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llr010jp-2  

溝而不通 問題大條

2015-09-02 03:11:21 經濟日報 邢憲生

雖然善於溝通是組織領導者必要的能力之一,而眾多領導也經常在工作中和自己的內、外部夥伴做溝通,但是在成效上卻不一定能盡如人意。

一位位居公司高層的朋友就曾向我表示,「我做到今天這個位置,也算是身經百戰、經驗豐富。不過溝通對我來說,依然是工作及生活中最大的挑戰。雖然我每天都 會和許多人針對工作任務做溝通,但總是有『溝』沒有『通』。不但我的原意常常被誤解,在互動上也乏善可陳。在過程中,我為了確定對方有聽到,又害怕冷場, 會經常說個不停,可是好像沒有什麼效果。」

「至少你還有自知之明,這對許多領導而言已經很難得了。」我安慰他。

之前曾遇到過一位技術出身,但不擅與人溝通的高階主管。不知是自視太高,還是討厭挑戰,他非常忌諱部屬的提問及反饋。因此在他主持的會議中,除了必要的報告及討論外,鮮少有人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及疑慮。

有一次,因為新廠建置的關係,他召開了舊廠員工的溝通大會。在一開始,這位主管就表示,未來新廠的產能有舊廠的三倍大,這意味著公司的營收有機會大幅成長 (這是不是代表著大家的工作負擔也會加大?那收入呢?)一年後,在新廠生產穩定後,舊廠就會關閉(那舊廠的員工會不會失業?)除了部分合格的舊廠員工可先 調去新廠幫忙外(誰決定合格的標準?)公司也會從外面雇用新人到新廠。畢竟,新人才有新想法(舊員工難道就只有舊思維?)。

雖然大家對主管的說辭滿腹狐疑,但是在怕被當場打槍的考量下,都暫時隱忍下來,只是會後大家並不平靜。

在人心惶惶、謠言滿天飛的情形下,有辦法的人都陸續地跳槽了,留下來的人也無心在工作上全力以赴。

雖然到最後由營運長親自出面喊話,安撫人心,但公司的營收已因舊廠層出不窮的產品良率問題,而步入嚴重的衰退。

其實以就事論事的理性觀點來看那位高階主管在會議中的說辭,並沒有違背他想要完成的溝通目標──以很直接而有效率的方式,將舊廠與新廠未來人員的安排很清楚地交待給相關人員。

只不過在過程中他忽略了,和他溝通的對象是人,不是機器。凡是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會對傳遞的訊息依自己的主觀認知來解讀。這必然會造成因認知落差而出現的溝通困境。

為了提升工作中溝通的有效度,有些要訣必須要掌握住。除了平日就要保持雙向的互動,以建立彼此的互信外,對於溝通中的關鍵因素,像是溝通的主題(宣布、獎 勵、指責、閒談…)、個人溝通能力(表達、聆聽、觀察、提問…)、傳遞訊息的方式與管道(一對一、一對多、面對面、間接式)、溝通的內容(目標、原因、方 法、優劣)、對方的認知程度(背景、態度、興趣、需求…)、外界的干擾(環境、人員、時間、器材…),以及即時的回饋(問題、想法、疑慮、肢體反應),都 要能事先充分準備,並在過程中依現況適當地回應。

同時,在整個溝通過程中,若能秉持同理心的態度和對方互動,將降低彼此歧見視為必要的條件,將有助於溝通品質與成效上的提升。

溝通雖然在工作中是一件既費心費力又無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它在建立正向關係、凝聚團隊力量、達成高績效任務、展現個人價值等結果上有著關鍵的力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何運用溝通在工作及生活上為自己加分,是我們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作者是資深企業顧問,本專欄隔周三刊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