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Facebook了嗎?
◎胡家華.李怡慧 陳盈竹
http://gcis.nat.gov.tw/Moderncom/
經濟部商業現代化雙週刊第84期
「Hey!How about Facebook today?」什麼?什麼是Facebook?「Oh!Come On!」別當個外星人。目前在美國的大學生族群中,除了每日精采的大學生活,環繞在生活中的,除了Facebook,還是Facebook。根據eMarketer針對全美17~25歲的美國大專院校學生所做的調查顯示,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facebook.com的使用率都是的TOP 1,台灣民眾所熟知的MySpace及YouTube都只能屈居二位。「Facebook.com現象」正逐漸快速地由美國大學校園擴散至加拿大、英國、澳洲等,其不僅可說是一個優越的社群網站,甚至也許是未來的另一個網路巨擘。
強勢新生—Facebook上線
「Facebook」本來是一本每個哈佛大學新生都會擁有的印刷小冊子,裡面包含新生的姓名、照片、主修科目、興趣…等簡單的個人資訊。哈佛大學印刷這本冊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新生能盡量擴展自己的人際關係圈。
Facebook.com的創辦人兼執行長,亦是最初網站架設者---馬克小子─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圖一),2004年時正是哈佛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在哈佛大學主修計算機和心理學,卻靈機一動想出了「線上版」Facebook的點子,除了本來要填寫的個人基本資訊以外,更要求每個哈佛學生提供自我介紹、嗜好、勵志名言、甚至是當學期所選修的課程名單…等更詳盡的資訊。他認為這是一個能夠讓哈佛學生更深入瞭解身邊的人及更容易建立和維持人際關係的方法。
很幸運地,Mark Zuckerberg的點子得到一位曾擔任哈佛投資協會(Harvard Investment Association)理事長---Eduardo L. Saverin的青睞,並同意出資USD 1,000當作創始基金。朱克柏格只用了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建立起了名為「Thefacebook」的網站,於2004年2月4日在哈佛校園上線後,立即受到哈佛大學學生的喜愛,同月底,已有過半的哈佛學生完成了註冊。兩個月後,The facebook開放給哈佛大學以外的人士註冊,出乎意料之外地風靡了美國2,000多所的大學校園,並逐漸蔓延至加拿大、英國、澳洲等世界各地,促使會員人數直線向上飆長,並且吸引了各式媒體的目光。這股勢如破竹的氣勢讓一個僅限於哈佛校園內的線上社群系統「Thefacebook」在2005年8月23日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注目的社群網站「facebook.com」。
火熱竄起—強勢的成長率
別懷疑,現今美國前十大大熱門網站已包含了成立才短短三年便已衝到第七名的Facebook。雖然在全球排名第6的熱門網站MySpace仍穩坐社群網站的龍頭,但是其成長率已經趨緩。Myspace繁亂的廣告和頁面,使用者已逐漸厭倦;這給了Facebook一個竄起的機會。Facebook於2005年的有效會員高達1,160萬人,截至 2007年7月底,人數已達3,400多萬,成長率高達193%,預估到2015年會達5,250萬人,會員成長非常驚人。
網路市調公司ComeScore今年六月份的最新統計,Facebook網站上,年齡逾三十五歲之使用者激增。Facebook官方統計指出(圖二),2006年8月,在英國的點閱率達500萬,而加拿大的點閱率高達600萬,澳大利亞雖然起步較慢,卻也有將近150萬的點閱率。若以此三國的總人口數來推斷,人口較少的澳大利亞之點閱成長率,也絕不容忽視。
簡單清爽,專屬你的社會網絡
使用者一連上Facebook首頁(圖三)馬上就能感受到與MySpace的差異,整個Facebook首頁就是簡單的登入功能,簡單的文字說明,重點就是告訴你這是一個讓你和朋友們聯絡交流的網站,沒有其他任何的廣告或是和你無關的內容,簡單的框架再配合樸素的用色,讓使用者感覺相當的清爽。而且對於該網站能為你和朋友們做些什麼,一目了然。
登入後的頁面(圖四)主要可以分成三個部份,不管會員是在網站的那個連結或使用任何功能,頁面的基本架構都是一樣,非常地具有一致性,網頁最左邊是搜尋欄位及會員目前所選用的應用軟體服務,搜尋欄可讓使用者找尋同事、同學或採用更詳細的各種進階搜尋;而其下的各類應用軟體服務,目前Facebook提供的服務達5000多種,使用者可以從中自行選擇適用的軟體服務,被選的服務就會列在網頁左方搜尋欄位下面,方便使用。
網頁上方的橫列便是Facebook的四個主要功能,分別是profile-展示會員個人的資料,包含活動狀態及所有的社會網絡,也可讓會員更新自己的最新活動資料;Friends-則幫會員列出所有的朋友,或可以依各種方式搜尋,也可更新自己的狀態等;Networks讓使用者能依地域、學校、工作場合等來找尋適合自己的社群並且加入;Inbox-是內部郵件,讓會員們能在網站內溝通,而不必透過外部郵件傳遞,能夠恰當地保護使用者的隱私。而網頁的中間部份主要是呈現內容;簡單版面設計,能讓新使用者不到十分鐘便了解如何使用Facebook. 更重要的是整個網頁就是呈現你一路在求學與工作中可能建立的社交網絡,並且提供很多的功能讓你可以輕易地和這些朋友們彼此分享近況。
獨特實用的基本社交功能
可別以為除了版面風格外,Facebook就無其它特別之處了,事實上驚喜才正要開始呢,Facebook為網友設計了一些貼心的功能,讓會員與朋友間的聯繫、互動更為方便,在這裡為讀者介紹其中幾個有趣的:
Mini Feed ─ 自動化日記!
在使用者的個人首頁上有一個稱為Mini Feed的區域(圖五),會自動詳細記錄你在Facebook上的一舉一動,這些記錄讓朋友們即使沒有見面或透過電話、電子郵件等聯絡,也能瞭解你最近的生活狀態。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那些行為願意讓他人知道,那些則不要,充份考慮到了使用者的隱私權。而使用者在Mini-Feed上的記錄,便成了News Feed的主要訊息來源。
News Feed ─ 朋友動態即時分享!
每次使用者一登入Facebook,馬上映入眼簾的就是News Feed(圖六),其功能是將與使用者相關的朋友、主題社群在網站上的最新動態(也就是這些朋友等的Mini Feed)通知使用者,讓使用者一登入馬上就能了解到朋友們的最新狀況,典型的訊息如誰飛到哪裡去旅行了、誰和誰已結為好友了、或誰正在從事什麼事情等,皆能藉由News Feed得知,News Feed將相關資訊共分成十類,如狀態、關係、群組、事件……等,使用者可自行選擇哪些資訊是自己比較有興趣的,哪些是不願意收到的;當然你也可自行設定比較想收到或不想接收哪位朋友的訊息,透過News Feed,即使沒有見面、沒有透過電話或電子郵件聯絡,都可以隨時知道朋友們的最新動態,必要時,可以適時聯絡關心,真正是天涯若比鄰呢!
The Wall ─ 大家來留言吧!
這是Facebook別出心裁的功能之一,對話牆(The Wall)是每個使用者個人資料上的一個區域(圖七),使用者可以在這裡公開地向朋友傳遞任何訊息,其朋友們也能夠在對話牆留言以和朋友溝通,對話牆的訊息是公開的,所有原使用者的朋友皆能夠瀏覽, 24小時,不分晝夜,有個共同的交流對話區。若要傳遞較私密的訊息時,則可利用個人信箱(Inbox)來傳送。
社群分類 ─ 讓你找朋友更方便!
想想看,若你的朋友多達數十人或上百人時,每次要找一位朋友便要從Friend list中一個一個地找尋,豈不是太花時間了嗎?Facebook自動地幫使用者的朋友依群組來分類並且會自動把擁有最多朋友的群組排列於前,下次要找朋友時只要記得他是那個群組的,點進去就能快速地找到他了!同樣地他人瀏覽你的網站時,也可以很快地找到和其相關或其有興趣的朋友群。
Poke! ─ 敲敲朋友的肩膀!
是否有時候很想聯絡朋友,但又懶得寫信呢?Facebook提供你“Poke”功能聯絡朋友(圖九)。一旦你“Poke”了某位朋友,下次對方登錄時便會知道你在找他,進而趕快與你聯繫!
透過各種貼心設計,Facebook讓使用者輕而易舉地建立社會網絡,並且不用太費功夫便可和這些親朋好友彼此分享最新動態及對話,甚至也可以分享彼此的朋友,讓朋友與朋友間也可以自己建立朋友關係。更重要的是在這樣輕易建立的社會網絡時,也給使用者高度的隱私保護,每位使用者可以依著個人判斷,決定其公開分享的內容與分享程度,能夠讓使用者選擇性地分享個人訊息,上傳自己的生活照,參加所喜愛的社群,完全不用擔心會受到無聊的廣告及垃圾訊息的騷擾。沒有入口網站般花俏的首頁,也沒有多到不知讓人如何使用的功能,更沒有三不五時跑出來的廣告,Facebook回歸到社群網站最初的本質,認識朋友、交換訊息,緊緊地抓住了會員的心。
提供更多元的功能與樂趣的 Facebook Platform
今年五月,馬克小子在其所舉辦的F8論壇中宣佈了震憾業界的消息,正式推出Facebook Platform,可以供所有有興趣的業者或個人在上面開發各種Facebook會員有興趣使用的工具。Facebook已經和65個不同的公司有類似的合作,而由玩家自由創意開發的小工具更是多不勝屬,其合作廠商幾乎包涵了業界各家知名廠商。光就這個觀點上來看,Facebook的策略就比MySpace要開放的多,而且更求新求變。
馬克小子說Facebook的目標是成為一個社交作業系統(Social Operating System),也就是讓其使用者能在Facebook上從事各種社交活動,比如聽音樂、看書評、玩遊戲、打網路電話、送精美禮物給朋友等;就如同微軟主導了使用者使用視窗系統的經驗一樣。這項新措施不但吸引許多開發商為Facebook增添新的服務,也讓Facebook能黏住使用者更多時間。至於和Facebook合作的公司,對其最大的好處便是能藉由提供服務而獲利。
目前Facebook網站上專屬的應用程式已超過5000個,共22個分類,其中包含業務(Business)、教育(Education)、電影(Movie)、照片(Photo)、旅遊(Travel)及就是好玩(Just for fun)等多項分類,不斷增加的各種實用又好玩的程式元件,受歡迎的程度不可言喻。以下是幾個有趣又實用的程式,介紹給大家認識。
Where I’ve Been! ─ 你去過哪裡!一起去吧!
搭配一張世界地圖,「Where I’ve Been」(圖十)能讓愛好旅行的使用者和朋友分享哪些國家是曾經旅遊過的-綠色、哪些是日後想要去拜訪的-藍綠色及哪些地方是曾經居住過的-紅棕色。“Where I’ve Been!”受到廣大的歡迎,上線才兩個月便匯集了二百三十多萬名的使用者,並被旅遊網站TripAdvisor以三百萬美元購併。
My Garden ─ 開闢個屬於自己或送朋友的花園!
想接近大自然又騰不出時間,“My Garden“讓使用者擁有屬於自己的後花園(圖十一),把喜歡的東西諸如蝴蝶、老鼠、向日葵、南瓜、水仙花等加入到自己專屬的花園中,豐富自己的庭園也能讓個人頁面看起來更加地活潑生動。另外,也可以精心打點一個花園然後送給朋友喔!
Likeness ─ 超級明星臉,你跟誰志同道合?
眾多的朋友中,哪一個愛做的事和你一樣呢?你的興趣和銀幕上的大明星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Likeness(圖十二)能夠在茫茫網海中幫你找出志同道合的朋(網)友。怕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快來Likeness一下吧!
Debt Manager ─ 你有健忘症嗎?來記個帳吧!
嫌自己記帳太麻煩嗎?快來用這個貼心的小程式!Debt Manager(圖十三)能夠幫你記錄哪個朋友欠你多少錢或你還欠朋友多少錢。若不好意思開口,Debt Manager還有一個貼心的Reminder功能,可以提醒朋友又不會讓彼此感到尷尬喔!
Movies ─ 和朋友來一場趣味相同的電影吧!
藉由和電影網站Flixster的合作,使用者在Facebook上也可以觀賞電影預告片、查詢目前的院線片、觀賞video短片等(圖十四),會員也可以在上面寫電影影評,也可以查詢你的朋友們最近看了那些電影等;甚至還能比較你和你的朋友看電影品味的差異喔。
Entourage ─ 朋友卡司牆,一目了然
想要一眼看到所有的朋友嗎?朋友卡司牆(圖十五)讓使用者可以一眼看到所有的朋友照片,不僅深刻感受到朋友們的存在,也可以很容易地點一點朋友的圖片,就可以輕易的觀看此朋友的Facebook喔!
這些應用程式是不是很有趣呢?這只不過是Facebook幾千個應用程式中的六個,還有許多新奇又實用的元件等著你來發掘呢!
與企業合作,落實生活需求應用
除了以上所描述超過5000個應用元件外,Facebook還與企業合作,開發出更進一步的應用元件,為會員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實質方便性,不再只是可有可無的社交活動而已。
例如,全球最大的網路零售商Amazon.com就推出了讓使用者在Facebook上寫書評(Book Reviews)的服務,只要在個人的Facebook空間寫了有關於一本書的評論文章,就可引入一個「Buy」的按鈕,當任何讀者因看了這篇書評而想要買這本書,只要按下「Buy」按鈕就會立刻在Amazon.com的網站中幫您找到這本書籍。與企業的強勢合作,落實在會員真實生活的方便應用,是Facebook的一大創舉。這樣的應用開發,逐漸更接近Facebook的目標─社交作業系統(Social Operating System)。也是一項有利的武器,不斷的追求創新與強力的企業合作,相信會是未來的決勝關鍵。
Split it ─ 不用再為分擔帳單苦惱了!
還在為租屋的房租、水電費或其他費用,煩惱與室友處理不好嗎?別擔心,Split it(圖十六)將會為你有效管理帳單,這是Facebook與TD Canada Trust共同合作開發的一個關於租屋帳單管理的應用元件。有了Split it,和室友間可以清楚地知道各自該分擔的費用,也可以準時支付帳單。此外,一如Facebook其他功能一樣,使用者保有十足的隱私權。 由以上超酷的功能,可見Facebook的成功不是偶然,其設計及經營模式也可以讓有志電子商務的業者參考。
你的隱私權受到保護嗎?Facebook做到了
走來一路順利的Facebook,身為Web2.0網站中的菁英新秀,Facebook的成功,隱私權的保護措施功不可沒,相較於MySpace,Facebook給使用者的感覺就像一個線上的私人社交圈,其最大特色便是會員可選擇讓什麼人看到哪些個人資訊,使得在輕易地就可以和朋友們彼此分享生活動態的同時,並不覺得隱私被侵犯,也不必擔心自己的私密資料會外洩。快速增加的有效會員數及點閱率,是其增加廣告收入的最大契機,但如何在增加收入的同時,維持會員的隱私、減少會員受到不必要廣告的干擾以及維持清爽好用的介面,仍然是Facebook最重要的考量。Facebook正在研究如何提供同時符合使用者興趣又不會讓使用者覺得自己的隱私資料遭濫用的目標式廣告,Facebook的隱私長說道:「在一個可信任的環境中,你會分享更多(訊息)。這是提供目標式廣告的機會,只要你能維持該環境的可靠度。」因此如何在開放與隱私間取得平衡已成為其首要的考量。
Microsoft、Facebook共創璀璨未來
早在一年前網路科技業就曾傳出Yahoo打算要以10億美金的天價收購這個明日之星,但卻被一向充滿自信、胸懷大志的馬克小子狠狠地一口回絕了。當時對於大家紛紛開始對「Facebook到底值不值7.5億美金?」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今年10月24日,微軟正式宣佈以2.4億美金的價格擊敗搜尋引擎巨頭---Google,成功收購1.6%的Facebook股權。換句話說,微軟認為這個僅僅成立三年的社群網站公司絕對擁有150億美金的市場價值,這似乎是在暗示微軟已對於Facebook投下一張信任票,相信Facebook雖然目前尚且無法將高人氣轉化為實際營收,但也絕不會與2000年的網路泡沫一樣瞬間破滅消失。
微軟會願意以高價收購Facebook股權的主要原因是認定Facebook在網路廣告市場的驚人潛在爆發力。由於微軟在過去四年中,耗費鉅資企圖在網路搜尋服務和網路廣告服務兩塊領域與Google及Yahoo兩大巨頭一較高下,但卻始終無法獨霸天下。微軟感受到企業紛紛從傳統平面媒體轉資投入網路廣告市場的趨勢,不得不趕緊抓住Facebook的氣勢及潛力,趁機進行下一波的攻勢。微軟更大膽預估Facebook的會員數會一路衝上3億大關,因此認為給予Facebook 150億美金的高評價是絕對物超所值。
其實,微軟的分析也不無道理可言。Facebook除了擁有為數眾多又快速成長的會員以外,更擁有較於其他大型社群網站(如:MySpace、Bebo)更為詳盡的會員資料,包含喜好、年齡,甚至是會員朋友群的類別…等,這使廣告主能更精確地分析目標顧客及更有效地刊登廣告,希望能夠針對目標顧客一擊即中、投其所好。
另一方面,Facebook亦需要藉助微軟所注入的資金擴充公司規模、增添設備、投資新的服務項目,使Facebook能有效地將超人氣指數變成實質營利收益,消除網路泡沫化的擔憂,提振矽谷曾風靡一時的網路科技產業士氣。根據兩公司的協議,那紙獨家代理facebook.com銷售廣告的合約將會持續到2011年。目前Facebook正藉由微軟的銷售平台積極地計畫在歐洲推出第一個非英文版本的Facebook,試圖擴展至其他地區,不要只侷限於美國。
倘若Facebook能在歐洲市場踏出成功的第一步,相信Facebook就會很快把腳踏入亞洲市場,並與MySpace一較高下,甚至是能取而代之。Facebook的成功來自於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社群網站運作模式,不但讓使用者耳目一新,更讓使用者有效地聯繫與朋友之間的關係。隨著微軟的注資,Facebook想必更是如虎添翼。未來,或許成為微軟與Facebook面對Google與myspace的二大勢力,誰會勝出,仍待觀察。唯一可以預知的是競爭是不變且永遠存在的事實!
- May 07 Wed 2008 00:15
今天你Facebook了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