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蔡翼擎
南僑集團從產製肥皂起家,跨入美容用品、油脂、餅乾、冰淇淋、冷麵團、冷凍熟麵市場,再跨足餐飲業,不斷蛻變壯大;經營版圖並由台灣快速擴展至中國大陸,其中會長陳飛龍的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扮演一股重要的推力。
如何做到今天的成就?陳飛龍說,「南僑的成功,是一些小事情串起來支持了企業」。但客觀來看,他腦中的小事,其實是管理上至難的大事。
企業精神 以人為本
南僑集團成立至今56年,其中41個年頭,他擔任領導人,若一定要他解析南僑集團的成功因素,他第一個提到的是「以人為本」的企業精神。
陳飛龍表示,經營企業要訂規則,他的父親─南僑創辦人陳其志,認為企業經營最重要的是做到「以人為本」,事業才能獲得社會的支持,也才有成功的機會。
讓他印象深刻的一個往事,是他父親在企業成立的第一天出門推銷,在當時台北附近的三張犁賣掉一箱肥皂,第二天卻一箱也賣不掉,回家途中,他父親繞道去探詢昨天向他進貨的雜貨店,了解肥皂好不好賣,雜貨店老闆一見面就說一塊也賣不掉,希望能退貨;他父親沒有意見的接受了退貨要求。於是,南僑開業的第二天就遭遇到「早上一箱肥皂出門,晚上兩箱肥皂回來」的窘況。
陳飛龍帶著淡淡笑意,說父親是「讀書人作生意,本著讀書人的精神」,但這箱被拒絕的肥皂,卻是日後讓南僑在台灣市場建立高知名度、而且至今維持不墜的產品。
堅持誠信 打下江山
從創辦開始,南僑就一直身體力行「以人為本」的信念,諸多經營作為都奠基於這個信念。陳飛龍指出,南僑是一個財務公開的企業,沒有私密性的財務資訊,產品成本、費用控制、企業營運幾乎透明,「股東相信你、員工了解你、社會認為你有誠信,這樣生意才能作得好。」如果信念是正確的,即使碰到挫折,堅持下去還是會成功,就像被退貨的南僑肥皂,不屈不撓的堅持誠信與品質,終究為南僑打下了江山。
陳飛龍提到,以前的企業都是地方性的,而他父親是南洋華僑,祖籍福建,講的也是閩南語,但在台灣創辦事業,第一天開張便要求所有成員講「國語」。陳飛龍母語既是閩南語,當然台語「嗄嗄叫」,但他走到那裡,大家都跟他講國語,因為大家的印象裡,南僑就是一個講國語的企業,「在南僑,我們都不知道彼此是那裡人。」
不分彼此,以誠信、品質、分享,建立堅實的利害關係人網絡,再經由創新性的多角化策略,南僑因此不斷擴展。而「以人為本」的企業精神與經營風格,也是南僑能夠獲得國外企業的信任,覓得策略夥伴引進關鍵性技術與資源,有效經由多角化達到快速擴張的原因。
回溯歷史,便能看出南僑引進策略夥伴的能力。
策略聯盟 擴大版圖
70年代,南僑與日本Mi Yo Shi技術合作生產烘焙用油脂產品;與新加坡南順集團合資成立南新食品,以此為基礎,自創「歐斯麥」餅乾品牌;後又與日本嬌盟技術合作,成立台灣嬌盟公司生產女性生理用品。
80年代,南僑與美國且士寶合資成立台灣旁氏,生產旁氏系列護膚保養品,蔚為流行時尚;再與美國寶鹼(P&G)合資成立寶僑家品公司,生產「好自在」系列用品。
90年代與美國Haagen-Dazs合資成立台灣喜見達,提供世界頂級冰淇淋服務;1996年,與頂新集團合資成立天津頂好油脂,並與德國Paulaner集團技術合作,在大陸投資上海寶萊納餐廳,揮軍中國大陸市場;1998年又與日本加藤吉技術合作,生產急凍熟麵,成為擴張兩岸市場的利器。
變動中找尋策略定位
引進關鍵性技術與資源固然困難,但更難的是這之前必須先看出新產品、新事業機會何在;最令人好奇的是,何以陳飛龍眼光如此精準?
「你不用想如何創新,應該想的是環境有什麼變動,而在這變動中,消費者現在的需求與潛在的需求有什麼變化,如何去滿足?」這樣一路觀察推論下來,「當具體思考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時,就會碰到不能解決的問題,而找出的解答,就是我們說的『創新』!」
陳飛龍常注意四個環境構面的變動:政治法律、社會文化、經濟、科技。「這四大構面的變化,決定你的策略定位。」他舉例,在蘇聯解體、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改革等一連串驚天動地的變化出現後,當時便應思考「對台灣的影響是什麼?台灣的現況能不被打破嗎?」
陳飛龍就是經過觀察思考,痛下「捨棄現有的合作案」、「重訂發展策略」的決定,因而在大陸展開一連串的投資行動。
「就像水龍頭可能被關上,當中國崛起、成為最有能力的外銷國家時,水源就會跑到對岸。如果不事先應變,即使我們滿意現在南僑的成就,將來許多事業也會面臨關閉的危機!」
創新經營 跨海闢疆土
陳飛龍也以十分創新的手法在大陸創業。他在上海寶萊納餐廳投入600萬美元鉅資,開展了大陸民眾的視野。「當大陸同業一杯啤酒賣人民幣25元的時候,我們堅持一定要賣一杯65元,否則不會成功!」所有定位及經營手法都事先經過縝密的思考,「經過研究與思考,就會有自己的想法,這也是創新的源泉。」
但陳飛龍強調,所有的成功,最後的關鍵仍是信念與堅持。不論創新或是創業,他說,「相信自己的信念、徹底去做,才是key!」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