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花凛.jpg

無能者的藉口:公司規定

  • 杜書伍:員工「小習慣」,隱藏管理大問題。
  • 凡事答「公司規定」, 隱含不追根究柢態度。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杜書伍經常分享管理知識經驗,他在臉書分享「無能者的藉口:簡答公司規定」專文,吸引許多粉絲迴響。

杜書伍發現,在公司內部,某些人很習慣說「公司規定」,甚至以此回答客戶。這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背後隱含不追根究柢的任事態度,甚至會導引出負向的組織氣氛。

聽到「公司規定」,有些人會追問「為什麼?」但答案依然「就是公司規定」。追根究柢者,會主動另循答案;但個性較不積極者,經常就默默接受了。

當被他人問及同一問題時,也就不知不覺以「公司規定」答覆。

漸漸的,有部分特定的人,習慣把「公司規定」,當作回答問題的標準模式。

經常簡答「公司規定」 能力必然乏善可陳

杜書伍認為,此一現象,反映「不求甚解」的任事態度,凡事不去推敲背後的緣由,只會「背制度」,而不是「理解制度」;同時,主管交待事物時,只會「照著做」,不知「為什麼要這樣做」,也從不問「為什麼要這麼做」。

長期以往,自然學不到東西,也不長進,能力自然無法增長。

他認為,在一個組織中,經常以「公司規定」、「主管交待」簡答問題的員工,能力必然乏善可陳,頂多只是「資深」而已。

所有公司的制度、辦法、規定,背後都有政策目的、精神以及經驗的道理。一個積極、追根究柢者,在理解制度、辦法及規定時,必會先理解其背後的政策精神,以及前人經驗的道理。

久而久之,做事的成效自然又快又好。當其他人問及,他肯定也能詳加解釋,協助別人充份理解、快速上手。

當心組織氣候惡化

杜書伍還提醒,組織中若是普遍存在凡事簡答「公司規定」的現象,很容易造成「組織氣候」惡化。

他建議,主管必須細心觀察,組織中若出現以「公司規定」、「主管交待」簡答問題者,或是發現類似「他告訴我的」、「主管說的」等口語,都要適時糾正。

從小處著手,即能逐步導引出主動、積極的組織氣候。

聯合報/鄒秀明 整理
聯合報/林政忠、蘇士堯、李承宇 製作
主圖/取自杜書伍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