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涯者,止境也。生涯規劃,談的不只是如何前進,也要知道如何結束。而「知止」,是最難的。
我決定在此為14年的總編輯生涯畫下句點,未來一年完成交棒後,將辭去所有正職,在40多歲的最後一年,重新回歸書齋,思考我20年前未竟的思考、讀我 20年前中斷沒能讀完的書。我的抽象思考力已在退化,只求還來得及在有生之年,能在天人關係與深層生態學,留下足堪傳世之作。我仍會觀察就業問題,但那不 再會是我人生的主旋律了。
吠檀多哲學的生涯觀
古印度吠檀多哲學中,將人的一生分成四行期:「梵行期」拜師學習聖典知識、「家居期」承擔各種世俗責任;當年齡老去,行過所有的家庭義務和社會職責後,就 來到「林棲期」,要離開俗世退隱於森林,潛心研習經典、冥想與修行。最後是「出世期」,棄絕一切雲遊四方,獲得終極解脫。
這是人類最早的生涯理論,也是我所服膺的。由夏至秋,我的人生已悄然換季,「林棲期」就在不遠了。
「林棲者的欲望消逝,內在獲得平靜,他們已經別無所求,到了發展精神生命的時候。…多數人都不知道何時該放下、何時該隱退;但在某些時候,人們應該決定, 『這已是極限,我在這世上亦已足夠,現在到了我該退出的時候。』這並非意謂著逃避,而是啟動另外一種人生,一種更艱難的生命,也是更具挑戰性的生命。」 (斯瓦米‧洛克斯瓦南達:《禿頂奧義書》義疏)
生命能量改變了軌道
career(生涯)的字源出自拉丁文「兩輪戰車」。在人生的前半段,我的字典裡沒有「難」與「畏」,兩輪戰車越過一山比一山高的群峰。但45歲前後,不 可調和的心理分裂與交戰,開始困擾著我。人生下半場要向外走,還是向內走?該追求外在高度(世間功業),還是追求內在深度(靈魂自由)?應以濟世為志,還 是轉向哲思?敵視物質世界的諾斯替宗教、反體制的阿多諾非同一性哲學…,那些深得我心的思想,與教人升官加薪的「就業專家」角色冰炭不容,該何所適 從?Double Life,Double Life。過去我以高度的獨裁專制,壓抑這些無助於現實生存的內在呼聲,但中年後期壓不住了。車輪一個向前走、一個向後走,我的兩輪戰車進退不得。
這不是我所獨有的心跡。榮格派學者Murry Stein寫道,「當自我發展在中年達到顛峰時,持續追逐同樣老套的目標,是不會得到更進一步意義的。事實上,某些已經達成的目標,現在會被質疑是否能當 成終極的價值。…在以『人格面具』應世之外,生命仍有許多其他內容,意義藏在別的地方。…對中年人來說,心靈能量已改變了軌道。人在後半生的任務,轉向整 個人格的統合,其中包含個人尚未活過的生命,以及尚待實現的潛能。」
是的。在生命之秋,生命能量改變了軌道,流向開始反轉,從銳意向外前進,退回內在心靈。就像榮格所說,「對年輕人來說,太專注於個人,當然是個危險。但對 於漸老的人來說,認真關注自己,卻是一種責任。太陽將光芒灑遍世界後,要收回光束了,以便照亮自己。」在這轉向過程中,心靈長期受壓抑的那些部分,將重新 獲得能量啟動,得到正視與接納,使內心達成和解、人格從分裂走向統合。長年潛伏的另一種生命得以實現,真正成為你自己。
征戰難,歸鄉亦難
回頭看我這些年的手記,當可知在這轉折背後,有多少曲折的心路。希臘史詩的特洛伊戰爭英雄奧德賽,出外征戰九死一生,歸鄉之路亦費盡艱辛,要克服無數誘惑 與險阻。回歸生命原點,何其不易!當同輩們向事業高峰攻頂之際,我卻抖落一切,選擇走一條相反的路,若沒有幾分禪師的敢破敢殺、懸崖撒手的氣魄,如何能 捨、能斷、能離?
子雲壯歲雕蟲感,華年心力九分殫。
吟鞭東指即天涯,毅然一炬為歸安。
(集龔自珍《己亥雜詩》句)
我很喜歡的一本生涯成長書《Necessary Lost》(必要的喪失),談到人生的階段演進,就像火箭升空一樣,已燃燒殆盡的那一節,必定要有所拋棄,才能向前推進;不必為前一個階段的「失」感傷, 要為下一個階段的「得」欣喜。對於名銜、錢財、權位、專業、影響力,我淡然平視,洒然能捨,若能換得自我的話——在名片上,還有什麼頭銜比「做自己」更 大?雖然,所懷濟世之志,以「未濟」終焉,畢竟有憾。但走向哲思,思考生死、思考天人、思考自由,沉思身為一個人的永恆課題,看似無益於當世,卻何嘗不是 「無用之為大用」。
老年是充當危險人物的時候
人到中年,百憂交集,可喜我已航行過中年危機的驚濤駭浪,漸覺內心寧靜澄澈,自在而知足。倘若這已是老年的心境,那麼,我歡欣接納老年的到來。
「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莊子‧大宗師),在卸下人生勞苦重擔後,從伊比鳩魯到柏拉圖都認為,老年在心智上有一種獨特的自由。一方面告別了欲望 的奴役,從虛榮、貪得、妒忌、恐懼,從無休止的競逐得到解脫,「本自俱足,不假外緣」,達到一種神秘的寧靜滿足。另一方面,已有基本的物質餘裕,老年最適 宜精神的追求,跳脫現實功利,展開無拘無束、海闊天空的思考,從「功利境界」升華到「天地境界」(馮友蘭《新原人》)。
老年是精神的豐收季節。只有內在世界空洞的人,才會怕老。
人生的理想主義與反叛期,不是青年所獨有。「老年解脫了我們,給了我們這輩子從來沒有的機會,去逸出正軌、去突破過去的生命邊界。現在什麼都擋不住我們,老年是充當危險人物的時候…」(J. Chittister《老得好優雅》)
我已不適合再擔任一本教導青年怎麼去競爭、怎麼向上衝刺的雜誌總編輯了。對我來說,職場的戰鼓與砲聲已遠,生命得到它所渴望的和平,我厭戰了。
然而,人只要活著一天,就有一天的感悟。身為生涯教育工作者,沒有退休可言,所需要的不是理論,而是去實證生命,活出我們對生命的發現,分享每個階段的人生領悟。這是真正的終身職,由少到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