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少、車速慢、按鈕開門…淡海輕軌跟捷運不一樣 2019-01-02 23:16聯合報 記者張曼蘋/新北報導
淡海輕軌從去年12月24日起免費試營運1個月,隔天就發生車門訊號異常,元旦連假試乘人潮爆量,引來抱怨班距15分鐘太久,甚至座位少,連門都要按鈕才會開啟等壓力測試問題。
新北捷運公司總經理吳國濟表示,淡海輕軌的定位跟一般捷運不一樣,它是屬於運量較低的運輸工具,車廂內座位數、月台等都與捷運都不一樣。1個月免費試乘就是磨合期,從試營運中拿捏淡水地區運輸特性測試,將原本按鈕開門20秒,調整成司機員可以視情況延長啟閉時間。
元旦連假剛結束,淡海輕軌仍擠滿大批民眾排隊搭乘。台北林先生說,車廂人太多、位子少,導致許多年長者都得站著,車速也有點太慢;桃園陳先生說,要自己按鈕開門很特別,許多人還以為和一般捷運一樣,不知道要「手動」,還傻傻等著開門。
新北市議員陳偉杰說,淡海輕軌是首例國車國造,大家都抱高度厚望,這陣子也接獲不少民眾反映,門要按按鈕很麻煩、車站遮蔽性不夠等問題,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民眾給予正面肯定,對觀光有加分作用。
吳國濟表示,輕軌平均時速20公里,因為站與站距離近,不能用捷運標準來看輕軌,包括座位少、車速慢、按鈕開門等都是跟輕軌的輕運量有關;手動開門的部分,因為並非每站都有人上下車,若是站站都開門,「冬天灌冷風、夏天冷氣不是很浪費嗎?」
吳國濟說,輕軌是結合觀光與通勤的交通工具,每個運輸系統都有自己的設計標準,計算到淡水地區人口等因素,目前試營運初期為15分鐘一班,正式收費後,會在尖峰時刻縮短班次為12分鐘左右一班,試營運壓力測試後,會針對淡水地區運輸特性與民眾意見,些微調整車速跟班距。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