きみの奈津-1.jpg

全球化來襲 成衣業護符「禁紅令」破功

2016-01-24 04:50 聯合報 記者高詩琴/專題報導

H&M去年登台,曾申請18項產品自大陸進口,但受限「紅色禁令」未放行,無法100%落實「全球同步上架」策略。圖為去年H&M在信義商圈的旗艦店開幕。 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MIC(大陸製)成衣流通全球,台灣為保護本土產業,多年前毅然下了一道「紅色禁令」,限制部分陸製產品進口,至今依舊管制。這道紅色禁令,讓跨國品牌H&M去年登台前也嘗到苦頭,部分商品無法登台。全球化時代,紅色禁令無法保護本土產業,非大陸國際業者反受其害。

國際大品牌 在台遇挑戰

走進周六傍晚的台北信義商圈,這裡是台北市國際服裝品牌一級戰區,ATT 4 FUN、新光A11、微風松高,櫥窗展示百花齊放。微風松高百貨,紅色斗大的H&M招牌落入眼裡,儘管來到台灣已快一年,不論是一樓還二樓試衣間都要排隊。

H&M近年席捲全球,最早在瑞典創立,事業版圖擴大到歐美,近年在亞洲扎根,去年首度登台。目前已在五十五個國家設立了三千五百家分店。

H&M公關張書瀚指出,H&M的策略是「全球同步上架」,「給消費者全球一致的時尚脈動」。但這項策略在台灣,卻受到了一點挑戰。

超嚴禁紅令 派不上用場

二○一四年十二月廿三日上午,位於湖口街的國際貿易局第一會議室,正在舉行當年度第六次「開放中國大陸物品輸入審查會議」。荷蘭商海恩斯莫里斯(H&M)台灣分公司提出申請,希望能夠開放十八項大陸製成衣商品進口。

台灣早就加入了WTO(世界貿易組織),農工產品自由流通,為何廠商需要申請產品進口?原來,我國為了保護本土產業,長期以來對大陸有一道「紅色禁令」,比高關稅保護更嚴格,禁止特定產品輸入進口。

依 經濟部統計,成衣類產品三百七十五項中,八成六已開放進口,但兩項「不准輸入」、五十項「有條件准許輸入」。「有條件准許輸入」代表產品必須符合特定條 件,如台灣輸出到大陸加工再運回等,官方審核過才能進口。H&M想要進口的十八項產品就在有條件清單上,因此必須先政府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這道紅色禁令只限於中國大陸。換句話說,同樣一種材質的褲子,紐西蘭製的可以進口我國,韓國製可以進口,越南製可以進口,就是不能從大陸進口。

當天審查會議上,經濟部依據台灣織襪工業、製衣工業同業公會等意見,認為國內不論織襪、梭織成衣產業,都屬於內需型、競爭力較弱,還在轉型階段。如果開放大陸產品進口,容易衝擊國內市場,最後作成不開放決議。

H&M並非唯一一家遇到紅色禁令困擾的國際品牌,UNIQLO來台時也碰過相同問題。國貿局表示,過去我國也不開放中國大陸製人纖製羽絨衣進口,但是UNIQLO(優衣庫)羽絨衣的一大產地就是中國大陸,也曾受到紅色禁令影響。

然而,這道紅色禁令,卻早已失去保護作用。

雖然經濟部擋住H&M的大陸產品進口申請案,H&M店鋪裡卻到處都看得到當初申請被拒的產品,包括棉襪、男用工作褲與長褲、女用工作褲與長褲、女用襯裙、女用內衣、嬰兒服飾等。

張書瀚說,在管制下,「大陸製的某個款式褲子無法來台,我們會先看這個款式商品有沒有其他產地,如巴拉圭、柬埔寨等,改從其他產地進口」。張書瀚強調,不論是哪一個產地,大陸製還是柬埔寨製,「同一款產品在台灣的定價都會一樣」。

張書瀚指出,有時候也會碰上某些款商品只在中國大陸有工廠,就會配合法規不進台販售。「雖然很可惜無法百分百商品都跟台灣消費者見面,但是H&M一向配合當地政府法規」。

禁令…只擋下一件褲子

當初被擋下的十八件產品,到底有多少真正被「紅色禁令」擋住?記者實地走訪H&M微風松高店,一樓結帳櫃台旁就是襪子展售區。一雙雙的棉襪顏色繽紛可愛,三雙要價二四九到三九九元不等。翻開商品標示,有的產地來自印尼,有的來自土耳其。

雖然大陸製人造纖維女用襯裙不能進口,但來自印尼或柬埔寨的黑色蕾絲襯裙(Slips)仍然華麗展售著,價格七九九到九九九元不到。

大陸製的再生纖維女褲被擋在門外,但消費者仍然可以找得到嫘縈(Rayon, 人造絲)製的褲子,可能來自緬甸、孟加拉、土耳其,或是越南,售價三百五十元到六百元不等。

記者比對H&M美國官網與台灣官網,真正受到紅色禁令影響而進不來台灣的商品,只有「連兜背帶式工作褲」一項。美國官網上一件黑色的連兜背帶式工作褲(Bib and brace overalls),材質百分百聚酯纖維,售價五十九點九九美元。

競爭…從全球各地襲來

從H&M案例可以看出,台灣的紅色禁令,早已失去了保護力道。我國成衣業者,依舊要面對來自全球各地的競爭。

走出微風松高旗艦店,迎面所見的都是國際服裝品牌,何時才能看到台灣品牌也在這蓋一家旗艦店?為了協助台灣成衣業者長大,台灣也許需要更自由的貿易環境,或者具有實質戰略性的保護策略,現在的「有名無實紅色禁令」,不會是答案。

圖/聯合報提供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澁谷果歩 3.jpg

寒舍創辦人蔡辰洋 66年如一夢

2016-01-20 16:36

【撰文/今周刊 梁任瑋、林亞偉】

14年前,蔡辰洋率領兩個兒子重新建立起寒舍餐旅王國,背後倚靠的關鍵正是團結與誠信。

寒舍集團創辦人蔡辰洋1月15日因心肌梗塞過世,享壽66歲,消息傳出震撼企業界。

提起蔡辰洋,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台灣五星級觀光飯店龍頭,他創辦的寒舍集團旗下擁有喜來登大飯店、寒舍艾美酒店與寒舍艾麗酒店;成立時間雖然不長,卻以美食與藝術建立起同業難以超越的門檻。

蔡辰洋也是真正的美食家,重視生活細節與品味格調,讓他得以在中年之後,憑藉興趣與熱情,在高檔飯店市場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事業王國。

50 歲才跨入飯店經營,蔡辰洋對高檔服務的細節與要求,來自家族從小耳濡目染的養成;「小時候家裡有客人來,剛好傭人不在,母親就教我上茶的順序,要先給客 人、再給主人,但現在年輕人根本就不知道這套。」13年他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說,有一次他在飯店宴客,服務生第一個上菜給他,之後才給客人,「而且我那 碗魚翅又大又飽滿,先後順序完全顛倒。」後來他把服務細節一個一個從頭教起,才讓喜來登、寒舍艾美的服務到位。

蔡辰洋也是台灣藝術收藏界的名家,在華人圈最知名的收藏團體清翫雅集第九屆理事長、國票證券董事長洪三雄眼中,蔡辰洋是最重情義的兄弟。

蔡辰洋與洪三雄,都是66歲,蔡辰洋大洪三雄半歲,他們雖然不是兄弟,卻有著親密如兄弟般的情誼。洪三雄是一路看著蔡辰洋樓起、樓塌,再一起重建高樓的夥伴,他也首度透露蔡辰洋的金融夢。

由於洪的岳父陳土根是昔年協助蔡萬春創辦國泰人壽的左右手,因此在1980年代十信案尚未爆發前,蔡辰洋初識洪三雄,就放手由洪三雄協助布局購併台南中小企業銀行(前身為台南區合會,後改制為京城銀行)。

這是當時掌握來來百貨、興來百貨的蔡辰洋,第一次橫跨金融產業。在1984年4月,蔡辰洋在台南中小企銀股東會取得約30%股權,取得3席董事,幕後操刀者即是洪三雄。

跨足金融鎩羽

十信案被銀行逼債

這是洪三雄與蔡辰洋合力打的第一仗,也可以說是台灣地方金融史上,最早開啟的銀行經營權大戰。當蔡辰洋的興來集團終於擁有金融板塊之際,隔年的1985年十信案爆發,隨著銀行大抽銀根,合作金庫奉財政部之令查封財產後,蔡辰洋的金融版圖擴張計畫,戛然而止。

也 是這時,洪三雄親眼目睹了世態炎涼。「古人云一夜白頭是真的。」洪三雄回憶,十信案爆發前,蔡辰洋原本是一頭烏黑的頭髮,卻在短短幾日間變成白頭。當時, 多家銀行輪番上門抽來來與興來百貨的銀根,一位銀行經理逼著蔡辰洋馬上還200萬元貸款,當時在場的洪三雄氣不過大吵:「以前是你們求蔡家借錢,幾百、幾 千萬、上億元都好,現在逼人家還200萬!」最後是洪三雄簽字當這筆貸款的保人,銀行經理才離開。

隨後,蔡辰洋透過洪三雄的牽線,為來來與興來百貨找來買家,讓蔡辰洋、蔡辰威一脈能變現償債。而一度是蔡辰洋事業邁向金融版圖灘頭堡的台南中小企業銀行股票,同樣得變現求售還債,其中一部分,最後由洪三雄借錢吞下。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真果菜2.jpg

凱基證矩陣式管理 提升戰力

2016-01-22 00:20 經濟日報 魏興中

凱基證亞太區主管林志宏。 (聯合報系資料庫)

分享

政府積極「打亞洲盃」,推動金融整併,並鼓勵金融證券業赴海外併購以迅速壯大規模。其中在證券業方面,凱基證券響應政府政策,不斷擴張海外據點有成,包括香港、新加坡、泰國、印尼等,配合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工具與服務,打造亞洲「金融帝國」的雛形正逐漸發芽成長。

事實上,凱基證券目前除了積極擴張市場領土外,在金融工具與服務方面,也涵括了證券、期貨、選擇權、權證、ETF、財富管理等,如何在多面向的市場與商品間,架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平台,「矩陣式管理」就成為重要的關鍵工具。

資源共享 跨區域整合

根據定義,「矩陣式管理」是多產品線、跨區域或跨國企業經營的基本模式,具有靈活、高效、便於資源共享和組織內部溝通等優勢,可以適應多元化產品、分散市場以及分權管理等複雜條件。

凱基證券副總經理暨衍生性商品部亞太區主管林志宏,是凱基證券執行「矩陣式管理」的重要靈魂人物之一。本身就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的林志宏,管理是其專業強項。

他指出,透過「在地化」與「區域化」的交叉運用,如凱基證券在台灣與其他市場間,日常作業即以在地化為主,牽涉到資源整合,則以區域化為導向,如此可以充分發揮矩陣式管理的最大優勢,統整各市場為組織共同目標而努力。

林志宏舉例說明,事實上,由於各國的政治制度、法律規範、社會民情、風土習俗等都不盡相同,為了有效管理新開發的市場,在執行區域化任務目標前,必先落實在地化的管理方式。

譬如,凱基證各個新市場,都大舉聘用當地員工,甚至連一級主管都是如此。

例如,凱基證券在新加坡市場的最大主管即為當地人,香港市場中也只有一位台灣人;日常性的工作事務,多由當地主管做決策,但是業務發展規劃相關的工作,則由亞太區主管負責。

區域導向 落實在地化

這樣運作的好處,可以避免因過度區域化,導致一致性太高的缺點,具有靈活、彈性與高效的特性,同時在資源調配、經驗傳承與共享、以及組織內部溝通協調方面,又可發揮矩陣式管理的優勢。

以經驗傳承與共享為例,泰國市場的交易制度為逐筆撮合,台灣則為競價制度,凱基證券在發展泰國市場的同時,其實就已經在為包括台灣等地的市場預作準備。

未來一旦台灣市場改採行逐筆撮合方式,凱基證券以在泰國市場的獲得的經驗,就可以再略加微調,快速移植到台灣市場,不論在發展速度或成本等方面,均會較其他券商更具有競爭優勢。

林志宏說,再以金融商品的跨售為例,各國市場的客戶都有各式林林總總的交易需求,凱基證券透過矩陣式管理,統整各市場、各商品,可為客戶提供各式各樣的金融商品,打造一條龍式的服務。

提高效益 一條龍服務

另一方面,當工具愈來愈多,可增加避險的選擇性,獲利的機會也就愈高,對於整體組織目標而言,等同帶來額外的交易機會,有助於強化組織業務目標的再精進。

對於2016年,雖然國際金融局勢難測,各市場區域經濟表現的良窳、以及因地緣政治所引動的不確定性風險,將為全球的金融市場變化帶來不少黑天鵝效應。

不過,凱基證券仍將持續強化矩陣式管理的經營優勢,不斷擴大市場、開發新商品,如某些交易策略透過商品包裝,重新設計出風險低、投報高的新商品給客戶,藉以強化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

而每年有三分之一時間不在台灣的林志宏,積極扮演在組織中溝通、協調、資源整合的角色,期許能為組織帶來更多的獲利、增加集團競爭力,這是他今年度的自我期許及目標。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野美鈴2.jpg 

百貨通路扮推手 創意變生意

2016-01-21 02:22 經濟日報 黃晴雯

日 前我率團到馬尼拉參與「亞太零售商聯盟大會」,在當地考察時對該商圈最大的購物中心Mall of Asia印象深刻:偌大賣場醒目處,陳列的是菲律賓特有的手工編織服飾;在向來被 百貨業視為「門面」的一樓,當地文創商品與國外知名品牌並駕齊驅。我不禁 想,國內百貨通路能為本土設計產業做些什麼?

於是國內文創產業重要推手—台灣創意中心與百貨公司有了「美麗初體驗」──SOGO變身為創意工作者的伸展台。

近30個金點設計獎得獎品牌與台灣設計文創品牌的百件商品,首度連袂在百貨賣場舉辦展銷會。從生活設計品、家居家飾品到禮品,處處洋溢著台灣在地文化的深度與溫度。

透過實體百貨的情境體驗與感動,台灣創意美學不僅在地客流連忘返,觀光客更是驚嘆連連。

台灣設計產業蓬勃發展,產值逐年增加,卻無法融入主流消費市場。除了缺乏通路平台展銷,根本關鍵在於設計作品「市場化」有其難度:優秀的設計作品與消費大眾往往是兩條平行線,彼此吸引卻鮮少交集。以國外為例,約莫只有3%的設計得獎作品能夠商品化,在國內,這個比率可能更低。

設計產業必須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與消費者對話,進而產生共鳴並獲得市場認同。

有鑑於此,今年金點設計獎邀請我擔任籌備委員時,我提出增設「採購人大獎」評選項目,並請來百貨協會會員公司的營業最高主管擔任評審,目的就是要使設計作品更貼近消費者,達到產銷市場化的目的。

除了將好創意變為好生活,為設計界打造最後一哩路,百貨通路也可以將公益變成好生意,近年來全球力推的「社會企業」商品就是最佳寫照。

企業社會責任CSR已成普世價值,百貨業挾其通路優勢,恪盡CSR更是責無旁貸。

於是在業績掛帥、講究坪效的百貨賣場,我們與經濟部攜手舉辦全台首次的「農社企周」,希望透過通路媒合,將充滿「善因」(good causes)的社企善果,推廣給更多消費大眾。

「請嘗嘗我們自己栽種的有機玉米,生吃就很讚喔!」面對眼前年輕社企朋友熱情的邀約,我一口咬下輕脆爽甜的水果玉米,口中香甜滿溢,心中更充滿驚嘆與激賞—社企產品不只具有社會意義,其本身更是百分百優質商品。

台灣社企產品已走出傳統弱勢、需要民眾「幫助」的刻板印象,不但充滿多元創意,更保有對土地的情感與人文的關照。

在知名大廠頻傳食安疑慮之際,社企農產品注重環境保護、讓消費者「食在安心」的良心主張,更顯難能可貴。

「你們就是網路上大推的那個小農品牌?我在臉書上看過,想不到你們會出現在百貨超市!」當我目睹年輕媽媽興奮地試吃乳酪蛋糕,毫不猶豫掏出皮夾時,我看到的是公益關懷與商業模式的完美並存—積極樂觀的社企朋友、快樂做公益的消費者,及百貨賣場所能發揮的通路優勢。

無論是鼓勵創意或參與公益,業者本身亦是受惠者。在講究區隔化、客製化的零售市場,透過設計作品的原創性與社企產品的價值觀,打造業者自有品牌,提供消費者更具生活美學與生命價值的優質商品,無疑為零售業開闢另一片藍海,共創生產者、消費者、零售業者三贏局面。

(作者是太平洋SOGO百貨董事長)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凉宮すず.jpg

張榮發對長孫說:做海運的一定要跑過海

2016-01-20 14:08 聯合晚報 記者陳俍任/特稿

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 圖/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張榮發揮灑一生的海闊天空,前幾年最在意的仍是誰來接班,但在張國煒再度回師長榮、近年並將航空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後,晚年的張榮發已專注在公益志業上,企業版圖則放手第二代。

長孫「克紹箕裘」 讓他熱血與欣慰

他曾很驕傲地說:「趁少年要訓練,要做就要真心!像我那個第四個兒子K.W.(張國煒),他在航空就做得很成功,你知道他拿到機師執照後,都利用自己的休假日再去飛!那是他歡喜甘願的嘛!」

但除了張國煒外,張榮發早也安排第三代進入家族企業。關於海與天的傳承,近年來另一件最讓他熱血與欣慰的事,是自己的大漢孫(長孫)「克紹箕裘」,連續完成了歐洲線與美國線的航海任務。

張家長孫從英國留學回來後,其實也從長榮最基層做起,並在海運企劃室工作,但張榮發仍很堅持,做海運的人一定要「跑過海」。

老船長扮心靈導師 第三代最基層做起

出航前一天,老船長扮演起心靈導師,談的同樣是對員工分享不下千百次的航海初體驗,特別的是,那一晚除了以總裁的身份,對著隔天即將破浪而出的菜鳥傳承經驗外,還多了一份阿公對孫子的關愛與期許。

張榮發對第三代的殷殷期盼,從不直接跳過奮鬥的歷程。每個孫子從英國留學返台、照樣得入伍服役,一樣得通過考試才能進入長榮工作,而且都是從最基層的課員做起。

當 晚,張榮發還特別傳授累積八十多個年頭的人生經驗,讓即將體驗海上工作的長孫明瞭要他上船學習的用心,他拍著長孫的肩說:「其實任何工作都有苦有樂,我就 是要讓你到船上訓練一陣子,親身跑過船,才知道大海的喜怒哀樂,船員是怎麼當,海運是怎麼操作。每個環節都熟悉了,以後才懂得怎麼管理人與事。」

跑船正逢大戰時期 緊盯軍艦風吹草動

他 也聊起自己跑船時正逢大戰時期的艱難。那時所有客貨輪為了安全,都會同時有十七八艘軍艦在周圍環繞航行,深怕敵軍的潛水艇神出鬼沒。遇到天候不佳時,風搖 浪擺,所有船客就更緊張兮兮,只要軍艦一有風吹草動,船鐘就會「噹噹噹噹」響起,所有人馬上爬出艙外,穿上救生衣準備逃難。

有一回,船鐘在風浪中響起,當大家驚慌地狂奔到甲板上時,見到一位年輕女孩扶著桅杆正在嘔吐,他趕緊上前拍拍她的背,沒想到對方竟告訴他:「我的天,原來暈船比被愛人拋棄更痛苦!」

不能只跟著船長 小問題也要了解

一陣笑聲後,張榮發緊接著又語重心長地對長孫說:「你到船上去,不能只跟著船長,船長在進出港後就『睡覺去了』,當班的人有事才會去請示。最要緊的是黏緊輪機員與水手,從最基層問起,小問題也要了解。」

「不說別的,光是船上繩子要怎麼綁,不是像在陸地上隨便綁一綁就好,你可別小看,」張榮發耳提面命地說,就連遊艇如何將纜繩準確地拋到岸上卡住,都是門功夫,別以為事小就不用心體會練習。

指點長孫各個環節 還要交出書面報告

整晚張榮發像老船長開功課表一樣,指點長孫得用心了解的環節,包括船是怎麼開的、引擎要怎麼發動、裝載的流程該怎麼看、每種儀器該注意哪些事項,甚至船靠港後,也要跟其他員工一樣透徹了解每個都市的建築特色、風俗民情,以及水溝跟道路怎麼做的。

一番叮囑後,張榮發深怕孫子遺漏了海上所需的用品,又幫忙檢查起行李,最後收起笑容嚴肅地說:「你回來後交一份書面報告給我,告訴我你所見所聞,以及在船上學到了什麼。」

長孫體驗海上工作 傳承著一生的夢想

事實上,對於人才訓練,長榮集團長期以來都有一套「海陸輪調」機制和考核制度,在陸上地勤待一段時間,經過考核,就可能派到海上見習,船上幹部經歷一段時日後,也有機會調回地勤管理階層。

「所有職員都可能外派到全球各地,這樣才能養成國際觀,」張榮發強調,輪調制度的目的,在培訓多方位的人才,見多識廣,才有能力應變,看過大風大浪,公司才能委以重任。

即將上船體驗海上工作的長孫是在海運地勤工作幾年後,被派遣到第一線「逐風追浪」。他曾說那趟給孫子的考驗,不僅傳承著長榮的使命,也傳承著張榮發這一生的夢想。

圖/聯合晚報提供

分享

圖/聯合晚報提供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