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613  

【經濟日報╱▉盧希鵬】

 

信翰是位優秀的學生。

有一天他找我幫他寫推薦信,我當然一口就答應了。因為忙,所以請學生先列一個草稿,我再來修改。

當我第一眼看到他的草稿時,差一點噗哧地笑出來,因為像極了「徵婚啟事」。我跟他說,當初老師在美國讀書時,唯一的中文報紙是世界日報,因為有些華人不想 被美國人搞亂血統,都會在這唯一的中文報紙上登徵婚啟事,尋找華人結婚對象。當時看徵婚啟事是我們這群華人留學生的消遣之一,因為看到都會捧腹大笑,所有 的徵婚啟事都充滿了形容詞,像是女孩都會清一色地說她們自己賢淑大方,溫柔婉約,男生都會說自己體貼溫柔,愛好大自然。

接著我拿起這分推薦信對信翰說,你看這封推薦信都是形容詞,像不像徵婚啟事,譬如功課優秀,認真負責等等,說了等於沒說,看了一點感覺都沒有。

推薦信是一個說服的過程,根據說服理論,說服的路徑有中央路徑(偏向理性說服,如你的履歷表),以及邊陲路徑(強調感性說服,如我的推薦信)。其中邊陲路徑的例子很重要,可以有感情訴求在裡頭。邊陲路徑中,單單形容詞是不夠的,補充一些故事很重要。

舉例來說,當我說你功課優秀,我就會說你當初是第一名考進我們學校,每次上課都會坐在前幾排,在我提出問題時,你都可以提出很不錯的見解。當我說你認真負 責時,我就會想起當初我在上課時,你下課都會主動幫我擦黑板,當我要找學生幫忙時,第一個就會想到你,因為即使沒有工讀金,你還是很愉快認真地完成我交代 的任務。加了故事,這兩句形容詞不就有了生命!

台灣人在聯考制度下,不太會講故事與舉例子,因為聯考不太考申論題,我們只考選擇題,喜歡背重點,說出簡潔真實的答案,但不具說服力。不只學生如此,有時上班的人,習慣還是沒改。

管理學院EMBA的報名在1月初截止,於是我們決定在飛碟電台買20秒的廣告。當廣告文案給我看時,我又想到美國世界日報上的徵婚啟事,只是這次的賢淑婉 約、體貼溫柔改成了師資一流、設備一流。我才在電台聽到別家大學EMBA的廣告,劈哩啪啦講了20秒的形容詞,事後卻是船過水無痕,一點印象都沒有。

後來我請職員幫我找三位具知名度的同學校友來,一同想想如何藉由20秒的廣播說服大家。我們有優秀校友、有七堂哈佛個案課,有八大學生社團,但只有20 秒。所以決定文案改成:「我是劉忠繼,我認識了1,300位菁英校友;我是張秀曼,我有105個哈佛式個案供我選擇;我是王薇,我愛死了八大社團的多采多 姿;我們都選擇了台科大EMBA。我是台科大管理學院院長盧希鵬,如果你很優秀,歡迎加入我們,請上網搜尋『台科大EMBA』。」

套句校友會會長劉忠繼的話,這樣的文案,是否比「師資一流、設備一流」的形容詞文案,更具有穿透性!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2010/12/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DSCF1104.jpg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jpg

 

【文/方德琳】

 

哪種客戶、上司、下屬最讓你抓狂?Top Sales 讀心術,36 招關鍵話術,讓你一開口就能瞬間攻心,大家都說YES!

 

不用懷疑,現在全世界最紅最年輕的億萬富翁,就是臉書(facebook)創辦人馬克‧佐克柏(Mark Zuckerberg)。即將上映的電影《社群網戰(Social network)》海報上這樣寫著:23歲他創辦臉書(facebook);28 歲,他成為億萬富翁,這個哈佛的電腦程式鬼才的傳奇,在短短5 年內發蹟,讓全球人脈以真實姓名聯網,甚至被預測未來5 年內有可能超過Google,成為400 億美元的大公司。

他,做對了一件事,就是讀懂了網路寂寞世界裡人的心

 

讀懂人的心為什麼很重要?進入網路秒殺世界,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速度愈來愈快,快速理解,迅速回應,再精準出手,已經是絕對必修的21 世紀人脈學。

 

M型社會,消費者口味愈來愈挑剔,精準洞察人,已是M 型消費世界最重要的生存法則M 型左端是講究品味的「價值型客戶」;M 型右端是講究物超所值的「價格型客戶」,如何第一眼就看穿客戶的心,第一時間就要能預測客戶的需求,這種瞬間攻心術,要懂得借力使力,才能讓人心甘情願都 對你說YES!

 

 

153643F38-0.jpg

 

向Top Sales 學讀心

讀心很難嗎?

 

回頭想想,從出生到現在,我們閱人無數,但卻真的能「閱人有術」嗎?

 

你是否曾經感到氣餒不已,明明是一場完美的簡報,為什麼主管還是不滿意呢?同樣的產品,付出同樣的時間與努力,為什麼客戶就是不向你買單呢?

 

明明花了高價禮物送給另一半當週年慶,卻換來白眼一年;明明是同一套教育方式,偏偏就是有小孩不受教;明明無心的言語,卻造成朋友間的心結⋯⋯,關鍵就在於我們沒有讀懂對方的需求。

 

讀心真的很難嗎?其實在消費者心理學中,有一種很有系統辨識顧客的方法,不但可以根據顧客的外顯特徵,一眼讓你洞察出過招顧客的性格,更可以讓你有清楚的識別碼,與他的消費心理精準對頻。

 

那麼,M型時代我們可以向誰學習讀心術呢?

答案是:Top Sales 超級業務員。

 

年營額可以做到上億元的Top Sales,別以為他們只靠舌燦蓮花一張嘴,如果背後沒有超級閱人術本領,清楚的消費者心理學基礎,根本不可能瞬間攻心成交。

 

傾聽,你傾聽得愈長久,對方就會愈接近你」、「如果顧客對你抱有好感,你成交的希望就增加了。」有「世界上最偉大銷售員」之稱的喬吉拉德(Joe Girard)說,他連續12 年每天賣出6 輛車、15 年職涯共賣出1 萬3001台的超級紀錄,其實他成功要訣並不神秘——了解客戶、讀懂客戶的心而已。

 

喬吉拉德認為,推銷員應該像一台具備錄音與電腦處理能力的機器,在和顧客往來時,能將客戶所說的有用情況記錄下來,從中把握有用的素材。這些準備能幫助你先讀懂顧客的心,預先洞悉銷售話題,你很輕易就能掌握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完整內容請見《30雜誌》11月號;訂閱遠見雜誌知識庫;訂閱30雜誌電子版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788015  

【經濟日報╱潘俊琳】

1.jpg

 

壓力, 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但壓力卻是企業進步的動力,處理壓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將 量化為「目標管理」

中華企業研究院公益董事長陳定國表示,解除壓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正視壓力的來源,並量化為具體的目標,清楚設定完成這個目標該做什麼事?時間如何掌控?何時要交出成績單?這個將壓力量化並執行的過程,雖然會出現額外的壓力,卻是解壓的必經過程。

陳定國認為,企業可以給員工「高壓力」,但相對地要給予「高報酬」,員工可以忍受一時的剝削,但沒辦法接受長時間的壓榨。當高壓力可以轉換成高報酬,壓力就自動轉換成「有切身感的動力」。

陳定國以曾經追隨王永慶任職於台塑的經驗表示,王永慶是個不斷給自己壓力的人,同時,也不斷地給部屬壓力。每年的農曆春節,王永慶通常是飛到美國分公司 「自己找工作」,如果留在台灣,也會「邀請」部屬「天天」到家裡來過年,高階主管趁著長假聚在一起,討論平常沒辦法「詳談」的企畫案和重要決策。

農曆春節到老闆家「工作」,對一般人來說當然是壓力,但在台塑萬一春節沒有接到這分工作,那是更大的壓力。陳定國說,台塑當時已有數萬名員工,能獲得王永 慶「欽點者」寥寥可數,那是莫大的榮幸,等於是擠進權力核心。最重要的是每個重要專案,都有高額的「特殊專案獎金」,通常台塑的特殊專案獎金,幾乎等同一 年的薪水,因此每個與會者的「切身感」都很高,這時壓力早已消失於無形。

陳定國表示,「要讓馬兒跑,就要讓馬兒吃到飽」,王永慶很捨得給,因此創造了勤勞的台塑文化。長期不間斷地勤勞工作,當然是壓力,但當這種壓力已經成為習慣,加上工作環境充滿強人開創的願景,大家就會抬頭挺胸正面迎接壓力,而忘掉埋頭苦幹的辛勞。

除了來自上級或是外界的壓力,還有一種是個人自我期許的壓力,自我期許會讓人產生積極的動力,是自我成長必須的養分。陳定國說,懂得將壓力轉變成動力的人,會「遇到牆壁撞破牆」,從中體會到不斷進步的成就感。而逃避壓力的人「一遇到紅燈就踩煞車」,等於是把機會拱手讓人。

陳定國說,壓力其實沒有那麼可怕,不論是企業或個人,在面對問題時,一定都會產生壓力,很多時候大家都不知道答案在哪裡?只能鍥而不捨地從「做」中找答案,在找答案的過程中,壓力在於不知道能不能成功?這樣做對不對?

當壓力到達極點,但隨著執行一步一步紓解時,通常會發現「眾裡尋它千百度,答案卻在燈火闌珊處」,壓力和答案通常只有一線之隔,就在一念之間,這個過程拚的就是毅力和耐力。

【2010/11/0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03-03  

管理者為組織進行目標管理共分三階段,包括目標設定、執行目標到結果獎懲,所有過程都必須具備明確時間與量化目標,同時給予清楚獎勵內容,最好在設定整套目標時能與員工達成共識,這種目標管理才能發揮應有效益。

走進中華網龍辦公室,可以看見布告欄上貼著一張海報:「天子傳奇遊戲,同時上線人數達30萬,頒發激勵獎金;一周內新會員人數達35萬,全體同仁頂級牛排一分。」中華網龍協理陳誌敏認為,管理者在設定組織目標時,一定要具備時間與量化目標,以客觀標準取代主觀目標,才不會讓員工無所適從。

 

台塑小牛排.JPG

 

 

「在設定目標時必須邀請員工共同參與,如果能依照經驗法則設定目標最好,如果是全新領域,則由管理者主觀期待來設定,但必須考量員工達成可行性,以及員工的接受度。」他認為管理者進行目標管理,不可以「淘汰」員工為出發點,而是提供員工挑戰目標,做為激勵士氣的工具

在目標管理執行過程中,可依員工表現調整工作,不宜更動原定目標。陳誌敏舉例,新目標訂定可能因為判斷誤差而造成過於嚴苛難以達成,或設定門檻太低而讓員工輕鬆就能達成目標,無論狀況為何,管理者都不應更改目標內容,而是選擇在下一次設定目標時變更,避免影響士氣或讓員工無所適從。

對於相同工作性質的同仁,也必須公平地給予相同目標,如果發現員工能力落差,應該針對工作性質做調整,不能因此改變個人目標。

由於目標管理的目的在於激勵士氣,因此必須提出對等的獎勵。不過在提出獎勵之前,管理者一定要先確保足夠資源與權限,避免出現目標達成卻無法獲得獎勵的窘境,如果資源不足,在設定之初可以「榮譽獎勵」取代實質獎勵。

陳誌敏強調,如果因目標設定太嚴苛而無法達到目標,管理者也不該破壞承諾來給予獎賞,可以選擇替代方案慰勞員工辛勞,才能確保目標管理的權威與效應。

【2010/10/2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43726_787949731263793_7478257789561053956_n  

行銷菜鳥如何靠網路創造奇蹟?

 

九月二十三日,UNIQLO台灣在推特(Twitter)和臉書(facebook)上悄悄啟動了開幕紀念網路企畫 「UNIQLO LUCKY LINE in Taiwan」行銷活動,這個網路虛擬排隊小遊戲在短短四天內,參與人數即突破三十七萬人;兩周後活動截止,總計有超過六十三萬人上網排隊。這股熱潮更延 燒到UNIQLO台灣開幕當日,超過十五萬人次湧入台北市信義區的統一阪急百貨台北店,為的就是一睹日本最大平價服飾風采。

大膽設定網路為行銷主力

這個在台灣網友間造成轟動的小遊戲,出自UNIQLO台灣唯一一位行銷人員,而更令人吃驚的她竟是行銷界的菜鳥!白底設計簡單的名片,只有右上方一個紅色 UNIQLO標示,一九八○年出生的劉逸珊,名片上印著「海外行銷暨宣傳戰略部」;說是戰略部,真的很貼切,「因為台灣本部才剛開始運作,每天都有忙不完 的事、開不完的會,真的就像是在作戰。」劉逸珊笑說,八月初回台正式上線以來,早上九點進辦公室、凌晨兩、三點才回家的作息,對她而言是家常便飯。

身為UNIQLO台灣唯一的行銷人員,所有行銷宣傳當然都是劉逸珊一手包辦,從公車車體廣告、報章宣傳到大型建物看板,這對行銷廣告經驗趨近於零的劉逸 珊,無非是一大考驗。「每天我都帶著許多想法開會,但卻不斷被『打槍』。」劉逸珊笑著說,所謂開會,是直接對UNIQLO日本總部的即時視訊會議,根據不 同的主題,有時劉逸珊面對的是日本廣告部部長,有時是行銷組長,用著略顯生澀的日語溝通報告,自己絞盡腦汁想出來的構想被否決,劉逸珊坦承的確會沮喪, 「不過沒關係,畢竟一切剛開始,這是必經的。」

這次將UNIQLO的品牌名聲,成功地在台引爆的虛擬排隊遊戲,其實只是劉逸珊一時的突發奇想。「想到顧客可能要在大太陽或下雨天排隊,就覺得很心疼。」 劉逸珊說,日本之前也有過線上排隊活動,可是簡單無互動,於是她想,線上排隊不僅讓顧客免去日晒雨淋,若再輔以生動活潑的互動介面,定能使活動在網友間傳 播,吸引更多目光。

因此,劉逸珊提出虛擬排隊小人構想,「小人就代表排隊客人的化身,可以在網路世界中挑選UNIQLO的服飾打扮,創造獨一無二的小人。」然後讓這些小人在 虛擬店門口等待開幕,打造出一種令人期待的氛圍,「本來我還想在遊戲裡做出中正紀念堂、一○一的圖樣。」除此之外,再結合抽獎活動,讓參與虛擬排隊的人數 天天攀升,幾乎每個青少年茶餘飯後的話題都是,「你排隊了嗎?」

仔細觀察會發現,UNIQLO台灣一波波的宣傳活動,獨漏電視媒體,劉逸珊解釋,這次他們是在台北開店,對他們而言,一分鐘動輒數萬元的電視廣告費,並非 理想選擇,「但是台灣的網路卻十分有影響力。」觀察各國網路首頁的瀏覽人數,發現台灣點閱率超出他國,因此網路行銷成為這次UNIQLO台灣的主力目標。

9782414rebbtp.jpg

「UNIQLO LUCKY LINE in Taiwan」活動造成轟動,十月七日UNIQLO台灣開幕當天,位於阪急百貨的實體店面湧入超過六千人,排隊人潮層層圍繞阪急,如此驚人的景象,讓劉逸 珊再接再厲,打鐵趁熱的推出第二波網路活動「UNIQLO LUCKY MACHINE」3D互動遊戲。這個原本僅在英國與馬來西亞當地的UNIQLO才有的行銷活動,劉逸珊經由視訊會議與兩地溝通,爭取推出台灣版,十月七日 當天,除了信義區逛街人手一袋UNIQLO,臉書上也再度被UNIQLO的鮮紅字體占據。

 

NS00002176.jpg

 

專家:具稀有性帶來熱潮

 

「這次排隊的現象,老實說我們也很驚訝。」劉逸珊說,過去在其他國家,開幕首日雖會引發排隊人潮,卻從沒有像台灣如此瘋狂。達一廣告執行創意總監徐一鳴認 為,這是因台灣年輕一輩受日本文化影響深刻。「本來台灣、日本就有先天上的地理優勢,受到日劇洗禮,與日本商品的品質保證,而目前台灣又只有這麼一家,更 加物以稀為貴。

徐一鳴說,衣服是一個人的開場白,現在年輕人怕的就是不夠潮,而日人身材跟台灣人本來就很類似,因此不論剪裁、樣式,都正中青少年的心,「UNIQLO主 攻族群是不需要為經濟煩惱的這一輩,所以只要它維持目前的訂價以及品質,業績會很好。」接連推出的行銷活動,徐一鳴認為這是為了延續熱潮,「這是一條上升 的拋物線,意在延長拋物線的熱點,以後熱度會下來,可是會很慢、很慢。

政大企管系教授別蓮蒂則認為,這一切只是因為稀有性。「平價消費其實一直存在,只是目前台灣就這麼一家UNIQLO,當展店數像Mister Donut一樣時,人應該就不會那麼多了。」

這也是UNIQLO與劉逸珊目前面臨的課題,「大家現在的反應熱烈我們很高興,可是同時也很擔心日後的狀況。」劉逸珊表示,他們已開始著手未來的策畫,不 論未來UNIQLO的成績如何,進軍台灣,靠著無遠弗屆的網路行銷,與僅僅花費數十萬元的實體廣告,UNIQLO已成功打響第一炮。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276950

 

---------------------------------------------------------------

--2.jpg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