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OMI1.jpg

認知物聯網 改變大未來

IBM看好「認知物聯網」將驅動全球電子產業下一個十年盛世,與鴻海展開多面向合作,除了鴻海與日本軟體銀行合作推出的商用機器人Pepper,背後最重要的大腦就是採用IBM的「華生」(Watson) 人工智慧模組,另外鴻海也與IBM合作研製一款可聲控的工業智慧機器人,雙方攜手迎向「工業4.0」。

IBM全球電子產業總裁Bruce Anderson表示,「認知物聯網」將徹底改變電子產品的製造、研發、消費方式,對於既有業者而言,是機會也是挑戰。 IBM/提供

分享
 

會思考的物聯網

IBM全球電子產業總裁Bruce Andersona表示,「認知物聯網」將徹底改變電子產品的製造、研發、消費方式,對於既有業者而言,是機會也是挑戰。

所謂「認知物聯網」,是指物聯網+認知運算技術。

IBM提出「認知物聯網」的全新藍圖,超越蘋果Siri的人工智慧技術,強調認知運算可以理解、推論、和學習,不斷累積與人際互動的經驗,成為會思考的物聯網。

以工廠生產線應用為例,具認知運算能力的機器人,可以綜合內部生產流程的分析,以及氣溫、濕度等外部資訊,預判生產良率,幫助生產效率提升,並快速對應市場客製化需求。

會互動的機器人

IBM與國內鴻海密切合作,上月在德國舉行的漢諾威工業展中,秀出一款雙方共同研製,具備認知功能的工業智慧機器人。當使用者以英文說出「恭喜發財」,機器人會自動翻譯成中文,再從系統字型檔中找出字體,並用毛筆寫出正確的字句。

能夠預告未來的工業機器人不但可以與人互動,而且可以自動學習,將大大改變未來工廠的面貌。

在此之前,日本軟銀與鴻海先前合作推出的機器人Pepper,背後最重要的大腦,也是採用IBM的Watson人工智慧模組。

企業揪伴拚市場

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總經理賈景光表示,全球科技業走向軟體整合,沒有人能夠單打獨鬥,台灣企業應該趕快想清楚自己的位置,揪伴「打群架」。即便是IBM這樣的巨擘,IBM本身不會做家電,但透過與美國家電廠惠而浦合作,推出智慧家電。

IBM提供惠而浦後端智能運算能力,就像為家電裝上大腦,可以預判家電可能出現故障,提早安排維修,更重要的是家電廠商因此擺脫單純賣硬體的商業模式,開始可以與終端客戶產生互動,在價值鏈上往前邁進一大步,賈景光認為,這也是台廠必須趕快思考的領域。

2016-06-27 01:37 經濟日報 曾仁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aliant 的頭像
    valiant

    SharE KnowledgE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