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軌的時代過去了…智能軌道「用畫的」節能又省錢 2018-05-10 12:00聯合報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
5月8日上午,智軌快運A1線(首期)在湖南省株洲市試通車,全球首例智能軌道快運系統(以下簡稱智軌)正式進入三個月的試運行。這也是智能軌道交通去年6月問世以來,首次商業運行。
在有著「大陸電力機車之都」之稱的湖南株洲城區,全球首例智能軌道快運系統示範線8日開通試運行。 中新社
陸媒哄抬:顛覆式創新
智能軌道快運系統無需鋪設物理軌道,採用材質與道路分道線相同的虛擬軌道為車輛的光學導向提供標識,實現循跡智能行駛。 新華社
畫面上最吸睛的,莫過於馬路上兩條白色虛線拉出來的虛擬軌道,似乎只要隨意在地面上畫線,就能成為列車行走的智能軌道。雖然大陸媒體一再報導這是「顛覆式創新、轟動全世界」,但民間仍有許多質疑其功能的聲浪。
智軌電車內設有座椅與扶手。 中新社
每經網報導,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公司製造的株洲智軌A1全線,共規畫配置15列智軌列車,其中首期配置3列,中車株洲所為全套系統的供應商(含車輛),株洲市公交公司則為運營公司。
很像BRT?與汽車共享道路
智軌快運與汽車共享道路。圖/取自文匯網
智軌採用「軌跡跟隨控制技術」,以電池作為能源通路,每節編組可載客100名乘客。既能保持像軌道列車大載客量優勢,又不需要建造專有鋼軌,可與汽車共享道路,為解決大中城市的交通瓶頸帶來新選擇。
開放行動支付購票
株洲市公交公司負責人說,智軌A1線運營後,除現金外,乘客還可通過大陸公民身分證、株洲公交卡等現有行動支付方式購票。
株洲市民在售票機前刷身份證取票。 新華社
造價是普通電車的1/5
在成本方面,中車株洲所說,中國大陸地鐵的造價約每公里4億元到7億元(人民幣,下同),現代有軌電車線路造價約每公里1.5億元至2億元,而智軌整體線路投資約為現代有軌電車的1/5。
湖南省株洲市智能軌道快運在為期3個月的試運行結束後,將進行專家評審,進而轉為商業運營。 新華社
成本超低 四川也引進
這對其他地方引進智軌增加了吸引力。 8日上午,四川宜賓市長杜紫平表示,宜賓已與中車株洲所簽訂合作協議,將智軌項目引入四川宜賓。這將是智能軌道列車除了湖南之外,入駐的第一個城市。
株洲所城市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彭忠紅指出,除大中型城市的交通幹線和支線外,在旅遊觀光區和機場、生態小鎮等特定功能區這類細分市場,智軌相較於傳統軌道交通工具更具有優勢,因為投資成本低、建設周期短、城市適應性強。
去年6月,智軌列車就已亮相,10月試跑,而這次示範線投入營運,中車株洲製造所說,這標誌大陸中車自主研製的智軌新型軌道交通制式已初步具備商業化運營能力。
前天運行的全球首列虛擬軌道列車,是創新型現代都市低地板電車。列車有3節編組,長31.64公尺,寬2.65公尺,高3.4公尺,三節最大載客人數307人,最高運行時速70公里。與現代有軌電車相比,該車採用了膠輪承載,取代傳統鋼輪鋼軌,也無需鋪設專有軌道。
株洲市智能軌道快運A1線列車內部。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