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

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白手起家打造全球海陸空傳奇,他的口述新書《本心》近日出版,描述他從18歲到87歲的熱血情操,包括對工作熱情和生命韌性,傳遞他的人生七大心法,分別是「思、志、識、愛、真、善、傳」。

 長榮集團昨(1)日表示,這本新書說明總裁張榮發最重要的人生態度,對志業、對人情、對理想國的真心與初衷。曾經發願身後財產裸捐的張榮發,今年他太太過世後,將太太留下的現金、股票,全數捐出做善事。外界推估總額約數十億元。

《本心:張榮發的心內話與真性情》是張榮發第三本口述自傳,有別前兩本談打造海陸空事業的波瀾壯闊,以及推廣道德、做慈善公益的發行善行,這本新書更多是以張榮發人生中的小故事,道出他的真心處事哲學。

總裁專機 打點內外環境

一台飛天 一台洗衣

張榮發有兩台「總裁專機」,一台在天上飛,另一台是使用率更高的洗衣機,因為他愛乾淨,每天一定要換上一件熨燙平整的襯衫,他還一口氣買了36件襯衫。對此他有獨到的管理哲學,「人若能把外表與環境打點得神清氣爽,處理事情就能條理分明,而且身心乾淨了,做人做事也會光明磊落。」

在書的第一部「思」中,張榮發回顧一甲子,除了36件襯衫的秘密,也點出「千金難買少年苦」,暢談包括年少時的行軍、操練、餓肚子記憶,以及如何戒煙、吃素、維持體重的意志力;吃遍大江南北的他,最懷念媽媽的菜脯蛋。 

張榮發說:「人生很奇妙,讓你懷念很可能都不是錢買得到的東西;有時事業做再大,最想要的卻是簡單的滋味和真心的對待。」這也是書名《本心》的深意,取自日文,有真心、初心、初志之意。

處事分明 私人帳冊藏心

欠人一分 回報十分

第二部「志」,談他的跑船經,古早船隻沒有現代設備,他學得一身用六分儀觀看日月星辰換算位置的本事,他悟得「做生意最該精算的是安全性」;事業做大後,各方人士都想見他,秘書再稱職、拿捏行程,都不如他惦在心裡的私人帳冊,就是「欠人一分,要想辦法回報十分」。

少年張榮發最大的消遣是讀書,不但一路考試升等,也深入鑽研海運專書。他說,「長榮集團能有今天的發展,主要跟我當年大量涉獵貨櫃運輸的資訊有關。」

很多人都知道油條杏仁茶是「張總裁私房菜」,但背後卻是船王與小學同學萬寶(基隆小販)相敬相惜數十年的交情故事。第三部「識」中,他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專業,即便是路邊攤小販,能夠在夜市幾十年,一定有他的道理,很值得我們尊敬。」

相信「有心,世界每個角落都有風景」,走遍天下的張榮發有個藝術的靈魂,在第四部「愛」這章中,他說,「如果當初我沒去行船、沒走海運這條路,說不定有機會變成一個畫家。」他把一生所愛都收藏到「文物館」中,好友參觀時,還會發現他們以前送給張榮發的禮物,這份心是千金不換的記憶與情意。

真情流露 熱心公益多年

雪中送炭 感念友人

第五部的「真」,流露出他的真性情。他回憶起對他海運啟蒙的良師益友林泰山的情感、講述他與鐵娘子柴契爾夫人深厚的情誼,以及對於失勢的政治界友人雪中送炭。

他說,「人生總有高低起伏,我們在低潮時最需要友情的溫暖,相對的,在朋友需要鼓舞時,我們也要張臂擁抱。」他也時常扮演民間外交官角色,政府搭起國際友誼的橋樑。

此外,多年來矢志公益,默默的帶給台灣社會邊陲地帶幸福的力量,每個故事都代表張榮發的「真心」。

他在書中第六部「善」,談起桃園有座藏在長榮南崁貨櫃場旁的土地公,他雖不迷信,但每回到桃園巡視時,總要特別繞到土地公廟上香。這段因緣是開發貨櫃場時挖出的一尊土地公對信徒託夢,執意跟著新地主,後來長榮生意一飛沖天、買地大發,也是種善因、得善果。

最後一章張榮發談到「傳」,是對年輕人,也對子孫的殷殷叮嚀。他的大孫子考進長榮後,首次出航到英國,原本回程搭飛機,他卻要求孫子來回都要航海,「從船頭學到船尾」。

張榮發鮮活地點出人生真道理,他心內話與真性情,能為徨徨不安的人心解憂;他用歲月淬煉出的智慧,也是即將啟航的年輕人最好的圭臬。

【經濟日報/記者杜瑜滿報導/20140402】

WaFRHxu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命名  

1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00206_662206250504809_241891164_o  

年輕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表示,每個世代要進入社會的年輕人,遲早都要自問「我的能力和興趣是什麼?我想要做什麼工作?」然而,似乎一代比一代更「好命」、更「晚熟」,面對這個人生大哉問的時間愈拖愈晚。

嚴長壽說,很難責怪年輕朋友浪費青春、浪費教育資源,因為在考試制度和父母期望之下,他們在最應該探索自我的國高中階段,花太多時間去準備考試,死背一堆課程,根本被關在教室和課本之中,哪有心力對內探索志向,遑論瞭解社會和世界,做好面對真實人生的準備?

面對挑戰 勿輕易放棄

多年來,嚴長壽接觸了很多不同領域的年輕人,發現能夠樂在工作並且進步神速的,都是擁有謙虛的心和兢兢業業的學習精神,面對挑戰不輕易放棄。

但同樣的,也有很多已經20幾歲的年輕人,說話和行為舉止仍然非常稚氣、可愛。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工具是手機,最重要的事情是來自社交網站的關注。

這些晚熟的年輕人,也許家庭環境普通,但成長過程享有父母的全力呵護。嚴長壽表示,往往愈心疼孩子、愈幫孩子設想未來、愈多資源「幫助」孩子的父母,愈要有心裡準備,也許孩子一輩子都「找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嚴長壽非常鼓勵台灣年輕人出國磨練,他指出,在新加坡很多來自台灣的年輕人,都是大學或研究所畢業,到新加坡是為了服務來自大陸的消費者,但是很多來自馬來西亞的年輕人,在新加坡卻是服務國際旅客。

出國打工 脫離舒適圈

台灣年輕人在新加坡領的是很基礎的薪水,折合台幣約莫三、四萬塊,扣掉高額的基本開銷,可能與台灣的22K相去不遠。這些父母百般疼愛的年輕人,有機會到異鄉歷練,甚至是吃苦,嚴長壽認為這不是壞事。

因為到了新加坡,看到年紀差不多的其他國家青年,發現他們具備多種語言能力,既能吃苦又有紀律,台灣的年輕人就會馬上被逼著走出舒適區,面對全球化世界的競爭壓力。

嚴長壽說,現在台灣雖然有很多年輕人到澳洲度假打工,或是去新加坡、澳門從事基層服務業,但大多數人都是有選擇的,可以只出國工作一、二年,儲蓄夠了,見識增長後就回家。畢竟需要年輕人出國賺錢的台灣家庭還是少數,台灣的年輕人還是有「退路」在。

只是這個「退路」並不會永遠存在,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調查,2014年25歲到29歲的失業率有6.84%,20歲到24歲失業率更高達13.18%,是所有年齡層之冠。

而這些人還不包括大批申請延畢,或繼續修一些無效學歷,不願面對現實的在校生。顯然很多台灣年輕人,要面對的不只是低薪,而是更痛苦的失業問題。

自我充實 提升競爭力

不僅台灣,青年失業是全球很多政府都必須處理的棘手問題,從美國、歐洲、日本、中國,青年失業都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影響社會安定的不定時炸彈。

2013年大陸的大學畢業生高達699萬人,被稱為史上最難的就業季,一些大陸地方政府積極推動海外就業,希望輸出護士、教師、專業技術人員到新加坡、日本和南韓。

嚴長壽表示,「必須和中國的年輕人競爭」不再是遙遠的想像,也不再是「恐嚇」,而是年輕一代正在面對的事實。

在嚴長壽的新書《你就是改變的起點(天下文化)》中指出,政府不能輕忽「世代正義」,為年輕人創造未來是無從迴避的責任,更是檢視政治人物是否具備遠見與良心的一把尺。

然而,不管大環境再惡劣,一定要保持冷靜與清醒,除了憤怒之外,更應該思考:自己還可以做什麼強化自身的競爭力?是否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是否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在一個工作已無國界的環境下,面對愈來愈嚴酷的生存競爭?

嚴長壽鼓勵年輕人,要胸懷大一點、勇敢一點、吃苦一點。真實的世界,競爭無所不在,除了競爭知識、能力,更競爭吃苦耐勞的意志力。

他說,如果你還很年輕,卻滿足於擁有一份平穩、平淡的工作,不想承擔太多挑戰,希望工作是工作、休閒是休閒,不想學習新的事物,希望日子可以就這麼簡單的過下去。也許不用十年,只要三、五年,你原先所滿足的平穩生活,很可能就再也無法支撐,甚至可能消失。因為所有因素都是連動的,你置身的產業競爭力、個人專業技能、新人才的加入,都可能牽動你往下墜。

在變化如此迅速的時代,不奮力將難以抵抗將你往下拉的力量,如果一開始就選擇平穩,選擇留在溫室,未來或許就不是你所能選擇的了。

【經濟日報/潘俊琳/20140416】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91556_666834240042010_665967803_o  

【三采文化出版╱內容摘自《這樣說話,敵人也能變盟友》,作者鮑伯.柏格】

你是否曾經對某人的話或行為,用一種尖酸刻薄,甚至是挖苦諷刺的方式回嘴,然後立刻就後悔,希望自己從沒說過這樣的話?我有過,而且無以數計。但說出去的話就像是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了!當下你只能道歉,想辦法讓衝突不要變得更無法控制。

我的朋友保羅.梅爾斯(Paul Myers)說,生氣的話就像一顆子彈,一旦發射出去,就不可能再收回來了。好的計劃是在說之前先想好,先沉默一下。這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都是違反本性,我們得練習、想像,事先做好準備,有時候,甚至最聰明的做法是不發一言(至少一至兩分鐘)。

當有機會考量整個情況時,你就可以掌握想法,並運用我們在本書討論的這些原則。

在衝突生根前就把它處理掉是最好的,但如果衝突即將發生,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在它變大之前迅速消滅它。

通常,當某一個人批評你、糾正你,甚至是污辱你的當下,你可以當機立斷選擇先思考再說話。擊發子彈前,請務必謹慎思考。

你想要說對的事嗎?想要做出一個睿智、和善、可以解決問題的回應嗎?那就給自己一個機會,先靜下來幾分鐘不要講話,你就會想到主意的。

靜默的好處,遠大過於直接針鋒相對。

我看到一位朋友在Facebook 上的發文,他是一個很受人尊敬的專家,始終和善冷靜。有趣的是,他承認自己「在電子郵件的溝通上,發了一頓脾氣,非常的負面而且不專業,還愈寫愈長。」幸運的是,在寄出去之前,他給了一個朋友看,朋友建議他別寄了,把信刪掉。

這讓我們有了很多不同的選擇,因為當我們在盛怒之際,一心只想要用一封電子郵件把對方給炸了。

一、林肯(Abe Lincoln)的方法:

這位美國的第十六任總統只要對任何人生氣,就會寫一封尖酸刻薄的信,用盡腦子裡知道的每一個負面、誹謗的字眼。然後簽名、裝進信封裡,封好口、貼好郵票,接著把這封信撕得碎碎的,讓引起他生氣的這個人完全沒有機會看到。林肯利用這個方法來紓解他的怒氣,他從來沒有真的想要把這些信寄出去過。

二、寄出去前先等一下:

我已經沒辦法告訴你有多少次,我是在等了二十四小時以後才將一封電子郵件寄出去,因此,讓我免於得罪別人,對生意或人際關係鑄成(或無法挽回的)大錯,我也不至於因此而出糗。

延遲二十四小時的結果,是一個較柔和、機智、更有效的訊息。或者,它會幫助你了解到,正確的做法是根本不要將郵件寄出去。

三、求救:

寫有效率的電子郵件是我的一項優點,然而,在盛怒的情緒裡,在寄出這封郵件之前,我常常會先貼給一個信得過的朋友或能夠給我忠告的人看,請他們給我一些批評、指教或幫助。

我找的這些人是夠了解我的人,他們知道這封信是「理智的我」還是「抓狂/情緒化的我」寫的。他們常常會建議我把某些字給換掉,或是加上一些有幫助的句
子,這也是當我處於客觀立場,在不情緒化或盛怒的情況下會給別人的建議。

這讓我想起另一個丹尼爾.高曼在《EQ》裡的有力想法:

控制衝動的重點是要能夠了解感覺和行動之間的差異,並且先控管好反射性的行為,才能學習做出更好的情緒抉擇,然後弄清楚有什麼替代行動,如果選擇這樣做,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太棒了!

那麼就來寫封電子郵件吧,但不要傳送,暫時先不要!直到你已經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了解你的作為會引發的後果,並用過上述中的一個方法。



全文網址: 職場見聞/三思而後言 | 職場觀測 | 生活消費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LIFE/LIF6/8614389.shtml#ixzz2yxI4rJKE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36594_665024633556304_1832909215_o  

【經濟日報╱潘俊琳】

向上溝通在職場實在是一門學問,尤其當你的主管已經一個頭兩個大的時候,切記要帶著解決方案去溝通,而不是讓並不那麼清楚狀況的主管替你做決策。

常聽到上班族抱怨,老闆官大學問大,總是做出搞不清楚狀況的指示,讓下面的人像無頭蒼蠅一樣瞎忙。

當你有這樣的抱怨時,第一個要反省的其實是自己,因為自己的工作現況,只有自己最清楚,因此解決方案應由你提出,然後請主管做最後決定,這樣你的工作才有價值,也不會陷主管於不義,做出不恰當的決策。

很多上班族總是等主管指示,以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態度在工作,當主管的決定不是那麼正確時,再來抱怨主管不英明。

主管每天要忙的事情很多,當他忙碌不堪時,部屬如果可以拿著好幾個解決方案,也就是經過大腦之後的想法來請示,那主管會比較容易進入狀況、做出正確的判斷,部屬也可以經過遊說,讓主管做出符合自己期待的決定。

這是做部屬的功能,畢竟公司請你來上班,就是要你解決問題,而不是把問題通通丟給主管,讓他去傷腦筋,然後自己聽命行事。聽命行事很簡單,也比較沒有責任,但這種做法會讓自己在職場上失去價值,畢竟沒有想法和解決能力的部屬,誰都可以取代。

同樣地,帶著解決方案去請主管決策,也是向上管理的一環,主管不可能熟悉所有單位的運作,也不可能透徹瞭解每個工作細項。因此,讓主管瞭解整體狀況是部屬的職責,而非期待主管有千手千眼。

在報告工作現況時,部屬不應該夾敘夾議、加油添醋,而是按照事實不帶情緒地陳述事情;理性的報告和溝通,才有助於解決問題。

如果你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夠當上主管,而且還是個好主管,那就先用主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全文網址: 職場新鮮事/拿著解決方案 向上溝通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610743.shtml#ixzz2yr3jVvOC 
Power By udn.com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