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133_379237512214513_2082874152_o  

【經濟日報╱潘俊琳】

多品牌是跨國集團常見的行銷方式,但如何讓同一集團的不同品牌都清楚被消費者辨識,就是一門品牌管理學。

全球最大的美妝集團萊雅,旗下共有16個品牌,產品囊括消費用品、專業美髮、化妝品香水和醫學美容,在百貨公司、開架商店、電子商務和醫美通路,都有不同的品牌訴求。

優勢進攻 強化品牌

台灣萊雅總裁陳敏慧表示,儘管都是美妝,但每個品牌都要釐清自己的屬性,找對自己的市場位置,只要品牌形象清楚,品牌壽命就不會因為消費者喜新厭舊而老化凋零。

美妝屬於日常消耗品,市面上高、中、低價位品牌眾多,消費者嘗鮮心態濃厚,很難建立忠誠度。

陳敏慧表示,萊雅集團最強的就是品牌資產,為了強化這項優勢,萊雅每年都投入3.5%的營業額,約300多億台幣從事各種研發和創新。其次就是不斷地強化品牌行銷,由於每一個品牌的定位都很清楚,並各具特色,因此消費者的認同度相當高。

時代快速變化,消費性商品的流行性也跟著縮短,加上經濟不景氣,消費者實際可支配金額縮水,還有價位更低廉的電子商務加入競爭。

陳敏慧不諱言,過去強勢的百貨公司通路遇到瓶頸,網購可說是異軍突起,也有許多過去習慣在百貨公司採購的消費者,轉購價格帶稍低一點的醫美產品。

她分析,在所有的美妝通路上,百貨公司的產品價位最高,再來是醫美通路,更其次是開架商品和電子商務。這幾年百貨公司和開架式商品,成長都呈現停滯或趨緩,但醫美和網購通路逐步走揚,可說是非常活絡。

儘管消費型態呈現M型化發展,陳敏慧說,標竿型的企業仍要不斷地追求成長,其中研發出新的品項,開疆闢土新藍海,才是擺脫價格戰,讓產品力驅動銷售力的方式。

去年萊雅集團推出Clarisonic科萊麗音波淨膚儀,訴求每秒超過300次的微震性振盪,深層且溫和地清潔皮膚,在全球造成轟動,儘管價格並不便宜,仍然造成消費者搶購。

此外,萊雅的防曬、肌因、微整系列的產品,搭上醫美的風潮,強調不必上醫美診所,就可達到相同效果,也讓消費市場驚艷。

透過許多已申請專利的美容科技產品加持,不斷開闢新藍海,是萊雅集團持續保持高成長的策略。

屬於百年企業的萊雅,一百多年來只專注在美的事業,並透過併購整合了16個品牌,成為全球最大的美妝集團。陳敏慧指出,16個品牌就像是16個小孩,每個品牌都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性格;萊雅採取讓不同品牌有不同調性的策略,讓每個品牌有區隔,消費者可以多元選擇,各取所愛。

開闢藍海 不拚價格

以萊雅在台灣最受歡迎的蘭蔻來說,她的代表就是玫瑰,所有的產品都非常法式,感覺浪漫卻又平易近人。

亞曼尼來自義大利,她的消費群比較低調,不喜歡太過凸顯的奢華,因此產品強調簡單有質感;

YSL雖然同樣來自法國,但她是比較外顯的,消費群年輕又時尚,因此她很亮很炫,以大量的金黃色高調宣示華麗風情;

Kiehl's強調產品天然,屬於中性的產品,她的包裝簡簡單單,價位實在也不做廣告,屬於文青型的質感品牌。

美妝屬於時尚產業,而時尚產業的產品生命周期短暫,陳敏慧表示,就產品而言要不斷創新,永遠比消費者想得更多,讓他們感到驚艷;此外,品牌形象要規劃清楚,讓消費者認同,品牌才不會有老化的問題。

身處美妝時尚產業,陳敏慧說,「美,是一種由衷散發的自信、氣質,這需要時間去潛移默化。所謂的美女,不需要眼睛特別大,或是五官、身材黃金比例,給人有自信、有特色,就是一種美的呈現。」

化妝雖不能取代自然美,卻能讓人馬上感覺不一樣,慧心巧手者甚至能「化腐朽為神奇」。

陳敏慧表示,化妝要畫出自己的特質,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裝扮,每個人的特點都不一樣,化妝要挑出自己的顏色,和適合的技法,讓自己的特質加分,而不是一味跟流行。



全文網址: 品牌管理學/萊雅多品牌 16孩子各展姿色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605581.shtml#ixzz2ycytpk9P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