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區域或國家,看來都經過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使用本身的資源。亞洲諸小龍在過去數十年,憑藉低廉人力這項資源,從無到有地建立了各自強大的基礎,逐漸趕上或超越歐美。第一階段大多以生產製造為主。過去的日韓台星,今天的中國,未來的越南,都走過或正走在這條路上。
運用低廉的人力資源,亞洲諸國累積一定的財富,並且開通與世界財經接軌的平台,進入大量投資以成長擴充的第二階段。台灣過去的種種建設,或大陸現在驚人傲世的國際級建設,都屬於這個階段。透過長年投資,各國人民所得與生活水平逐漸提升,改變了大家對生活的要求,從只求溫飽進步為追求優質文化。
消費習慣改變,促使亞洲各國體認到不能再靠製造業成長,必須往價值鏈的上端發展,發展服務業變成每一個國家與區域的新目標,此時便進入發展的第三階段。
服務業與製造業之間的最明顯差異,在於服務業的產品不容易複製。製造業的產品做得好,可以同樣的紀律與效率征服全世界。但是服務業在某地經營得好,不見得能在其他地區立足。因此,國內市場腹地的大小決定了服務業發展的空間。似乎大國與人口眾多的地方,服務業較易發展,小國與小地方就比較受限。
毫無疑問地,早已放棄藍領階級製造業的美國,也是全世界服務業效率最高,創新力最強的國家。麥當勞、肯德基炸雞、星巴克等連鎖服務業者先在國內立足,然後進軍全世界,深植各國文化,改變全人類的生活習慣,無人能出其右,他們靠的是複製力與創新力。
但這不代表小國或小地方就無法發展服務業。
服務業與製造業最大的相同點,就在都需要靠創新才能持續成長。創新力,不見得與國家或地區的大小成正比。利用有限的資源,進行無限的創新,才是脫穎而出之道。
勤勞的亞洲人可能認為,中午休息三、四個小時,晚上10點以後才吃晚飯,歡樂到半夜兩三點的西班牙人,國力應該不強。但是只要去過巴賽隆納的人就知道,西班牙人將他們的歡樂特質包裝成吸引觀光客的力量,因此觀光事業蓬勃發展。
亞洲服務業至少可以在四大領域專注創新。
金融服務業:香港發展的最好,新加坡也有不錯的成績。
觀光業:兵家必爭之地,泰國、中國大陸做得很好,台灣可以「小吃之旅」、「小城鎮溫馨之旅」、「溫泉之旅」等創新產品吸引觀光客 。
健康照顧業:南韓已打出整形觀光的名氣,隨著世界人口老化,兩岸可以輸出各種健康照顧服務。
物流業:也就是高官們經常掛在嘴上的亞太集散中心、亞太貨櫃中心、亞太營運中心。兩岸在這一塊的先天條件,比其他地區強,大有可為。
上述四個服務業領域,你是否有什麼創新的ideas嗎?
(作者是美國多元創投、亞洲智富基金、遠盟康健服務董事長;Blog: www.happyboblin.com;email:happyboblin@yahoo.com)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