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f645f6bcf2fe792356158974b8b402f  

蘑菇式培育新人 開發潛能破繭而出

2015-08-04 03:41:08 經濟日報 張威龍

蘑菇管理定律一詞源於20世紀70年代一批年輕電腦程式師的創意。由於當時許多人不理解他們的工作,持懷疑和輕視的態度,所以他們就經常自嘲「像蘑菇一樣的生活」。

「蘑菇管理」指的則是組織或個人對待新進者的一種管理心態。因為初學者常常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部門,只是做一些打雜跑腿的工 作,有時還會被澆上一頭大糞,受到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組織或個人任其自生自滅,初學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這種情況與蘑菇的生長情景極為相 似。

蘑菇的生長特性是需要養料和水分的,但同時也要注意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一般需在暗角落裡培育,過分的曝光會導致夭折。古時,蘑菇的養料一般為人、獸的排 泄物,雖不潔但為必需品。從兩者的關係來看,地點、養料兩方面的條件給予了蘑菇的生存空間,但仍是自生自滅,新進人員亦是如此。

蘑菇管理定律告訴我們,要有計畫培育新進人員,不能放任其自生自滅而損失有潛力的人才。

《易經》的乾卦提到:初九「潛龍勿用」。意即,龍潛在水中,暫時不能發揮作用。亦解為蛟龍隱藏蟄伏,不為世所知。比喻賢才遭埋沒,不受重用。龍乃善變之物,可潛水,行地,飛天,取龍為象,目的是假象寓意,以明變化。

少數為官之人,在大展鴻圖之勢,卻也曾「潛龍勿用」,必須處處隱忍,不能輕舉妄動。而管理者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將這些「潛龍」培育成「飛龍」。

然而, 對於新加入的人員,企業應適時開導,讓他們了解「潛」字,要學會默默地等待機會。因為你認為是龍,你很有能力,這只是你個人的看法而已,別人可能認為你是「蟲」。這時過於張揚很危險,因為別人在觀察你、在琢磨你、在評估你的實力。而你不瞭解情況,不瞭解別人,這時盲目行動、盲目決策非常危險。

「不經一番寒澈骨,怎聞滿園撲鼻香」,新人需要在「蘑菇」的環境中鍛鍊自己,就要先在心態上擺正。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段時間雖然蘑菇,但就像蠶繭,是羽化前必須經歷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過生命中這一段,從中盡可能汲取經驗,成熟起來,並樹立值得信賴的個人形象,是每個剛入職場的新鮮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老子》第27章提及:「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意即聖人經常挽救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經常善於物盡其用,所以沒有被廢棄的物品。以企業管理而言,高明管理者會恆常不變的培育提攜新進員工,永遠不會捨棄有緣進入企業的人。管理者不要有意而為,要符合自然大道地治理企業、治理員工。要「常善救人」,「常善救物」,怎樣救人、救物?就是要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充分地發揮人和物的潛能作用,這樣就不會有被遺棄的、沒用的人和物了。

一個管理者如何能夠做到這一點?怎樣用好人?關鍵在於知人。怎樣知人?關鍵在於開發出本身的潛能,本明的智慧。開啟了這種智慧,自然會洞悉每一個人的秉性、特長,然後將他放在最適合的位置上,讓他發揮出最大的才能。這才叫「無棄人」「無棄物」。

(作者是和春技術學院行銷流通管理系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