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ともか(川口友香).jpg

蝦皮給網購龍頭的啟示

2018-01-16 00:53經濟日報 記者 彭慧明

台灣電商產業發展早、成熟度高,網路家庭2000年成立,在台灣當了10多年的霸主,直到外商蝦皮購物進軍台灣,顛覆台灣消費者使用模式,才讓台灣電商產業警醒,正視消費者在意的種種潛在成本和加強服務。

外來競爭對手以行動告訴台灣的電商業者,網路世界「平靜非常態」,隨時替用戶設想才是業績成長的硬道理。

網路時代的電商要求快速、便宜和效率,也強調開發新市場。蝦皮初進台灣市場時,主打「手機就能賣東西」,產品上架很方便,直到交易完成都在手機進行,加上在超商取貨付款,迅速成為年輕族群最愛網購平台。

當時網家、商店街與露天不在意研發手機App,一直認為行動版網頁就可以解決需求;對於蝦皮的免運費政策,則認為「短期補貼有影響很正常」,但網家是上市公司,若跟進會對營收與獲利造成影響。

網家是台灣電商龍頭,也為錯誤想法而付出慘重代價。首先是蝦皮席捲台灣,讓超商成為取貨重要據點,並且圓滿了「大東南亞地區」的創業故事,創投資金追著蝦皮投資,連台灣企業都是蝦皮股東。

這個成功的商業故事甚至影響到露天海外上市計畫,網家集團花了數千萬元,最後以撤件收場。其實蝦皮的規模與網路家庭無法相比,但造成的影響,顯現出當許多企業「大到不能動」時,可能也正是危機的開始。

商店街市集近期在商家、商品數和消費者的翻倍成長,都遠遠超出預期。就連網路家庭新任總經理蔡凱文也坦言,「過去確實有些忽視消費者的想法」。這段期間以來網家集團忙著改App、補貼運費,還不忘進行各項促銷活動,這些都是過去幾年應該要做的事情,蝦皮打亂舒適圈,也給網購龍頭上了一課,只有消費者選上的商業模式,業者才有機會當第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i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