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78152_662765347127723_1533725133529496697_n  

2014/07/04

【撰文/Phil Geldart】

生平第一次獲得升遷,能夠擔任領導之職,可能讓人興奮異常、同時也讓人感到害怕。這表示上面的人信任你,相信你做決策與領導他人的能力,但這也可能帶來職責上的重大變化。員工會跑來要求你指點,而你必須盡可能為他們提供最佳解答。

 雖然大多數人都會被告知,自己將承擔起新的職責,但在升職前的準備對話裡,卻經常遺漏某一段重要的訊息:準備好開始平衡各項工作。

 我說這話指的是,大多數人在接下管理職時,都會假設,自己原來的工作重點,會自動轉移到自己所帶領的員工身上。這種情況雖然沒錯,但是只呈現了其中一部份 的現象。你在獲得提拔之前,原本有自己個別的任務與專案需要完成,但在你獲得提拔之後,你個人的任務並不會在瞬間戛然而止(雖然個人任務的重點確實可能有 所改變),事實上,此時你不僅得為本身的工作負責,還得為所帶領屬下的工作負責。

 手上的專案有待處理,期限迫在眼前,但此時直屬下屬又來找你,希望你能給他一些指示,這種情況確實是個重大的挑戰。你要如何平衡這兩者之間的需求?

 

1、從「開門政策」開始:相信你已經聽過「開門政策」的說法,如果沒有的話,這指的就是你的門總是「開著」,如果你的屬下有問題需要討論,可以在辦公時間 內的幾乎是任何時刻,直接到辦公室來找你、寄電子郵件給你、或者打電話給你等等,這種政策可以去除主要的障礙,讓你的屬下能夠盡快解決問題,不用一定要等 到你有空的時候。

 2、在「開門政策」中劃定界線:雖然員工可能很希望隨時都能和你討論問題或聽取指示,但一天二十四小時都維持這種政策,或許也不一定行得通。如果你有迫在 眼前的時限要趕,或者你本身的工作已經開始堆積如山,你可以在時間表上保留一些時段,並和屬下說好,在這些時段裡,除非是火燒眉毛的事情,否則不要來打擾 你。劃定這種界線之後,記得貫徹下面第三個步驟。

 3、指定代理人:界線劃定之後,然後呢?碰上涉及時間性的問題,員工會需要備份計畫。畢竟客戶能夠等待問題解決的時間,不會太長。如果你在組織內部工作,有個大型的工作團隊,或許同一部門有另一位主管可以作為你的代理人(也讓你擔任他的代理人,彼此互惠)。

 如果你在比較小型的組織裡工作,沒有立即的主管可以擔任你的代理人,可以在下屬中挑選一位勝任本身職務的專家,培養他承擔起代理的職責。如此一來,你不但可以維持本身的界線,還能同時處理另一項管理職責:培養員工。

 

領導人一方面要撥出時間處理員工的問題,一方面又要完成本身的工作,如何在此二者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本來就是一項艱鉅的挑戰。而且你會發現,你必須時時視本身工作的需求,以及員工的需求,不斷調整本身的界線。

【完整內容請見《管理雜誌》481;訂閱管理雜誌電子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