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上咲花1.jpg

高雄輕軌每月煞停超過5千次讓乘客晃動不適 挨批只願搭一次

 

高雄輕軌行至交叉路口時需與其他車輛共用道路,駕駛員常因路口號誌異常、人車闖入等情況緊急煞停,進行「防禦駕駛機制」,每月防禦駕駛件數平均多達5000件以上,不少乘客因前傾摔摔倒,卻無相關保險,民代指有民眾為此坐過一次就不再坐,批司機技術需再精進。

 

高雄輕軌屬於B型路權,有專屬行駛空間,但在交叉路口時需與其他車輛共用道路,列車在路口時仍需依號誌行駛,在無架空路段最高時速50公里,平均時速為20至25公里,全長22.1公里共經過86個路口,駕駛員會因路口號誌異常、人車突然闖入等,做出「防禦駕駛機制」,司機員每月防禦駕駛件數平均多達5000件以上。

 

 

高雄輕軌是由司機員控制列車加減速,在一般路段採緣石、綠籬等軟性隔離設施,行經路口時會依循號誌和一般車輛共用路權,為應付各種突發狀況,列車設計較高的急衝值,提供更強緊急煞車能力,因此每當列車急煞時,乘客若沒做好準備,容易因慣性而前傾摔倒,捷運局為此多次提醒民眾務必緊握扶手,確保乘車安全。

 

民眾曾在網路抱怨,他每天從高雄高工搭輕軌至愛河之心轉乘捷運,平時站著搭乘時很平穩,但曾遇過駕駛加減速非常頻繁且劇烈,「用力加速幾秒就會煞車減速,坐在位子很搖晃」;市議員張漢忠表示,坐過輕軌的市民常產生身體不適感,因每位司機員的駕駛技術不同,車輛行駛中均採急速間斷式引擎離合,致車輛瞬間晃動。

 

一名長者去年4月在輕軌行駛時,自行移動換座位不慎跌倒,因傷勢非輕軌設備、系統導致,未獲「旅客運送責任險」理賠,高捷公司解釋受傷是乘客自身造成,例如在車輛行進間移動跌倒,就不會理賠,但仍會視個案內容討論,輕軌因屬共用路權,煞車在所難免,不時發生乘客因未握緊把手、更換座位未注意腳下台階而跌倒。

 

張漢忠說,民眾坐車隨列車晃動,產生極不舒服感,往往坐過一次就不敢再坐,這是輕軌要大眾接受的重要課題,建議提升司機員駕駛平穩技術。高捷公司表示,輕軌不同於捷運,列車行駛在平面道路和各路線段有爬坡需求,在啟動、停止和加減速操上,會比捷運略感頓挫,提醒民眾緊握拉環、扶手或盡快就坐,維護自身安全。

 

高雄市捷運局表示,高捷公司新進人員在教學階段會建立安全駕駛觀念與作為,訓練駕駛預判能否通過路口,確認共用路口行駛範圍淨空才通過,避免突然加減速,提升列車行駛平穩度,每年也會溫故訓練,精進司機員駕駛技巧,熟悉各路段特性,減少急煞急衝情形,每年度舉辦2次「防禦駕駛評比與競賽」。

 

交通局表示,透過新設資訊可變標誌(CMS),加強提醒用路人於直行箭頭綠燈禁止左右轉,捷運局則請警察局協助於輕軌十大防禦駕駛路口增設科技執法設備,以嚇阻用路人違規行為。

 

高雄輕軌在許多共用道路行駛時需防範緊急情況,每用防禦駕駛件數達5000件以上,列車煞車常造成乘客搖晃不適。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輕軌在許多共用道路行駛時需防範緊急情況,每用防禦駕駛件數達5000件以上,列車煞車常造成乘客搖晃不適。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輕軌在許多共用道路行駛時需防範緊急情況,每用防禦駕駛件數達5000件以上,列車煞車常造成乘客搖晃不適。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輕軌在許多共用道路行駛時需防範緊急情況,每用防禦駕駛件數達5000件以上,列車煞車常造成乘客搖晃不適。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輕軌在許多共用道路行駛時需防範緊急情況,每用防禦駕駛件數達5000件以上,列車煞車常造成乘客搖晃不適。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輕軌在許多共用道路行駛時需防範緊急情況,每用防禦駕駛件數達5000件以上,列車煞車常造成乘客搖晃不適。記者宋原彰/攝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aliant 的頭像
    valiant

    SharE KnowledgE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