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冠寧 動腦編輯部】
和人分享的經驗,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段…
那時,我們總會帶著自己喜歡的玩具到班上,和好朋友分享。又或者,生日的時候,手上必定會拎著一大桶的乖乖桶,興沖沖到學校,和同學分享軟糖和生日的喜悅。
長大了,我們的本性不變,只是在分享時,卻多了些不一樣的思考。
真正解決客戶問題
哈佛商學院行銷學權威李維特(Theodore Levitt)曾表示,人們要的不是四分之一英吋的鑽孔機,他們要的是四分之一英吋的孔洞,鑽孔機只是達成目的的工具,目的是孔洞,所以,鑽孔才是顧客要解決的問題。
管理大師杜拉克也有同樣觀察,他認為,顧客購買並視為有價值的東西,絕非產品本身,而是產品產生的效用;換句話說,也就是產品可以幫他完成的事。
而這樣的道理,不僅大家發現,連企業發現了。因此,他們開始出租電鑽,給那些不願意購買,或者買不起電鑽的人。於是,那些原本不存在的客戶誕生了!
不僅如此,出租電鑽,還能讓顧客先行體驗商品魅力。租用過後,一旦顧客對商品產生優良評價,哪天忽然有購買需求,曾經租借過的電鑽,將會自然而然成為他心目中的首選。
共享經濟近年大行其道,我們從著名的Zipcar、Lyft汽車共享、共乘服務,到可以租樹屋、私人島嶼、船屋等空間住宿的Airbnb,所引爆的商機、造成的轟動,便可略知一二。
產品愈來愈難賣
然而,透過共享,除了可以開發出新客戶外,企業其實也解決了產品研發製造、難以銷售的困境。
以手機產品為例,客戶最根本的需求是「通訊」,也因此,若擁有一支手機就能滿足通訊需求,消費者便不會輕易購買其他手機。企業為此只好不斷將產品「差異化」,創造出不同功能、造型的手機,甚至以低廉價格吸引購買。
但是持續競爭白熱化的結果,企業換來的,卻是商品市場生命周期縮短。如今,每4到6個月,就會有新設計和新功能的手機問世,因此即使是很成功、差異化明顯的產品,通常在問世沒多久,就不再新鮮。
以摩托羅拉在2004年推出的「Razr」手機為例,當時Razr靠著輕薄的特色,成功打敗其他手機業者,在全球拿下超過5千萬支的銷售量,躍居手機製造商龍頭。然而3年後,當其他製造商也開始推出輕薄型的手機,Razr光環不再。
另外,諾基亞在1992年,曾以GSM手機締造前所未有的成功,變身堪稱全球最大的手機製造商,更成為消費者首選的手機品牌;甚至,在某些新興市場,近乎成為「手機」的代名詞。但如今,諾基亞同樣敗倒在蘋果、三星、HTC等企業開發的新商品。
這場總是以產品為導向的戰役,到底會戰到何時?沒人知道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新品研發總是很難拉開和敵人間的距離;如果企業暫時在商品上,變不出新把戲,那麼何不試試以租借服務為導向的經營手法呢?
租借服務開創新績效
管理學大師麥克‧波特(Michael Porter)的經典著作《競爭優勢》中,提出以產品導向為主的價值鏈模型,目前不僅被世界各地的商學院廣為傳授,也被許多公司採行,但如今,卻發生新產品壽命極短、顧客只租不買,創意永遠很快被複製的窘境。
品牌到底該如何因應?《開放式服務創新》一書提出新思維,其實每個行業都可以擺脫波特的價值鏈模型,把生產事業當成服務業思考,將事業改以服務為核心,改變和顧客的往來、經營方式,甚至改變差異化和創造價值的手段,走出一條創新的生存之道。
以生產影印機和印表機的全錄公司(Xerox)為例。全錄以往依靠銷售影印機、印表機為主要業務和營收,但為讓業績更進一步成長,近年公司開始朝租借服務導向努力。
全錄首先對外分享自家機器,只要客戶付費,列印、影印的需求就能被滿足,因為全錄將會全心為客戶管理和操作影印、列印器材。不僅如此,若有客戶早已成為冤大頭,買下別家昂貴的列印設備,全錄也同樣能夠做到協助管理、維修和操作。
全錄如此貼心的服務,推出後果然大獲好評。因為它不僅幫客戶把購買器材的固定成本,轉化為按列印使用計費的變動成本,客戶還能減少專門執行列印和影印的雇員數,同時降低評估、挑選、採購、安裝、維修等間接成本。
而這樣的服務,除了解決商品有賣有收入,賣不出去沒收入的問題外,全錄透過分享自家機器,進行管理、維修、操作器材等服務,也增加了自家器材使用率,成功為公司賺進一筆穩定又固定的收入。
更棒的是,全錄還能把每一次操作、維修機器,所獲取的實務經驗、所學習到的客戶需求,逐一運用到別的客戶上,藉此降低錯誤率、失敗率的發生。甚至最後還能利用這些資訊和經驗,開發出更棒的新產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