児玉れな(兒玉玲奈).jpg

高捷黃線通過環評 23站串接6行政區

 

高捷黃線路線 資料來源╱高市府提供 製表╱王慧瑛 高捷黃線路線 資料來源╱高市府提供 製表╱王慧瑛

高雄捷運黃線昨通過環評大會,預計耗資1445億元設置23個車站,串連三民、鳳山等六大行政區,8站可轉乘台鐵、輕軌及高捷紅橘線,被譽為高捷版的「環狀線」,盼提升各軌道便捷性及連結生活圈,力拚明年底動工、117年底完工通車。

 

高捷黃線是高雄繼紅線、橘線後,第3條地下化捷運,路網採「人」字型設計,全長約22.91公里,沿既有道路布設,起自神農路往大埤路,之後分兩路線,一路線走本館路、建工路、民族路、民權路並止於三多路;另一路線走澄清路、南京路、五甲二路並止於前鎮區公所。兩路線共行經鳥松、三民、新興、苓雅、鳳山、前鎮等六大行政區。

 

根據規畫,黃線95%地下化,僅起始站神農路段為高架,全線22座地下車站、1座高架車站,其中8站可轉乘輕軌、台鐵、高捷橘線及紅線。施工期預估長達7年,沿線行經人口稠密地帶,居民擔心施工恐引發交通黑暗期,環評委員要求提出空汙及噪音改善計畫,高捷都有具體承諾。

 

黃線也在大埤路段500公尺範圍內發現澄清湖水廠遺址,還有少量文化遺物,高雄市府文化局評估後續須試掘遺址,以了解地下文化層堆積狀況,並將結果送交主管機關審議,再評估保護方式。

 

地方級的重要濕地鳥松濕地緊鄰黃線施工區,高捷原本僅提出將於黃鸝繁殖期作族群調查,環評委員李培芬指出,當地有接近100種鳥類,不該只監測黃鸝,應該考慮以鳥類為基礎的生態監測及水質監測,高捷回應比照辦理。

 

交通部昨同步審查高雄捷運黃線綜合規畫案,委員提出多項修正建議,率隊簡報的副市長林欽榮說,將盡快提送修正報告。

 

高捷黃線2017年納入中央前瞻計畫,總經費1445.58億元,地方負擔610.89億,審查委員重視此案財務規畫,林欽榮說,營運後除日常票箱收入,會積極拓展沿線場站聯合開發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