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献群…求新求變 搶滑商機
2016-04-28 05:26 經濟日報 吳苡辰
台新證券總經理林献群,個性開朗,談起話來條理分明,毫無壓迫感,給人的感覺親切、舒服,他從第一份工作到現在都待在證券這個行業裡,用「一輩子的證券人」形容他最是貼切。
一輩子證券人 見證輝煌
回想起對證券業的第一次接觸,林献群說,大三時曾修過證管會主委余先達開設的「證券理論與實務」課程,從那時開始便對證券業產生興趣,而余先達也算是林献群的啟蒙老師,因此政大國貿研究所畢業,退伍後,林献群便進入證券業工作,不到32歲便升上總經理,是當時最年輕的總經理。
民國77年,券商開放,證券業發展快速,一直到80年初這個期間,可說是國內券商最輝煌的年代,而79年1月時,台股更大漲至12,682點,至今仍未能突破當時的紀錄。
林献群剛好在券商正要起步之時入行,當時他看好券商的發展前景,認為是值得深耕的產業。不過他也說,當時的證券業是不成熟的,79年1月台股雖然漲至12,682的歷史最高點,但同年年底卻又跌到2,485點,波動極大,當時一年的波動達2,000至3,000點並不罕見。
邁向數位金融 接軌國際
每個產業都有循環,台灣證券業經過的數十年來的演變,也已經相當成熟,波動不至於太大,談起證券業現在與過去的差異,林献群說,相較於過去,台灣證券已跟國際接軌,不論是商品或資金的流動,都已國際化。
而隨著科技進步,數位化已是全世界的潮流,進入數位金融階段,林献群說,證券業也必須想辦法數位化,並與行動裝置緊密結合,避免因流失「滑世代」而被市場淘汰,他自己也因此努力學習、更新自己,跟上時代的變化。
抓準投資趨勢 膽大心細
不過說起證券業的改變,林献群也相當感概,過去股市操作多透過營業員,曾經台灣有高達四至五萬名營業員,但因使用習慣改變,現在已剩下半數左右,未來營業員這個角色在功能上也將更弱化。
作為管理者時常面臨下決策的問題,這時要膽大心細。民國89年林献群在某家證券擔任總經理一職,某次開會時,債券部門的同事認為未來利率將下滑,因此建議將債券部位擴展到100億元,由於當時公司的資本額僅60幾億元,因此引發內部爭議,有人贊同也有人反對。
林献群當時認真思考了兩周,先多方取得資訊,再與債券部門的同仁不斷討論、分析後,決定採納債券部門的建議,爾後利率也如預期下滑,幫公司賺了10幾億元,當年度公司每股稅後純益衝高到2元,不只是服務的證券公司在財報表現中異軍突起,林献群也因此一戰成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