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宮すず.jpg

張榮發對長孫說:做海運的一定要跑過海

2016-01-20 14:08 聯合晚報 記者陳俍任/特稿

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 圖/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張榮發揮灑一生的海闊天空,前幾年最在意的仍是誰來接班,但在張國煒再度回師長榮、近年並將航空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後,晚年的張榮發已專注在公益志業上,企業版圖則放手第二代。

長孫「克紹箕裘」 讓他熱血與欣慰

他曾很驕傲地說:「趁少年要訓練,要做就要真心!像我那個第四個兒子K.W.(張國煒),他在航空就做得很成功,你知道他拿到機師執照後,都利用自己的休假日再去飛!那是他歡喜甘願的嘛!」

但除了張國煒外,張榮發早也安排第三代進入家族企業。關於海與天的傳承,近年來另一件最讓他熱血與欣慰的事,是自己的大漢孫(長孫)「克紹箕裘」,連續完成了歐洲線與美國線的航海任務。

張家長孫從英國留學回來後,其實也從長榮最基層做起,並在海運企劃室工作,但張榮發仍很堅持,做海運的人一定要「跑過海」。

老船長扮心靈導師 第三代最基層做起

出航前一天,老船長扮演起心靈導師,談的同樣是對員工分享不下千百次的航海初體驗,特別的是,那一晚除了以總裁的身份,對著隔天即將破浪而出的菜鳥傳承經驗外,還多了一份阿公對孫子的關愛與期許。

張榮發對第三代的殷殷期盼,從不直接跳過奮鬥的歷程。每個孫子從英國留學返台、照樣得入伍服役,一樣得通過考試才能進入長榮工作,而且都是從最基層的課員做起。

當 晚,張榮發還特別傳授累積八十多個年頭的人生經驗,讓即將體驗海上工作的長孫明瞭要他上船學習的用心,他拍著長孫的肩說:「其實任何工作都有苦有樂,我就 是要讓你到船上訓練一陣子,親身跑過船,才知道大海的喜怒哀樂,船員是怎麼當,海運是怎麼操作。每個環節都熟悉了,以後才懂得怎麼管理人與事。」

跑船正逢大戰時期 緊盯軍艦風吹草動

他 也聊起自己跑船時正逢大戰時期的艱難。那時所有客貨輪為了安全,都會同時有十七八艘軍艦在周圍環繞航行,深怕敵軍的潛水艇神出鬼沒。遇到天候不佳時,風搖 浪擺,所有船客就更緊張兮兮,只要軍艦一有風吹草動,船鐘就會「噹噹噹噹」響起,所有人馬上爬出艙外,穿上救生衣準備逃難。

有一回,船鐘在風浪中響起,當大家驚慌地狂奔到甲板上時,見到一位年輕女孩扶著桅杆正在嘔吐,他趕緊上前拍拍她的背,沒想到對方竟告訴他:「我的天,原來暈船比被愛人拋棄更痛苦!」

不能只跟著船長 小問題也要了解

一陣笑聲後,張榮發緊接著又語重心長地對長孫說:「你到船上去,不能只跟著船長,船長在進出港後就『睡覺去了』,當班的人有事才會去請示。最要緊的是黏緊輪機員與水手,從最基層問起,小問題也要了解。」

「不說別的,光是船上繩子要怎麼綁,不是像在陸地上隨便綁一綁就好,你可別小看,」張榮發耳提面命地說,就連遊艇如何將纜繩準確地拋到岸上卡住,都是門功夫,別以為事小就不用心體會練習。

指點長孫各個環節 還要交出書面報告

整晚張榮發像老船長開功課表一樣,指點長孫得用心了解的環節,包括船是怎麼開的、引擎要怎麼發動、裝載的流程該怎麼看、每種儀器該注意哪些事項,甚至船靠港後,也要跟其他員工一樣透徹了解每個都市的建築特色、風俗民情,以及水溝跟道路怎麼做的。

一番叮囑後,張榮發深怕孫子遺漏了海上所需的用品,又幫忙檢查起行李,最後收起笑容嚴肅地說:「你回來後交一份書面報告給我,告訴我你所見所聞,以及在船上學到了什麼。」

長孫體驗海上工作 傳承著一生的夢想

事實上,對於人才訓練,長榮集團長期以來都有一套「海陸輪調」機制和考核制度,在陸上地勤待一段時間,經過考核,就可能派到海上見習,船上幹部經歷一段時日後,也有機會調回地勤管理階層。

「所有職員都可能外派到全球各地,這樣才能養成國際觀,」張榮發強調,輪調制度的目的,在培訓多方位的人才,見多識廣,才有能力應變,看過大風大浪,公司才能委以重任。

即將上船體驗海上工作的長孫是在海運地勤工作幾年後,被派遣到第一線「逐風追浪」。他曾說那趟給孫子的考驗,不僅傳承著長榮的使命,也傳承著張榮發這一生的夢想。

圖/聯合晚報提供

分享

圖/聯合晚報提供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篠田あゆみ.jpg

無私管理 創造高績效團隊合作

2016-01-19 03:05 經濟日報 張威龍

相信大家都聽過「三個和尚」的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說明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

人與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簡單相加,反而更加複雜和微妙。因為人不是靜止的動物,而是方向各異的專業,相互推動時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觸時則一事無成。

傳統的管理理論,對合作研究並不多,目前的大多數管理制度和行業都是致力於減少人力的無謂消耗,而非利用組織提高人的效能。換言之,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讓每個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內耗過多。

華盛頓合作定律表明,合作是一個問題,怎樣合作也是一個問題。三個和尚的故事常常引導我們陷入迷思。

一個單位或一個企業效益不好,不在其他方面找原因,而是簡單地歸罪於「員工(和尚)」多了,於是裁員、調職。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有的單位、企業人員減了卻並沒有增效,和尚少了,還是沒水吃。看來,有沒有水吃,與和尚的數量多少沒有必然的關聯。

1964年,在紐約市克尤公園發生一起震驚全美的謀殺案。凌晨3點,一位年輕的酒吧女經理受到凶手追殺,在長達半個小時的過程中,受害者不停地呼救奔跑,有38戶居民聽到或看到了,但僅僅是聽到了和看到了,沒有一個人出來阻止,甚至連報警電話也沒人打。

這件事不能簡單地歸納為人性的差異和冷漠,其中還有複雜的心理學意義。

當出現緊急情況時,正是因為有其他目擊者在場,才使得每一位旁觀者都無動於衷,而更多的是在看其他觀察者的反應。這是一種制度性的缺陷,也就是說這樣的事情會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重覆發生,多麼可怕的華盛頓合作定律!

解決和尚吃水問題,關鍵在管理。而管理要有效益,需建立分工合理、職責明確、獎罰分明的管理機制;同時,建立教育訓練制度以提高員工整體素質,以及設立一個有利於人才競爭、人才成長的舞台等激勵機制。

不過,任何企業都免不了存在勾心鬥角的「辦公室政治」,辦公室政治是引起內耗的主要原因,也是華盛頓合作定律的最直接表現。導致任何合理管理措施,都會因為某些人的「自我」因素而變得撲朔迷離、糾纏不清。

這些「自我」意識的漸漸蔓延,造成上下級關係、同事關係都會變得複雜起來,辦公室似乎每天都進行著一場場沒有煙硝的戰爭。

然 而,最重要的關鍵還是管理者的心態。《老子道德經》第七章,提及「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只有管理者將自己置身事 外,不表露自己的看法時(外其身),其它人才可能發表不同的意見,達到群策群力的團隊合作目的,只有這樣管理者所看到、所聽到的才會是全面的,這就是將自 己置身於事外反而使事物得以周全(而身存)的道理所在。

所以,因為管理者的無私——分權是無私欲,群策群力是無私心,反而成就了管理的效益。唯有以「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管理思維,才能創建高績效團隊的合作文化來徹底破除「華盛頓合作定律」的現象。

(作者是和春技術學院行銷流通管理系教授,本專欄每周二刊登)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凉宮すず.jpg

國營、公股事業 跟著變天

2016-01-18 05:19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林安妮、楊文琪/台北報導

總統大選結果民進黨獲勝,牽動國營、公股事業將變天。知情人士表示,國營、公股事業是依循公司法運作,不須隨毛內閣總辭,不過,外界仍預期證交所、台灣金控等具指標性事業單位,及中鋼、台糖等董總監任期將屆滿的事業最有可能先換血,其餘再逐步更替。

今 年董監任期屆滿的公股金融機構,有 證交所、台灣金控、華南金及輸銀;今年將滿65歲的事業負責人則有華南金董事長徐光曦及兆豐金董事長蔡友才。此外,政府 持股達三成的 中鋼董監事任期,將在6月中改選;國營事業大地主台糖,本屆董監事將在11月改選,有機會成為綠營人馬優先卡位的對象。

此外,交通部下屬單位首長也將一一換人,其中中華電信、華航、陽明海運、台灣航業四家為上市公司,且轉投資事業眾多,資源豐沛,為交通部掌控的公司中最重要的四個單位,董座與總座人事布局最受關注。

有關人士指出,民進黨再度執政後,內閣是首波人事重點,事業單位高層人事將在內閣人事底定後才會調整。擔任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董事的前花旗銀行總經理陳聖德、前財政部次長楊子江等人,都被視為綠營執政後,可能出任事業單位的合適人選。

一位曾在綠營執政任要職的官員表示,蔡英文的用人模式不同前總統陳水扁,會比較注重專業考量。證交所及台灣金控今年剛好都要改選,現任董事長李述德任期將屆滿,目前傳出可能人選包括與綠營關係不錯的券商公會理事長簡鴻文,及櫃買中心董事長丁克華等人。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英文成為台灣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

1.png


1937152_10154104173202069_7291026350151644481_n.jpg 

12512522_10154104913087069_5095692247677463965_n.jpg 

BBc.png 

bjo.png 

cnn.png 

nhk.png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三上悠亜1.png

即使科技管理職 一輩子也不能放棄技術

Career職場情報誌作者撰文◎鄭匡宇 照片提供:黃中于 | Career職場情報誌 – 2015年12月11日 下午6:45

現任和碩網通視訊產品研發中心總經理的黃中于,台大電機系畢業後赴美深造,於南加大取得碩博士學位後,進入位於馬里蘭州知名的通訊衛星實驗室ComSat Labs(Communication Satellite Labs)工作。當時美國與蘇聯正進行太空探險與衛星通訊方面的競爭,整個產業蓬勃發展,但由於工作內容大多牽涉到軍事與國家的戰略機密,因此非美籍人士 的雇用和發展,受到層層限制。在美國工作一陣子後,他認為台灣的通訊產業方興未艾,有更大更好的機會,於是毅然回到台灣,希望能貢獻所學,引領產業前進。

黃中于返台後的第一份工作,就進了新竹科學園區,主要是做衛星通信與設備。但是剛開始並不順遂,有遇到與主管經營理念不合的,有遇到派系鬥爭的,也有遇過 經營者愛玩財務操作、卻忽略研發技術的,以致於6年換過3家公司。雖然工作不如人意,但由於在每一段經歷中都付出紮實的努力,掌握了軟硬體的技術,也學習 了帶領組織團隊,因此後來他被學長沈振來(現為華碩總裁兼CEO)挖角到華碩時,立刻就能上手,帶著手下的7人團隊,在Cable Modem(纜線數據機)領域大顯身手。

黃中于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在草創通訊研發部門時,若非時任研發副總的童子賢(現為和碩董事長),及另一位台大學長程建中(現任和碩總裁兼CEO)的大力協助指導,爭取好的環境及資源,一個草創部門可能就消失了,由此可見在職場上,貴人相助的重要。

克服競業條款與業務障壁

此後短短4年內,黃中于所帶領的團隊,產品銷售量躍居台灣第一。但光鮮亮麗背後的辛苦與壓力,卻鮮少為外人所知。他剛把幾個得力助手找來建構這個部門,旋 即被擁有該領域專利技術的大廠,依據禁止競業條款展開提告。還好施崇棠先生(華碩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與公司力挺,請來強大的律師團隊進行辯護,最後訴訟 終於和平解決。

再者,纜線數據機產品做出來了,原本賣主機板和電腦、筆電的業務主管,雖然很努力推廣,但由於一時不熟稔通訊產品營運商的行銷手法,以致產品擺在架上根本 乏人問津。黃中于只好自己出面與業務主管溝通,並且主動出擊,配合華碩強大的全球行銷網,聯繫電信商、品牌大廠來增加銷售量,之後不但漸入佳境,他也練就 了業務推廣的能力。

想晉升主管,管理能力不可缺

對於同樣專攻電機、通訊與軟硬體工程的年輕人,黃中于的建議是,對於自己專業的領域,一定要扎好強大的基本功,即使年資不斷累積,也最好一輩子都不要放棄技術,同時還必須學好管理的本領,才能承擔公司未來擴張後領導部門的責任。

黃中于認為,對於一個技術人才來說,業務與行銷不一定要涉獵,但管理能力卻不可或缺。而當你成為一位部門主管的時候,長久以來對技術的掌握,將能在管理時發揮莫大的功效。一個好的科技公司管理者,唯有懂得技術,才能在未來產品的方向、趨勢與規格上,做出正確的判斷。

因此,黃中于強調,未來升遷後即使再忙碌,都要抽出20%的時間,持續閱讀專業期刊論文與書籍,並且多與工程師及擁有技術的晶片供應商討論技術,以保有對該技術領域的敏銳度,才能將管理品質提升,而且明確掌握產業趨勢。

代工,跟外界想的不一樣

對於目前一股「品牌為王,輕忽代工」的主流氛圍,黃中于也提出他長年在代工界深耕的不同觀察。當初和碩也曾想在數據機領域自創品牌,黃中于親自帶著技術、 品質都不輸國外大廠的產品,飛到美國與日本,向當地的電信業者做簡報,但無論再怎麼努力,對方最後還是買了當地國品牌的產品。3年後,黃中于決定不再做品 牌,專營代工,成為美日數據機大廠的代工者,反而生意興隆。

他分析,現在做品牌風險實在過大,即便技術好、品質佳,但若市場定位出錯,就會落得全盤皆輸。況且有時候對手太強,真是非戰之罪,以手機業為例,並非其他 那些Android手機廠的產品不好,而是iPhone太強,在這樣的態勢底下,做品牌可能全盤皆墨,從事代工反而機會多多,透過強化技術、品質、研發和 原料取得,毛利率往往超過品牌公司多年的平均毛利率,還能分散對單一客戶的依賴,確保財務健全和公司發展。

黃中于認為,若還是非常想做品牌,至少先在代工業將技術磨練到爐火純青後,再去自創品牌也不遲。

與其批評同業 不如提升自己

身處高度競爭的科技產業,批評與中傷是少不了的,特別是來自於同業。黃中于認為,與其去講同業的壞話,還不如在自身的技術和良率上提升,那才是最能說服客 戶的證明。 因為,國外大廠來洽談採購時,一定會貨比三家,若是你批評其他同業,但客戶眼中看到的卻是不一樣的結果,將會對你產生疑慮,反而是公司形象上的 扣分。

因此和碩的態度,一向是專注本業,提升產品價值,不理會中傷,用中性、理性的態度去答覆客戶的詢問,並且預先做好準備,蒐集市場趨勢和客戶可能會問到的問題,沙盤推演,最終贏得客戶的信任與訂單。

從吃虧經驗中 磨練判斷力

對於職場壓力的排解,黃中于分享了一個自身的故事。他當年還很「菜」的時候,曾經吃過韓國公司的虧,信誓旦旦地要他備料、開生產線,誇口即將下100萬台 的訂單,最後居然只要了2,000台,這對公司來說真是莫大的損失。他當時壓力極大,自忖無顏回公司見「江東父老」。公司高層包括童子賢、曾鏘聲(華碩副 董事長)、以及施崇棠等人,雖然疾言厲色,但重點還是擺在「能從這次錯誤中學到什麼教訓?」「如何提高判斷力,防止類似事情再次發生?」這讓黃中于彷彿吃 下了一顆定心丸,也奠定了他日後對待下屬的態度,以及致力營造一個能充分溝通、盡量授權,但有專業能力進行判斷與控管的環境。

找幹部,看的不是學歷

最後,黃中于提醒年輕人,科技公司在篩選人才的時候,針對年輕幹部,台清成交等名校畢業生,因為考試制度的篩選結果,在剛開始的時候的確佔有優勢;但當公司要找10年以上經驗的幹部時,哪個學校畢業的已經不是重點,而是過去10年你在業界的成績,這才是評判的依據。

目前黃中于手下許多優秀的人才,都是專科或者並非排名前端學校的畢業生,他鼓勵大家千萬不要妄自菲薄,進入任何一個職場後,第一階段先累積本職學能,第二 階段則要提升管理能力、執行能力、運籌帷幄、溝通協調和互助合作的能力。絕不可妄自尊大,自以為能力出眾,甚至還挑工作做,這樣的人,反而最容易出錯,也 最難融入組織,更不可能獲得晉升。若是能有正向的態度,誰都可以在自己的領域,坐上那夢寐以求的位子。

黃中于

現任和碩網通視訊產品研發中心總經理。台大電機學士、南加大衛星通訊博士,早年在美國ComSat Labs精研衛星通訊產品設計,1999年加入華碩,創立網通產品研發部門,協助華碩及和碩在Cable Gateway、STB等ODM代工領域取得世界領導的地位。目前致力於企業級WiFi/EAP及IoT相關產品研發。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