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1505157-2938008871  

2015-02-08 13:34:41 聯合晚報 記者陳姿延/台北報導

前言:從高中老師到創業成立信邦,王紹新將自己定位為信邦的「導師」,看到員工的長處「因材施教」。

從高中老師、科技廠基層員工,到自行創業成立信邦,雖然工作內容很不相同,但信邦董事長王紹新「教師魂」不滅,他將自己定位為信邦的「導師」,看到每位員 工的長處並「因材施教」,讓員工在崗位上發揮長處,推動信邦兩次成功轉型,放棄消費電子轉至利基藍海應用,信邦迎接下一個轉型再拚高峰。

王紹新從小數學好,大學原本想唸化學系,卻讀數學系,就學期間當過不少名人的家教,畢業後在高中擔任數學老師2年;後來「跳tone」轉至科技廠工作,從生管、物管到業務,當員工19年,後來成立信邦。

26個年頭過去,信邦從小公司一路茁壯,面對產業變遷,轉型避開消費電子紅海競爭,2012年營收攻上百億元灘頭堡,2014年營收116億元,逐年穩健成長。

「我非老闆,是導師」

信邦近年營運表現亮眼,王紹新不居功,將成就歸給員工,他重複好多次「我們團隊很強」的答案,流露對自家員工的驕傲和信心。對自己在信邦的定位,王紹新認 為自己不是老闆,而是「導師」的角色;他說,當老師要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有優點和不足之處,不會只看到缺點,老師就是要有教無類,對於員工也一樣。

海納百川 因材施教

「如果大家都跟自己一樣,那就都當老闆了,每個人都有不同想法,經營者要海納百川,要傾聽融合,鼓勵員工發揮長處。」他說,信邦人勇於承擔責任,不要怕 錯,也要有勇氣擔當。在「導師」的定位之下,王紹新在經營管理上訂出大方向,未來布局有了新方向、自己會先接觸新事業,之後由員工接手執行。

不捨棄苗栗起家廠

十幾年前電子業掀起西進潮,前往大陸設廠降低製造成本,王紹新堅持維持信邦苗栗廠,即使成本壓力,艱苦時也沒有裁員;苗栗廠矗立至今,裡面有20幾年的老 員工,甚至有員工下一代也都加入廠內工作,王紹新說「不要捨掉你的根,我從苗栗起家,一定要保留」,苗栗廠有員工兩代都在信邦,尾牙上常看到媽媽跟兒女以 員工身分一起參加。

扭轉一般人過去對於連接器低階、「黑手」產業的刻板印象,信邦用產品力證明,並非所有連接線都是低階的,而是要看應用在那些產品類別。飛機需要連接線才能 飛,海關掃描機、核磁共振攝影、汽車引擎裡線束到按摩椅都用到信邦產品,未來,王紹新還要帶著員工,讓「信邦inside」繼續拓展至更多的產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