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推信用卡自有品牌
2016-06-10 04:14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中國有「銀聯卡」,台灣要推信用卡自有品牌「梅花卡」。聯合信用卡中心日前就此案向金管會報告,獲得支持,推動成功後,台灣業者將可不再依賴國際信用卡品牌,估一年可省10億元以上費用,並有助國內支付產業發展。
Apple Pay登陸「落地」,來台卻引發「落不落地」爭議,也使得台灣自有品牌信用卡議題再度引起關注。金管會主委丁克華5月底與周邊單位座談時,聯卡中心提此構想,將兩階段推動信用卡自有品牌,先發展國內品牌,接著再與國際合作,讓「梅花卡」走出台灣。
金管會官員表示,此構想不涉及法規修正,金管會支持,並請聯卡中心評估後與銀行溝通推動。
聯合信用卡是國內最早發行(1984年)的信用卡,卡片上有梅花標誌,又被稱為「梅花卡」,1998年重新出改名為「U卡」,在Visa、Master等國際品牌紛紛來台後,梅花卡或U卡也逐漸沒落,去年全台僅剩三張卡,今年完全消失。
Apple Pay登台爭議,加上手機信用卡逐步盛行,讓聯卡中心決定發展台灣信用卡自有品牌。在向金管會報告後,聯卡中心今年將啟動計畫,逐步與國內銀行溝通,推動發行「梅花卡」。
銀行業者表示,信用卡自有品牌若推動成功,將有三大效益,包括第一,結合Apple Pay等各種行動支付,有助帶動國內支付相關產業發展。
業者說,Apple Pay多由國際信用卡組織擔任解代碼機構(TSP),Apple Pay在大陸「落地」,就是由銀聯卡擔任TSP,台灣如果有自已信用卡品牌,也有助境內做TSP。
第二,根據金管會資料,國人信用卡刷卡消費中,近九成交易在國內,但國內發卡銀行,每年仍支付國際信用卡組織品牌使用費,一年5億元,20多年下來,已花了100多億元。上述還不包含特店給收單機構,收單機構再回饋國際信用卡組織的費用,一年有5億元以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