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森ゆみな4.jpg

無人小巴試乘體驗 林欽榮笑誇「很敏感」 2017-08-05 04:34聯合報 記者邱瓊玉╱即時報導

台北市第一輛AI系統無人駕駛巴士近日來,每天凌晨都在信義路雙向公車專用道敦化南路口至復興南路口進行測試,吸引不少夜歸民眾拍攝,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今也前往體驗,笑著直誇車子「很敏感」、「很人性化」。

林欽榮也強調,北市府相當支持無人小巴的案子,會再和中央溝通,包括法規突破、硬體設備申請等,預計未來像是內科、南軟,又或是南港車站到中研院,都可以用無人小巴接駁。

為了讓無人小巴有機會實際「上路」,北市府資訊局和業者合作,從本月1日起,每天凌晨1到4點都在信義路公車專用道進行封路行駛測試。

研發廠商「喜門史塔雷克」總經理丁彥允表示,無人小巴進入高樓林立的信義區測試,不僅是台灣第一次,也是全世界第一次,是很難得的經驗。

丁彥允說,經過五天測試,發現雖然無人小巴僅行駛信義路(復興南路到敦化南路間),才短短436公尺,卻有捷運系統干擾定位的情形,經過工程師反覆驗證,最後才找到穩定訊號源,這也讓虛擬地圖的製作時間被拉長。

此外,丁彥允還提到,無人小巴最高時速可達40公里,不過測試期間一開始是以每小時3.6公里行駛,待GPS穩定後,才提升到時速7.2公里,甚至是時速10公里;且無人小巴除了GPS定位外,光學雷達也很重要,不過信義路上都是高樓,光是玻璃反射等干擾,都是很好的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無人小巴可靠著攝影機辨識紅綠燈,不過由於部分紅綠燈沒有秒數資訊,當看到綠燈時,若是其實只剩下一秒鐘,根本反應不及。為此,北市府如今也計畫和NCC申請短距離專用頻道(DSRC),直接裝設在紅綠燈桿上,讓無人小巴知道紅綠燈秒數,也方便判讀。

林欽榮表示,未來無人小巴的實驗將擴增到整條信義路公車專用道,試行時間甚至會從夜間延長到白天,甚至還會有車流混合的情形,因此除了和中央溝通法規外,車輛混流系統也會擴增。

林欽榮說,台北市有很好的捷運系統,回家的最後一哩路,或是第一哩路,很適合無人小巴這樣子的交通工具,也有助於夜貓族使用,無人小巴不僅只是做為數位生活的延伸,更是產業輸出、研發國的重要組合,有助於台灣產業鏈的輸出。

台北市第一輛AI系統無人駕駛巴士近日來,每天凌晨都在信義路雙向公車專用道敦化南路...
台北市第一輛AI系統無人駕駛巴士近日來,每天凌晨都在信義路雙向公車專用道敦化南路口至復興南路口進行測試,吸引不少夜歸民眾拍攝,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今也前往體驗,笑著直誇車子「很敏感」、「很人性化」。記者邱瓊玉/攝影
 
台北市第一輛AI系統無人駕駛巴士近日來,每天凌晨都在信義路雙向公車專用道敦化南路...
台北市第一輛AI系統無人駕駛巴士近日來,每天凌晨都在信義路雙向公車專用道敦化南路口至復興南路口進行測試,吸引不少夜歸民眾拍攝,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今也前往體驗,笑著直誇車子「很敏感」、「很人性化」。記者邱瓊玉/攝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