あやみ旬果8.jpg

張小龍師法賈伯斯…簡單 就好

2016-02-02 04:07 經濟日報 蔡敏姿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張小龍。 圖/經濟日報提供

 

人稱微信之父,崇尚實用精神,用戶使用的一個功能,可能是砍了300多個功能後留下的…

「微信之父」、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張小龍,極少在公眾場合露面,近日在「微信公開課PRO版」的演講,掀起熱門話題。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位不愛說話,喜歡開發軟體,個性靦腆,傾向簡單實用東西的人。

超級產品經理 就愛玩電腦

張小龍年少成名。1997年,當時他28歲開發大陸本土電子郵件客戶端Foxmail。當時,馬化騰才剛從深圳大學畢業,當一位工程師,月薪人民幣1,100元。四年後,張小龍的Foxmail以200萬用戶把只有10萬用戶的騰訊遠遠甩在身後。

騰訊網指出,一位長期跟訪他的IT記者說,張小龍喜歡開發軟體的挑戰。不過,他對商業軟體沒有興趣,他喜歡槍械,熱愛網路遊戲CS。他是一位不愛說話,喜歡研究電腦的人,且不擅長與人打交道,因此往往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完成與周圍人的溝通。

在開發微信之前,他相繼開發Foxmail、QQ郵箱,這些產品都有一個共通點:更好、更容易地進行溝通。對應的是他喜歡簡單、實用的東西,以及天生的靦腆性格。

張小龍崇尚「極簡」的性格是受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影響。他會要求公司產品經理人手一本《賈伯斯傳》和《失控》書籍。

繼馬化騰之後,張小龍被稱為「超級產品經理」。微信4 .0推出時,張小龍說:「愈簡單,但愈好」這也是賈伯斯的精神。

他 在騰訊內部演講中多次提及凱文·凱利的《失控》啟發他的產品觀。張小龍說,《失控》這本書很厚,很多人都沒有耐心看完它,如果我面試一個大學生,他告訴我 他看完這本書,我肯定錄用他。做互聯網產品的不看一下這本書,知識是不全面的。「不與用戶產生互動的產品,是失敗的產品。」

IT研發 先做加法再做減法

微信4.0初期的朋友圈甚至沒有濾鏡,他認為,照片真實、不加修飾地反映生活即可。

微信發展早期,一些創意常被同業模仿,並進化出新功能,馬化騰曾問張小龍,是不是要做細化,以免別人做了那些我們沒有想到的功能。他則否定說,只有做到極簡,才無法被超越。

微信每個版本的設計,張小龍都會鼓勵大家先做加法,再做減法,「現在你正在用的一個功能,很可能就是我們砍了300多個功能後留下的…」他說。

微信概念出來的時候,騰迅有三個團隊都在做。位於廣州華景路1號南方通信大廈的10樓是張小龍和微信團隊的辦公地點。大樓下常年有一大排出租車在半夜出現。可見在司機眼中,這裡的人都是工作狂,日夜顛倒,所以半夜來此肯定有生意做。

微信的開機畫面,起初做過許多方案,大家比較傾向於兩個人站在地球前,張小龍堅持就一個人,否則無法傳遞這款應用的用意,人很孤獨,所以需要溝通。

朋友圈也是一款充滿極簡主義的產品,它的主色調是藍灰色,這也是張小龍平時常穿的T恤以及廣研辦公室的色調。拍照片,按一下右上角相機按鈕,若要添加文字,只要長按右上角相機按鈕即可,這一功能許多用戶起初並不知道。

還有一個「按住說話」的功能也是,說話時,其實按三秒就可以放開了。但張小龍從不說,「你去找,自然就能找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