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美慧】‧商業周刊 2014/12/05
11月27日,被老台塑人暱稱「總座」的王永在辭世。提到台塑集團,外界第一個想到的是有「經營之神」之稱的哥哥王永慶;弟弟王永在聲音不多、不居功的美德,成了「老二哲學」的最佳奉行者,在台灣經營管理界留下珍貴的典範。
實際上,哥哥的夢想,若沒有弟弟的落實執行,無法成真,王永在是經營之神背後的實踐家,從台塑麥寮六輕一案就可以看到王永在一生堅持的精神。
六輕投資案,從1976年開始就提出,屢遭否決,經過了15年的拉鋸戰,直到1991年才通過。就在六輕開始要興建時,王永慶因提出「海滄計畫」,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避居美國兩年,投資金額高達6500餘億元的六輕興建案,由王永在一肩扛起。
台塑集團內的大事,向來由王永慶拍板定案,當王永在向哥哥請示土地時,回應卻是「我人在美國,你在現場,你解決就好。」
「你解決就好」,這一句話,王永在二話不說扛下重任,早上4點多,他從台北出發,7點左右到麥寮,跟主管們開會共進早餐後,立即巡視工地,有問題立即開 會、馬上解決。「吳先生,利息加上財務費用一天要6000萬元咧,」當時被調到六輕、參與建設的副總經理吳欣哲說,王永在最常跟他講的就是這句話,壓力之 大可想而知。
如果六輕沒蓋起來,台塑也完了,抱著幫哥哥完成使命的決心,王永在必須跟時間、技術賽跑。
六輕的地點位在「風頭水尾」的麥寮,風沙很大,西邊又是台灣海峽,早上開車停在廠區,下午開車回家時,外殼都會蒙上薄薄的一層具腐蝕性的鹽砂,以後工廠蓋起來後,將加速工廠折舊。當務之急就是要趕快把樹木種起來防風,問題是,六輕的地都是海砂填起來的,要怎麼種樹?
早期的六輕跟沙漠一樣,沒有水,為避免地層下陷,還不能抽地下水。除了水的問題要解決,把樹養大的肥料來源也要解決。砂質土地,若使用化學肥料,土壤會鹽化、鈣化,整個會廢掉。
集思廣益後,吳欣哲決定利用廠區內規畫的5條大排水溝做為儲水槽,日後工廠營運,產生出來的廢水,總計可以儲存65萬噸的水,來解決澆花問題,符合台塑點 點滴滴節省的精神,樹木又可以有充裕的水源。肥料方面,建廠期間,高峰期約有5萬、6萬人同時在廠區內工作、吃飯,剩下的飯菜可回收,只要建一個小型的廚 餘回收場,可以當作有機肥料的來源。
王永慶與王永在在台塑集團的角色,如同棒球場上的投手與捕手,兩人間必須要有絕佳的默契,才有完美演出。「一個是在做事,一個是在做人,」在台塑集團服務55年,現任台塑董事長李志村如此詮釋兄弟兩人的互補性。
曾有某位高層主管在會議中被王永慶修理,氣到要辭職,王永在就去扮白臉跟對方說,「你就知道,董事長就是這樣,」緩和對方的情緒。幸好,王永慶是對事不對人,通常經過王永在的好意相勸,都能夠把尷尬完全化解。「這兩個兄弟的作風真的很不一樣。」傅陳卿說。
王永在生前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只要提到「戰功」,就會自動的把榮耀歸給哥哥。王永慶是做公司的方針、決策、計畫,王永在則是負責執行;一方一圓,一衝一收,兩兄弟配合得天衣無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