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野さら7.jpg

台中捷運藍線可行性報告通過 預計今年中實質設計

 中時 

台中捷運藍線去年納入中央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上月底通過交通部實質審查報請行政院核定。交通部已編列綜合規畫經費,預計今年中正式啟動進入實質設計階段。交通局長王義川說,捷運藍線全線總計21.3公里,共設15座車站,規劃高架6站、地下9站,總工程經費約841.64億元。

 

 

王義川指出,台中捷運藍線西起沙鹿車站,行經台灣大道進入市區,與捷運綠線在市政府站共站串聯,再進入台中大車站全程約39分鐘;捷運藍線獲交通部核定,讓台中藍綠二條捷運、山線鐵路高架化、大台中山手線串聯整合更邁進一大步,台中正式進入軌道新紀元。

 

未來捷運藍線通車後,將可分攤台灣大道現有私人車輛的龐大流量,改善道路服務水準,可促使沿線產業發展更活絡,預計服務活動人口近60萬人,以專用道公車運量三倍推估,目標年全日運量設定23.06萬人次,尖峰小時運量可達3.91萬人次。

 

王義川說,交通部一直認為東海大學以西海線運量會影響藍線的整體收益,一直只希望市府同意只興建至東海大學,並在東大周邊設置五級維修機廠;市府堅持捷運藍線除與綠線在市府共站,山線鐵路在台中大車站共站,亦必須在沙鹿火車站和海線共站,最後交通部退讓。

 

市府為加速藍線進度核定,同意第一階段規畫設計到沙鹿,因梧棲及台中港也是市府設定的3大副都心之一,後續全國軌道進度的滾動檢討中,有機會可納入第二階段設計;未來藍線通車後,將同時有台鐵海線及雙港捷運成為帶動雙港副都心發展的火車頭。

 

王義川強調,捷運藍線東側端點設在台中大車站,未來將在第二階段爭取往大里霧峰、甚至南投延伸。市府已啟動「台中大車站計畫」,以共站分流概念進行場站開發,可透過類似機場人行通道「People Mover」的立體平台,快速轉乘台鐵及台中轉運中心。

(中時)

 

台中捷運藍線全線總計21.3公里,共設15座車站,規劃高架6站、地下9站,預計今年中正式進入實質設計階段。(陳世宗翻攝)

捷運藍線未來通車後,將可分攤台灣大道現有私人車輛龐大流量,改善道路服務水準,促使沿線產業發展更活絡!(陳世宗翻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