師。那時馬雲剛從美國回來,他在美國見識了網路的威力,而創辦「中國黃頁」網站。

「當時的中國根本沒有互聯網(網路)環境,要找一個資料,需耗時三小時。」周嵐說,馬雲要在那個年代做中國黃頁,「誰信他?當時許多人都把馬雲當成騙子。」但周嵐信了。

那時候的周嵐,在杭州一家四星級飯店擔任大堂副理,她當時的飯店總經理推薦,將飯店資訊放在網頁上面,就因為這個動作,周嵐工作的飯店成了當時網路上少數搜尋得到的中國飯店,許多外國客人來到中國,就選了周嵐工作的飯店。

那是第一次,周嵐見識到網路的強大力量。因此,在阿里巴巴創立的隔年,周嵐辭掉飯店工作,決定加入阿里巴巴團隊,員工編號四十八號,周嵐成了元老級的阿里巴巴人。

只是,阿里巴巴創立第三年,網路泡沫就來了。二○○二年,為了想辦法在網路泡沫下生存,馬雲甚至將那年的網商大會「西湖論劍」主題訂為「活著」,凸顯出網路泡沫後的險惡環境。○三年,中國又爆發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考驗著阿里巴巴的生存能力。

「疫情從廣州開始,阿里巴巴的業務正在冒芽,當時我們答應一些中小型客戶,要把他們的資料帶去廣州宣傳,但疫情的爆發讓團隊陷入兩難。」周嵐說,如果去了廣州,勢必會有危及生命安全的情況出現;不去,他們可能會錯失機會。

九人小組閉關
一場隔離,卻意外催生淘寶

最後馬雲拍板,阿里巴巴的原則是客戶第一,「我們就去!」那時,是周嵐在阿里巴巴工作的第三年,馬雲落實「客戶至上」信念的決心,深烙在她心中,這也是她從馬雲身上學到的第一課。

當阿里巴巴團隊去了廣州,果然團隊裡就有人疑似感染了SARS,馬雲面對公司可能會爆發感染危機,選擇馬上讓員工回家自行隔離。然而,員工全隔離在家,阿 里巴巴的營運可能會出問題,面對這樣的危機,馬雲當下決定讓員工將工作都搬回家,連客服專線也遷至員工家中,直到度過SARS風暴。

只是這一隔離,居然讓馬雲找到了商機。周嵐說,馬雲看準當時民眾不敢出門,轉而在家上網購物的需求。馬雲成立九人小組,周嵐也身在其中,祕密地要求九人小組到馬雲家集合,就為了苦心練功,打造出今日的淘寶網。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