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梨菜.jpg

平價不難 關鍵是企業如何創造享受

【文/蘇軒 動腦編輯部】 2017-03-03 12:34

即便處在薪水不上不下的世代裡,也能以有限的預算發揮精彩消費力的小資族群,正考驗企業品牌是否把握了小資的消費慾望,同時推出平價商品,創造最高享受。

2000年前後,外國平價服飾如UNIQLO、H&M、GAP等尚未進駐台灣,而以成衣街著名的五分埔,則是當時年輕人最愛的挖寶區。除了價格低廉的成衣,還有來自日韓、東南亞的進口零售,如果「小資」這個名詞早點出現,相信2000年代的小資,都是趨之若鶩地到五分埔趕流行,穿搭出自己的平價潮時尚。

然而,時至今日,五分埔卻沒落了。撇除掉未及時都市更新等社會因素,在商業模式上,五分埔店家仍守舊維持廉價衣物的進口,以及賤價零售的模式,除了便宜以外,沒有其他附加價值可供消費者體驗。在沒有設計、品質不穩的條件下,客人疲於在劣質的破布中揀選,當然會投入國外平價服飾品牌的懷抱。

所以,平價還不夠。只是果腹保暖的商品無法滿足現代消費者,特別是對小資而言,除了要有品質和服務保證,時尚品味和消費體驗,也不能忽略。因此,如何在昂貴高單價與廉價商品之間,從中殺出一條血路、把握只會愈加龐大的小資商機,這就是企業不得不迎接的考驗了。

 

小資大考驗 從服飾品牌看平價之道

日本知名服飾品牌UNIQLO在1990年代創業初期,以中國工廠生產的低價成衣為主力商品,到1997年,UNIQLO瞄準普羅大眾的穿搭痛點,以「低價格、高品質」的服飾為號召,獨立設計自家產品,並請廣告公司宣傳,獲得很大的成功。此舉不僅開拓了歐美市場,在東南亞、中國香港、台灣等亞洲主戰場,也引起很大的日系穿搭風潮。

作為小資、上班族的心頭好物,UNIQLO的成功對於開闢小資市場的經驗,頗具參考價值。其經營模式,從原物料的開發及購買、到產品的銷售規畫和研究設計、再進入生產端大量生產、接著展開行銷廣告企劃、最後到各分店販售到消費者手中,每一步,都是抓住小資市場的關鍵。

 

◎ 從原料與生產線抑制價格

UNIQLO之所以能夠壓低價格、成為平價服飾品牌中的翹楚,在於企業直接跟原物料商議價,並且透過大量的訂單抑制價格。此外,UNIQLO除了購買原料,也積極自行開發衣料,例如:與日本東麗(TORAY)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結合東麗的獨家纖維技術,企業聯手推出HEATTECH吸濕發熱衣系列,打造UNIQLO每年冬季必備的熱門產品。

除了拿到低價的原物料,生產端也是抑制價格的關鍵。透過在中國、越南、孟加拉、印尼等人力低廉國家設立生產線,不僅節省人力成本,也是間接開拓全球市場很好的方式。

 

◎ 從設計與銷售規畫建立價值

另外,UNIQLO受到小資們的歡迎,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企業對於品味和需求的掌握得宜。UNIQLO設有獨家的研發設計中心(Research & Design Center),除了掌握、分析最新時尚和生活趨勢,還必須攜手銷售規畫部門,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精準打中穿搭關鍵、設計出受歡迎的平價服飾。

 

當產品設計規畫出來後,除了送達生產線,UNIQLO更以行銷廣告打動消費者的心,讓小資們相信穿著UNIQLO的服飾,雖然是平價商品,卻也能擁有高級品味。來自瑞典的H&M,同樣也是屬於平價服飾的知名品牌。擅長以快狠準的設計、強調出貨速度和成本管控,為喜愛歐美服飾的小資,帶來風格多元的新產品。

 

H&M最大特點是,能與眾多奢侈名牌的設計師合作,吸引平時買不起高單的消費者慕名而來,甚至跨界合作,與具有時尚指標的大明星聯名設計;例如2007年與瑪丹娜(Madonna)的聯名設計就造成很大的轟動,這不僅是設計,也是行銷,吸引不少瑪丹娜的歌迷到H&M捧場。而H&M的銷售模式,則是藉由不同設計師的商品各個出擊,以款式多、數量少的方式推出,讓消費者有多種選擇,進而累積銷售總量。

 

此外,有「極速時尚」之稱的西班牙品牌ZARA,則是以平均兩週設計出一款新品的恐怖速度聞名。值得注意的是,ZARA有別於其他成衣品牌,並不傾向把產品由人力成本低廉的他國代工,而是把45%的生產線設在西班牙,為的就是保留核心生產技術的競爭力。更重要的是,ZARA之所以能掌握最新需求與流行尖端、讓其他品牌望塵莫及,在於ZARA總部能及時彙整全球各店的資料,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商品、瘋狂地求新求變。而這對追求時尚品味的小資而言,能夠在ZARA購買到與昂貴名店一樣的設計,顯然充滿莫大的吸引力。

 

行銷創意 平價商品加分戰才是得勝點

◎ 上班族小資 別再穿皺巴巴的襯衫

當產品成功推出後,要如何讓消費者看見、甚至打進小資們的心坎裡,行銷廣告就是關鍵了。大多數身為上班族的小資,最需要的就是便於穿搭和整理的衣物UNIQLO以簡短的廣告,直指商品的高效率好處,20秒的廣告從起床開始,以過去對照現在:以往總是拾起一堆忘記整燙的衣服、深感懊悔,對比現在只要有這件品牌主打的不易皺襯衫,即可從容出門工作,快速又便利。

另外一則UNIQLO廣告,則以「外套不見了」為題:打開衣櫃,發現外套都不見了,這才發現是被家人穿去;原來同樣一件外套,無論男女老少,穿起來都可以很合適,由此也揭示了品牌產品能抓準大眾需求,滿足基本穿搭。

 

◎ 小資男女 你穿起來就跟明星一樣潮

不只在廣告上強調實用機能,UNIQLO實體店的分類也總是能一目瞭然,讓消費者能夠針對上班穿著、居家服飾、運動休閒等不同需求,快速地找到櫃位。UNIQLO的實體店還有一樣特色,就是充斥數位看板,並且不斷重複播放廣告;內容十分簡單,就是大量重複地播送明星穿搭品牌服飾的樣子。當客人在選購衣物時,看到周渝民穿這件羽絨外套很有型,看到桂綸鎂穿那件牛仔褲很修身,無形之中,消費者相信自己也可以把這件衣物穿搭得有聲有色。

 

◎ 年輕小資 喜歡流行不設限

同樣屬於平價服飾品牌的GU,作為UNIQLO的副品牌,以「讓時尚更自由」為口號,走的是更低價位、更年輕化的銷售路線。因此,在行銷廣告策略上,為了跟UNIQLO著重機能、平穩的風格做出差異,GU改以新奇古怪的廣告創意吸引年輕人注意,從小資當中分別出更細的受眾,甚至攏絡了學生族群。除了一樣請名人代言,GU廣告十分搞笑無厘頭。例如在廣告中,由日本女星中條彩未飾演《IQ博士》的阿拉蕾,可愛呆萌的造型引人注意之際,突然搖身一變穿上GU的百褶裙,發現即便是卡通人物阿拉蕾,穿GU的裙子也很合適。

 

另外一則廣告,則是以「世界三大美女會」為背景,齊聚一堂的希臘海倫、埃及豔后、唐朝楊貴妃(山本美月、香椎由宇、波瑠飾演),正在貴婦沙龍中討論最新的時尚,接著再度搖身一變,換上GU的服飾走在伸展台上,顯示連古代三大美女都傾心於GU的服裝,並且能輕鬆駕馭。把大明星變裝一番、吸引觀眾注意後,再帶出GU服裝不設限的概念,這樣的廣告手法除了不斷地強調品牌服裝的適用性,還能藉由明星代言引起話題,傳達「讓時尚更自由」的品牌精神。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瀬戸花.jpg

物聯網高成長 車聯穿戴最熱 2017-03-05 13:55聯合晚報 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從2012年開始,LTE網路逐漸成熟,行動無線網路的速率大幅提升,加上雲端運算產業的蓬勃發展,使得連網裝置由原本傳統的3C產品,朝向萬物連網的趨勢發展,也造就了「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時代來臨。法人表示,物聯智慧(6565)為純粹的物聯網概念股,加上既有影像聯網的國際領先優勢,未來將跟隨物聯網的商機一同起飛。

物聯智慧為專業物聯網雲端平台解決方案商,專注於物聯網連線軟體的開發與設計,目前主要營收來自於軟體銷售,2015年占營收比重84%。其次為NRE設計服務,2015年占營收比重為13%,2015年開始新增雲端服務收入,占營收比重3%。

物聯智慧主要強項在於即時影音連線傳輸,受惠IP CAM(影音傳輸)及DIY消費性安全監控產品大幅成長,快速獲得多家中國安控硬體大廠的採用,推升公司在UID出貨呈現爆發性的成長,由2013年的約129萬組躍升至2015年達到445萬組。此外,公司開發出整合性的「Kalay 雲端服務平台」,以此朝向其它應用領域發展,目前已陸續切入車聯網、 智慧家庭、電信應用及工業自動化等多樣化領域。

「Kalay 雲端服務平台」整合各種不同作業系統的應用程式介面(API),目前已整合包括Qualcomm、Broadcom、TI、Ambarella、NXP、聯發科、海思、Intel等50家晶片廠及超過175顆SOC系統單晶片,使各種設備可快速建立連線,加速客戶產品的開發及導入。

由於物聯智慧為軟體公司,且為配合新客戶開發新增大量客製化人力,因此目前仍為虧損狀態,不過隨著未來在雲端服務等業績持續成長,加上公司在人力擴充策略更為謹慎下,轉虧為盈時點應可很快到來。由於物聯智慧為純粹的物聯網概念股,且已獲得一線品牌大廠的採用,加上既有影像聯網的國際領先優勢,未來將跟隨物聯網的商機一同起飛

元富投顧表示,由於物聯智慧在IP CAM及其它物聯網領域快速成長,因此,可看到裝置量及裝置連線次數都呈現大幅度成長。該公司2015年營收1.08億元,年成長38.2%,毛利率59.7%,稅後淨損1.36億元,每股虧7.16元。2016年合併營收攀高至1.53億元,年增42.24%,但前11月稅後仍淨損1.12億元,每股虧5.4元。

營收年增率。圖/聯合晚報

營收年增率。圖/聯合晚報

產品應用分布。圖/聯合晚報

產品應用分布。圖/聯合晚報

產品別。圖/聯合晚報

產品別。圖/聯合晚報

營收成長。圖/聯合晚報

營收成長。圖/聯合晚報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渋谷果歩1.jpg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703050017-1.aspx

桃機小捷運更新ㄇ字型串三座航廈
發稿時間:2017/03/05 08:39最新更新:2017/03/05 08:39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5日電)

機場捷運已正式通車,俗稱桃園機場小捷運的航廈電車
也將配合第3航廈興建更新系統,根據桃園機場公司規劃,新航廈電車將以ㄇ字型串聯三
座航廈,預計第3季招標。

目前桃機的廈航電車是在2003年啟用,分別在航廈南側及北側,管制區內及區外各有一條
路線,以平行方式連接第1及第2航廈,採2輛單節車廂24小時運行,行車班距白天2到4分
鐘,深夜4到8分鐘。

桃機公司說,現在的航廈電車為日本系統,已使用14年,考量第3航廈完工後的需求,有
必要更新系統並重新設計,將以ㄇ字型串三座航廈,並預留空間,將來還可延伸到遠端登
機廊廳。

桃機公司說,將來航廈電車主要提供管制區內旅客及工作人員搭乘,管制區外則由機捷提
供航廈間往返不扣款服務。

桃機第3航廈工程總經費約新台幣746億元,13個標案將在第2季陸續動工,航廈電車更新
案經費約38億元,預計第3季招標。

1060305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倉多まお1.jpg

冷凍調理食品 打入日本高級社區 2017-03-03 05:05經濟日報 記者李至和整理

日本最大零售商永旺集團(AEON),2016年10月引進法國冷凍調理食品專門店「Picard」,選在東京都內高級住宅區中,引發日本流通市場高度關注。在高齡化、雙薪家庭、單身戶人口增加之下,過去僅是配角的冷凍調理食品,可能有機會晉身主角,進入「日常食結構」。

Picard是法國一家冷凍食品連鎖店,1962年創業,1974年開始針對家庭需求開發一系列冷凍調理食品,到現在全歐洲已經有約1,000家店規模,除了法國之外、比利時、荷蘭等國均有布局,日本是跨入亞洲的第一個市場。

永旺是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團,旗下零售事業涵蓋百貨、超市、量販等各種業態,對經營外食產業也相當有經驗,當日本零售巨擘願意以品牌代理模式引進法國零售通路,且專賣冷凍調理食品,必然是看到未來潛在市場機會。

永旺引進Picard,瞄準高級住宅區設點,目前在中目黑、青山與麻布十番開了三家店,同時架構網路商店,鎖定有消費能力的高齡、單身戶與雙薪家庭,也就是說Picard賣的不是便宜的冷凍調理食品,而是訴求講究原物料、美味的差異化冷凍調理食品。

Picard的成功來自一貫化系統,從原料、工廠到通路全都自己一手掌握,67%的原物料來自法國當地採購,各項農產品的農藥與肥料都必須經過Picard的監管,店內販售的冷凍漁類食品,也僅使用捕獲三天內的漁貨,就連蛋糕在口味之外,烘烤色澤都得兼顧。

從日本的國內資料來看,2016年9月Belle Maison生活style研究所調查,在一項日本4,379人對冷凍調理食品的需求的調查中顯示,一周吃冷凍調理食品一次以上的人占62%,有逾七成的人覺得好吃的冷凍食品愈來愈多,也有八成的人希望調理時間縮短,並且能運用冷凍食品進行簡單手作料理,冷凍調理食品也帶動「冷食商機」逐漸擴大。

日本冷凍食品大廠如日本冷凍、味之素等相繼投入冷凍調理食品,過去都以飯、麵主食為大宗,現在也延伸到配菜類,隨著冷凍調理食品技術升級,使得這類型產品能保持原味,解凍後降低風味流失,更帶動冰箱冷凍櫃規格加大,帶動整個產業鏈轉型。

日本便利商店業者也已經嗅到商機,著手改善小菜、調理食品的品質與商品結構,更將冰櫃由立式改為臥式,引進超市的陳列方式,讓消費者能方便購買。

台灣人口結構與日本很相近,冷凍調理食品成為藍海市場可能性高,但目前台灣在冷凍調理食品的技術與日本還有落差,仍停留在義大利麵、炒飯、燒賣等傳統產品,從歐洲、日本經驗來看,冷凍調理食品是個新興市場,需求強勁,廠商與通路還要更努力,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對便利商店來說,未來發展冷凍調理食品,可著重「料理時間短、小包裝、美味、保存」這四大關鍵字。冷凍調理食品對台灣市場,還在趨勢起浪階段,未來若變成大浪,從上游供應鏈到下游通路都將掀起巨大改變。

(本文由全家便利商店會長潘進丁口述,本專欄每月第一個周五刊登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妃月るい1.jpg

 

中市議會考察捷運綠線電聯車組裝基地  

台中市議會交通地政觀光委員會前往新竹湖口考察台中捷運電聯車委託組裝基地「台灣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由市府交通局長王義川陪同說明。台車公司細膩且講究的作業流程,獲得市議員高度肯定。王義川表示,委託組裝的9列電聯車,由日本原廠並派技師監督組裝及品質管制,確保每輛車的品質與原廠相同,預計今年6月起台車公司將陸續交車,民眾可望今年底看見首列電聯車在捷運綠線軌道上測試。

 

市議會交通地政觀光委員會前往位於新竹湖口的電聯車量產基地台灣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參訪,由台車公司助理副總周開誠及經理廖英吉接待,從電聯車設計、部品加工組立、六片體組立、車體總組立、內艤電裝作業及轉向架組合,到成車品管測試等,詳細說明電聯車生產製造過程,同時見證台中捷運電聯車的誕生。

 

市議會交通地政觀光委員會召集人何文海肯定台車公司的製造能力,他表示,台中捷運電聯車一部分委託台車公司組裝製造,過程非常講究且細膩,象徵台灣的技術已逐漸成熟,不但是邁向未來電聯車國造重要的一步,相信對於台中推展捷運是一種利多,前景看好。

 

王義川表示,台中捷運共採購18列車,包含2月5日運抵的2列車,共9列車是由日本原裝進口,另9列車則採技術轉移方式,由原廠提供電聯車的原料及零件,委託國內台灣車輛公司組裝,日本原廠並派技師至台灣監督組裝及品質管制,將可確保每輛車的品質與原廠相同,並藉此讓台灣組裝廠熟悉車輛結構,後續車輛保養及維護即不需仰賴日本原廠。

 

目前首列車已運抵捷運北屯機廠進行整備,後續將於機廠內測試軌進行動、靜態測試,預計年中路線段軌道完工後,民眾可望年底即可看見電聯車於軌道上測試,目前捷運工程正密集進場施工,朝2018年11月底試運轉及2020年底全線通車目標邁進。

 

交通局表示,台灣車輛公司為國內唯一軌道車體組裝廠,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已累積優質軌道車輛製造的豐厚經驗及設計實力,目前進行的專案,包括台北環狀線、淡海輕軌及台鐵EMU800電聯車等,本次台中捷運電聯車由日本川崎重工株式會社委託該公司進行量產製造,數量總計9列18節車廂。

 

台灣車輛公司表示,目前9列電聯車、18節車廂,第1至13號車廂已完成前期艤裝,第14至16號車廂已完成車體結構,第17至18號車廂已完成車底座,預計今年6月出貨交車。

 

此外,台中捷運公司員工也隨同前往參訪,藉此熟悉電聯車製造組裝流程及工廠環境,增進台中捷運公司營運及維護操作能力。

(中時)

 

中市議會考察捷運綠線電聯車組裝基地
台中市議會考察捷運綠線電聯車組裝基地,市議員高度肯定生產流程。(盧金足攝)
中市議會考察捷運綠線電聯車組裝基地
台中市交通局長王義川表示,目前捷運工程正密集進場施工,朝2018年11月底試運轉及2020年底全線通車目標邁進。(盧金足攝)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