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田彩也香6.jpg

服務業精進 從人力升級開始

2017-02-17 01:11經濟日報 李培芬

 

標準化是商業服務業得以放大規模的基礎,因而將其解讀為「不靠人經營」,但是所謂「不靠人經營」並不等於「不需要人經營」,對於商業服務業而言,其經營的關鍵正是人力資源。

以前我們說:「錢不是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但是現在我們要說:「人不是萬能,沒有人卻萬萬不能」。因為對於商業服務業而言,以往的困境是沒有錢開店;現在則是沒有人開店。

不靠人經營解決的是「非某人不可」的問題,就像傳統餐廳需要仰賴廚師,沒有廚師就不行,可是連鎖餐廳「去廚師化」、「去技術化」,沒有廚師的技術,也可以擔任後廚的工作,因而做到「不靠人經營」。

所謂去廚師化或去技術化,切勿簡單詮釋為不需廚師和不需技術,廚師團隊提升為研發團隊,是創意創新的泉源;而技術經過拆解展開與標準制定,形成具備一致性的流程。

進入規模商業運轉,絕對需要人來經營,而且不是一兩支隊伍而已,要能撒豆成兵,不斷地培養出人才梯隊才行,最終掌握人力資源,才能掌握市場規模。

有位複式加盟商,成功的祕訣就是比總部祭出更高的薪資成本,同時培養店長內部創業,因此網羅不少店長好手投入其門下,他將11家店經營得有聲有色,甚至還從中培育出兩位督導人員,最近他收了兩家店,問他為什麼要結束營業?

並不是生意不好、也不是沒有錢賺,而是人才梯隊銜接不上,加之離職率高,人才出現斷層,只好關閉兩家店舖,集中人力營運。

店長經營店、老闆得經營人,有人才有店!

互聯網科技發展,無人店舖概念盛行,但是實證的結果,無人店舖營業額只能做到一般店舖的三、四成而已。推究其原因有三:

一、人際互動傳達體驗:店舖是現場的營運、五感的傳達,人和人的互動十分重要,這就是連互聯網產業都非常重視的體驗經濟,從而驅使著互聯網商業紛紛落地開店。

二、接觸介面仍待提升:目前全球各地,均有在店裡推出機器人服務、平板電腦點菜等實驗計畫,但論其服務細膩和精確度,目前還無法取代人的服務。

三、需求來自於人性:隨著科技發展,未來像電影情節,妙肖真人的機器代理人出現,此時上門購買的也是機器人,但真正產生需求的還是人,這一點是永遠無法被取代的。

「需求」!企業關心並探討顧客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內部顧客的需求,也十分值得探索,這是人力資源部門最重要的功課,也是選育用「留」考的關鍵所在。

人為什麼要工作?

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或許給出了部分的答案。

人在工作中不斷的定義自己,隨著年齡、待遇、職位的調整或提升,從中得到存在感、認同感,以至價值感。薪資、福利當然重要,但這不是全部的解答。

長年輔導連鎖企業,在店群、區域與總部的人力資源配置上,發現就算薪水低一點、責任重一些、壓力大一點,大多數夥伴只要有機會,還是會選擇往區域或總部發展。

需求人力資源,就必須比同業更花工夫、深入瞭解,從而經營好內部顧客對生涯發展的「需求」。千萬別神話「標準化」甚至是「科技化」,內部創業、全員股東機制的建立,也就更顯重要了。

(作者是行政院勞動部就業安定基金審議委員、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總顧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