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貶值救不了出口?
2015-07-03 10:14:22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台灣產業界很喜歡討論價格競爭力,尤其是與其他國家比較時,台幣貶得不夠多常常是討論最熱烈的題目之一。然而,台幣應該要貶到多低才夠?台幣貶值的代價又該由誰來承擔?以及,為什麼關注出口「價格」競爭力時,不多關注一點出口「產品」競爭力或出口「結構」競爭力?
今年上半年,我國的出口表現不如預期,於是國內產業界又出現了「貶值救出口」的呼聲。這種主張看似很合理:外銷出口是台灣的產業命脈,而物美價廉絕對是敲開市場大門的基本條件。所以,只要產品的品質好,而報價又能比競爭對手低,訂單就能滾滾而來。
可惜,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貨幣貶值不必然提振出口
從歷史資料來看,從2000年至今,新台幣兌美元的匯率走勢,與海關出口的成長率,其實看不出明顯的對應關係。根據圖1所示,在過去15年內,一共有兩個 較顯著的出口衰退階段,分別是2001年至2002年(網路泡沫)以及2008年至2010年(金融海嘯)。可以注意的是,在這兩段時期的開始,台幣都是 大幅貶值,但出口依然衰退,反而在2002至2008年內,當台幣進入升值趨勢時,海關出口年增率也都長期為正;而金融海嘯後的一兩年,即使台幣也出現升 值,出口還是能維持正成長。換句話說,幣值貶必定出口增,並非每試必靈。
想要靠貶值來有效提振出口,須具備三項前提:(1)市場中產品同質性高,價格是買家唯一的決策因素;(2)我國貨幣貶值的強度比競爭國家大,或至少要在伯 仲之間;(3)要有明確的對應貨幣,如美元或歐元才能準確衡量貶值的效果。但在當前的全球經濟體系中,這三項前提其實很難成立。
首先,各國出口產品的同質性其實並不高。以業界最關心的韓國為例,與台灣在許多出口品項上都有競爭關係,像是面板產業;但除了基本的報價之外,交期、良 率、上游料源穩定度也都是買家的考量因素,更不用說產品本身的技術突破。若提升到國家的層次來看,每個國家的出口產業結構也不盡相同,例如日、韓都有世界 級的大汽車廠(豐田、現代)以及機電設備商(三菱電機、日立製作所),產品可以遍布全世界,因為這些國家的出口結構多元,而且集團的營運範疇廣,其產品或 服務更往往是外國買家的唯一選擇,自然不太需要關注匯率變化。
資訊極度透明,匯率戰爭無助於價格競爭力
其次,就算大家的產品競爭力相仿,匯率戰爭也很難分出勝負。在金融市場中,外匯交易瞬息萬變,只要各國貨幣的匯差出現夠大的缺口,不必等到政府出手,避險 基金馬上搶進先撈一筆,匯率馬上回到均衡水準,大家的利潤其實差不多。向買家報價時也是如此,先用低價爭取到訂單以維持產量,後續再寄望靠貨幣貶值來賺取 利潤;當每個生產廠商都這麼做的時候,只要有國家先引導貨幣貶值,因為資訊極度透明,其他國家馬上就能跟進,結果就是互相抵銷,貨幣貶值也無助於提升價格 競爭力,一切回到原點。
最後,就算國家願意持續用匯率政策為出口績效護航,付出的成本恐怕也會比想像中高。就拿美元來說,經歷金融海嘯之後的多次量化寬鬆(QE),美元的全球貨 幣供給量急速增加,如果要盲目釘住美元的兌換比例,還要與其他國家進行匯率戰爭,則央行也只能加速擴大台幣的供給量以達到貶值的目的。
然而,假使貨幣貶值太過,我國的對外購買力就會受到打擊,進口商得付出更多成本才能買到石油、天然氣、小麥等必須民生物資,引發全面性的物價膨脹,人民的實質所得縮水,對國家經濟不見得有利。
追本溯源,真正該關注的不是台幣該不該貶值,而是台灣的出口競爭力何時才能跟「價值」掛鉤而跟「價格」掛鉤?央行在六月底的理監事會議後發表了一份參考資 料,內容就直指台灣的出口以中間財為主,而且高度集中於中國大陸市場;但是從2005年開始,中國大陸的加工貿易佔出口比重減少了17%(圖2)、出口內 含進口零組件的比重也減少了25%(圖3),顯示從中國大陸已經逐漸掌握從上游的原料、零組件直到中下游的組裝製造,正往產業鏈自主的方向邁進。不管台灣 的中央銀行如何在金融市場中施展,都無法逆轉這股產業趨勢,更不用說扶植習於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廣大台灣製造業廠商了。
諷刺的是,台灣在黃金時期之所以能經濟起飛,靠的也是執行進口替代政策,逐步引進輕工業、重工業以及資訊工業,中國大陸最近力主的製造業在地化,也是順著 跟台灣當時同樣的脈絡而已。出口不振絕對是大問題,但解方絕對不會是匯率;就算台幣貶值能讓短期的出口數字好看一點,長期來看也會葬送人民的生活水準,絕 對得不償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