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田みおん1.jpg

別怕犯錯…師父點出成長天堂路 2017-03-03 10:48

【採訪撰文/文及元 攝影/王永泰】

身在職場,我們經常期許自己「快一點成長」,希望儘快獨當一面,好能加速升遷。任職於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的木山聰(Satoshi Kiyama,現為BCG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長年參與BCG人才培育,在《BCG頂尖人才培育術》一書中指出,願意為自己成長「負起所有責任」的人,才有可能成長。根據他培育許多新進顧問的經驗,觀察到許多頂尖人才之所以快速且持續成長,有三個關鍵。

關鍵之一,必須有很大的彈性能夠改變自己。

有些人言出必行,說出「我『要』改變自己」就能說到做到;另一方面,也很多人只會說「我『想』改變自己」,但是卻光說不練。這之間的差別,關鍵就在於是否願意改變自己的彈性。就像有人給你建議,覺得你可以變得更好,就要有接受的雅量,從別人眼中認識自己,藉此對於自己有正確的認知,進而改變自己。

其次,是對自己負責。這種自我責任心(Self-Responsibility)非常重要,也就是認清天底下我們能改變的人只有自己,無法改變別人。所以,遇到不順遂的事情絕對不要埋怨,而是想想看能不能改變自己,而不是怪罪別人,或是只想改變別人。

第三,不要只為了自己而成長,也要為別人而成長。

如果一個人只是為了自己而成長,一旦卡關時,就很容易自己對自己說「沒關係,我可以輕易放棄任何事」。

但是,如果你想要為了客戶、團隊成員、家人而成長,卡關時放棄的難度就變得比較高。因此希望為他人貢獻一己之力而追求成長,是很重要的心態,這也是成長很重要的驅動力。也是支持自己不放棄成長的支撐力,尤其在年輕時,千萬不要輕易放棄。

想進一步了解BCG如何為頂尖人才找到成長的驅動力,以及主管(俗稱師父、教練)如何激發部屬(俗稱徒弟)快速且持續成長的實作方法,以下是採訪紀實。

 

 
 

 

Q&A採訪紀實

Part1

給部屬(徒弟)的建議:掌握現狀、設定目標,是成長的驅動力

問:在BCG,您有豐富的培育新進顧問的經驗,就您觀察,頂尖人才快速且持續成長的條件是什麼?

木山聰(以下簡稱木山):成長有兩個要件,設定目標和掌握現狀(正確的自我認知),然後設法讓現狀追上目標。這個消除「現狀和目標之間落差」的過程,就是成長。

設定目標就是交出工作成果,比方說,接受指派的任務,完成每天必須做的工作或專案,完成眼前這一個,然後有下一個。一個接著一個陸續著手完成的過程中,能夠成長的頂尖人才,懂得自省「為什麼我可以做到這件事?又為什麼做不到那件事?」。

另一要件是正確的自我認知,說真的,這個很難做到。因為多數人對於自己沒有「正確地認識自己」。

我們通常都有自己不知道的一面,也不大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樣子。

因此,如果一個人想要快速且持續成長,最重要的是,以素直之心接受身邊的人給自己的建議,才能發現自己的盲點(編按:「素直」意指「真誠純樸、謙虛坦率」)。別人眼中的自己可能不是自己所想的那麼好,表示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這兩步驟(設定目標和掌握現狀)持續做而且不間斷,就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問:為了追求自我成長,必須坦承接受別人的建議,這件事情並不容易,請問究竟該怎麼做才好?

木山:透過別人的眼睛重新認識自己,進而調整和修正,才能成長。不過,願意接受旁人給自己的意見回饋(Feedback),是一件很重要卻知易行難的事情。

以BCG為例,每一個專案結束之後,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 PM)可以得到組員的意見回饋,此外,每6個月也有360度回饋(360-degree Feedback),接受來自身邊的主管、同事回饋給自己的建議。

這些回饋意見的人,不只是自己的上司或帶自己的職場師父,也包括比自己年輕的專案小組成員。主管或師父給自己的回饋,通常是無法做到某件事情的原因和建議等。而年輕的同事給自己的意見,則像是專案經理討論事情時比較嚴肅難以親近,或提問時專案經理容易生氣導致溝通不易等回饋。

重要的是,即使專案經理已經是主管級,並不認同別人(部屬或年輕同事)眼中的自己,但是,都要以素直之心(真誠純樸、謙虛坦率)接受這些回饋,因為這樣才能正確的自我認知,避免落入「自我感覺良好」的盲點。這些四面八方的建議,都是對於自己未來成長有所幫助的驅動力。

 

Part2

追求「利己也利他」的成長: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再挑戰一次

問:如何激勵徒弟「不只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而成長?為什麼「利己也利他」的成長很重要?

木山:如果想成為頂尖人才,只是為了自己成長這種驅動力是不夠的。以BCG培育人才的師徒制(Apprenticeship)為例,讓徒弟成長最好的方式,就是身為主管的師父,讓身為部屬的徒弟和企業客戶一起工作。讓徒弟產生「我要為這麼優秀的企業客戶而努力」、「企業客戶提出這麼棒的想法,我要和對方一起實現」、「我要為這家公司(企業客戶)貢獻一己之力」。

身為管理顧問,如果不能為了企業客戶加速且持續成長,就很難成事。說到底,唯有徒弟打從心底產生「我願意為了客戶而成長」的想法,才能持續驅動成長。如果徒弟本身沒有這種內在的動力,就算師父怎麼耳提面命要求徒弟成長,恐怕說再多也無濟於事。這麼說的原因,主要是管理顧問公司並沒有實體的產品,最重要的產品,就是提供企業客戶的建議。這些建議是透過管理顧問,經由嚴謹的過程而產生的智慧結晶。因此,對於BCG來說,人才,就是最重要的資產。

身為師父必須了解,徒弟的個性和自己不同,如果有話直說就能改變對方的想法,那當然就很輕鬆。可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其實很難改變別人。因此,只有讓徒弟從心底產生「為了客戶而成長」的自覺(正確的自我認知才能避免自我感覺良好),否則徒弟無法持續且快速地成長。

 

Part3

給主管(師父)的建議:指導徒弟之前,觀察並且了解對方的個性和習慣

問:在BCG,如何驅動培育人才的PDCA循環?

木山:在BCG,培育人才是以持續推動PDCA循環在組織裡厚植深耕。

1.規劃(Plan):以人才培育為目的,適當地將工作分責。

首先,確認要交辦工作對象至今為止工作的難易程度水準,交付合於該程度水準、且能在短期內結束的任務。觀察這項任務的執行過程與結果,再調整下一次要交辦工作的難易程度。

2.執行(Do):反其道而行,試著讓部屬表現至遭遇失敗為止。

想想看,我們是怎麼學會騎腳踏車的?邊騎邊學,邊學邊跌,我們必須自己跌倒幾次,才能學會騎腳踏車。如果身邊的大人怕孩子跌跤,一直扶著腳踏車不肯放手,恐怕孩子永遠學不會。這個「騎中學,學中跌,跌中痛,痛中覺」的學騎腳踏車過程,類推到工作上,就是「做中學,學中錯,錯中覺」。職場上也是一樣,想要獨當一面,需要一位願意放手的主管(師父)給自己失敗的機會。畢竟最刻骨銘心、學習效果最好的,往往是從失敗中學習。

3.查核(Check):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回饋(Feedback)。

身為師父,確認徒弟的工作成果,並修正工作執行方式。查核的過程,在適當的時機、以適當的頻率進行是非常重要的。在「千鈞一髮、好像有點危險的時候」「很努力了,但這裡差不多是極限了」時,再提出調整修正的需求,因此,師父必須了解徒弟的個性,才能抓準回饋意見的時機和頻率,不至於事倍功半。

4.行動(Action):以該採取哪些具體行動的方式提供建議。

以查核階段所進行的回饋為基礎,在給予應該如何改善的建議時,盡可能地具體、並以「行動」為基準來傳達建議是很關鍵的。傳達建議的時候,可以用數字化的具體行動來表示。例如:「每周一次錄下自己的簡報,回家後一定要反覆觀看」「每一次進行訪談調查時,針對對方所說的話,一定要每一項都提出問題深入挖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aliant 的頭像
    valiant

    SharE KnowledgE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