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名穗花1.jpg

 

 

高鐵營運安全的守護者 隧道雷射掃描儀首曝光

 

高鐵去年導入「隧道雷射掃描儀」來進行隧道檢測,相關設備於今天曝光。記者盧逸峰/攝影 高鐵去年導入「隧道雷射掃描儀」來進行隧道檢測,相關設備於今天曝光。記者盧逸峰/攝影

 

台灣高鐵全線約350公里,共有52座大大小小的隧道、總長約66公里,所以隧道結構的定期維護對高鐵營運是相當重要的課題。高鐵去年導入「隧道雷射掃描儀」來進行隧道檢測,相關設備於今天曝光,並實際展示高鐵隧道雷射掃描作業情形。

 

台灣高鐵表示,隧道雷射掃描儀工作時速僅0.7公里,所以高鐵最長的八卦山隧道有7.3公里,要花10幾天才能完成掃描;高鐵在去年內已將轄內52座隧道都進行掃描,目前未見異常情形;由於目前高鐵在台北市區地下段的隧道是早在台北鐵路地下化時就建成,是高鐵沿線路廊較老舊的隧道,未來也會持續注意隧道狀況。

 

由於隧道檢測工作僅能在收班後的深夜進行,每天能作業的時間僅約4小時,是以4人為一組分工合作,搬運重達60公斤的雷射掃描器,還得穿過逃生梯、軌道才能開始作業。

 

台灣高鐵說,隧道雷射掃描儀以架設於軌道上的組合式載台為基礎,具備定速功能,搭配固定收測角度之雷射掃描部件,構成隧道影像掃描系統。使用雷射掃描功能,可以在低光源環境下,產製隧道表面現況的投影展開圖及三維坐標之點雲資料,可判讀寬度0.5mm以上之裂縫及隧道壁滲水情形。

 

台灣高鐵說,隧道因受外力、襯砌材料劣化及地下水或其他因素作用,而於結構弱位處產生外在或內在異狀,並逐年累積惡化,造成襯砌發生裂縫、剝落及滲漏水等狀況;為瞭解隧道之異狀現象、成因,並正確掌握劣化位置、劣化程度及其範圍等,以全斷面影像掃描與目視複核方式,透過前後期異狀展開圖比對,掌握隧道異狀進展性並找出新的異狀。

 

隧道雷射掃描儀執行掃描後產製的「隧道表面現況展開圖」,就像把半圓形的隧道攤平成一張圖紙,圖紙上詳細記錄著隧道的各種異狀數量及里程位置等。藉由隧道展開圖與異狀資訊的建立,往後在週期性的檢測作業中,即可針對既存的異狀進行控管。所蒐集到的坐標空間資訊,更能提供養護工程所需的關鍵訊息,如:修補面積、裂縫長度等。

 

台灣高鐵也說,透過監測整個隧道的3D空間資訊,不僅可蒐集隧道結構變位資訊,瞭解隧道結構歷年來的變化,提供隧道維護的相關參考依據,確保營運安全。更可以視需要辦理詳細檢測,以瞭解異狀發生原因並提出修補對策,適時修繕補強,維護隧道結構安全與延長生命週期,確保高鐵長期營運安全。

 

 

 

高鐵隧道雷射掃描儀須以4人為一組分工合作,搬運重達60公斤的雷射掃描器,於每天深夜進行作業。記者盧逸峰/攝影

高鐵隧道雷射掃描儀須以4人為一組分工合作,搬運重達60公斤的雷射掃描器,於每天深夜進行作業。記者盧逸峰/攝影

 

 

台灣高鐵隧道雷射掃描儀於每天深夜收班後進行作業。圖/台灣高鐵提供

台灣高鐵隧道雷射掃描儀於每天深夜收班後進行作業。圖/台灣高鐵提供

 

高鐵鐵路地下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