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剛踏出校門的社會新鮮人而言,這個夏天除了非常炎熱之外,也將是就業進入社會的開始。多數的社會新鮮人對未來充滿憧憬,希望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不只是薪資的來源,也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無論是成功人士的經驗分享,或是學校裡的企業管理課程,都一再強調慎選職業與公司的重要性。對社會新鮮人來說,不管是尋找自己有興趣的行業或是正在浪頭上的產業,能夠進入一家「對」的公司,才能奠定未來事業的開端。
什麼樣的公司才是「對」的公司?首先,千萬不要因為薪資的些許差異,而貿然選擇與志趣不盡相符的公司。更重要的,是要確認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否與自己的價值觀互相契合。
「企業文化」是一家公司的價值系統,也是公司的基因與特質。企業文化界定了經營者與員工共同努力的目標及規範,也設定公司認可與否定的作為。
它包含一套未形諸於文字的行為準則,規範著員工在公司內部的互動相處,或與顧客和廠商來往時自動遵循的行為。
在公司內,當主管說「我們很鼓勵這種作法」,抑或是「這在本公司是不被允許的」,指的可能就是這公司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始於公司高層,藉由組織而影響到公司內部各個角落與所有成員。員工們隨時都在觀察主管階層,尤其是高階主管們,是不是確實遵守所宣揚的企業文化,以及是否能在利益交關的時刻,做出堅守企業文化的措施與決定。
有些企業總說「我們堅持最高的道德標準」、「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源」、「我們會善盡社會責任,確保對環境零污染、無公害」。
但如果公司未以政策與措施支持這些說法、落實在日常運作上,例如重視道德行為更甚於獲利;重視員工福利,傾聽基層員工的想法,而不是以景氣、獲利不佳為裁 員的藉口;努力投資於防治汙染的設備及慎選原物料,而不是鑽環保法令漏洞、曲解法條、玩弄文字遊戲,這些說法就只是公司為了應付法律與社會的需求、裝飾門 面,虛應故事的口號而已。
顯而易見的,這些公司也可以輕易的不遵守聘僱合約,犧牲員工應有的福利與權利。
企業文化攸關公司所吸引與留用的人才。愈是歷史悠久的企業,經由時間的淬煉與沉積,企業文化也愈鮮明,企業文化可以是保守或前衛,也可以是嚴謹或是寬鬆。
然而,即便是相同產業,不同公司的領導風格可能造就出非常不同的企業文化。
例如,不同於一般空服員常穿著的襯衫、長褲,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空服員穿的是馬球衫與短褲,但西南航空公司知道自己的市場定位,也清楚地反映在該公司的企業文化與品牌上。
社會新鮮人在接受公司的職位之前,應該先了解該公司的企業文化,才不會因認知落差而後悔;找到一家企業文化與自己的價值觀相符的公司,才容易融入環境、快樂學習與成長。
(作者是智峰企管資深顧問)
【2014/07/29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